基隆望海巷海域出現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生態豐富

基隆望海巷海域出現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生態豐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海科館研究人員最近在望海巷潮境公園海域發現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的蹤跡。(照片/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研究人員最近在望海巷潮境公園海域發現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的蹤跡。(照片/海科館提供)

時值東北季風氣候,望海巷潮境海灣保育區潮間帶最近出現13隻傳說中的藍天使-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 atlanticus),讓海科館長期進行海灣研究人員與志工雀躍不已。

海科館長陳素芬指出,該館座落於基隆市望海巷潮境海灣旁,從籌備處的潮境工作站至今已經邁入20年,目前潮境海灣在海科館與基隆市政府長期合作下來,保育區的成效有目共睹,海科館長期進行海灣的研究、監測,並以一個月兩次的方式帶領志工於潮間帶定觀,並進行穿越線(調查線)記錄生物及底質的變化,潮間帶四季各有特色與驚奇,諸如春天的藻類、夏天的豆仔魚、秋冬季也會出現各種生物,像這兩天出現傳說中的海神-大西洋海蛞蝓實屬難得。

海科館表示,2010年臺灣第一次出現大西洋海神海蛞蝓,2013年12月1日長潭潮間帶首次發現,2021年2月4日第二次出現,而於昨(2023年11月21)日海科的定觀中再次出現,截至今(11月22)日共發現13隻,潮間帶定觀這天海科館志工們拉著穿越線走在潮間帶時,發現滿地的憎帽水母,通常這是海神降臨的訊號。

海科館說,憎帽水母、錢幣水母及帆水母這三種體型不大卻帶著蛋白毒性的刺絲胞動物,常是大西洋海洋海蛞蝓的食物,牠們會將吃下的水母刺絲胞聚集在手指狀的裸鰓前端,轉化成自己的秘密武器,用來防禦及補食,因此雖然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很美麗,但是有毒,因此請用欣賞的角度觀看,而不要好奇去觸碰牠。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並且表示,海神海蛞蝓這一類以僧帽水母、錢幣水母等為食的生物,也是大自然控制僧帽水母不會過度繁生的自然平衡,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會將空氣吸入胃內的氣囊形成氣泡,讓自己漂浮在海面上,追逐著食物在海面上到處漂流,體型身長約1.3~4公分不等的海神海蛞蝓。此乃破紀錄的觀察數量,也因此除了看大西洋海神海蛞蝓覓食僧帽水母和錢幣水母的過程,也有機會看到個體間互動的情形,包括生殖孔及伸出透明的生殖器準備交配的難得鏡頭,而這來自大洋的藍天使傳說也成就了冬日潮間帶的驚艷。(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



avatar-img
DE新聞的沙龍
5會員
13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E新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3日指出,「三陰性乳癌」屬於惡性腫瘤,民眾如果發現乳房有腫塊,即應前往醫院檢查。 林三齊院長(見圖)表示,乳癌常見症狀有乳房腫塊、乳房大小形狀或外觀的變化、乳房或乳頭疼痛、乳頭溢液、分泌物。國健署也有提供女性乳癌篩檢的服務,今(114)年開始將篩檢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關務署基隆關22日指出,為利於進出口貨物通關,海關特別提供多元擔保服務,供欠繳稅款或罰鍰業者參考。 基隆關副關務長吳慧燕(圖左)表示,納稅義務人若因欠繳稅款或罰鍰遭海關實施假扣押,可透過提供擔保方式解除限制,確保進口、出口貨物順利通關。 吳副關務長指出,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為喚起社會大眾對珍稀海洋物種—鱟(ㄏㄡˋ)的關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合作推動「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畫」。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及台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4/12)日於台南市蘆竹溝漁港成功放流近1,000隻鱟苗,為鱟的族群延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3日指出,「三陰性乳癌」屬於惡性腫瘤,民眾如果發現乳房有腫塊,即應前往醫院檢查。 林三齊院長(見圖)表示,乳癌常見症狀有乳房腫塊、乳房大小形狀或外觀的變化、乳房或乳頭疼痛、乳頭溢液、分泌物。國健署也有提供女性乳癌篩檢的服務,今(114)年開始將篩檢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關務署基隆關22日指出,為利於進出口貨物通關,海關特別提供多元擔保服務,供欠繳稅款或罰鍰業者參考。 基隆關副關務長吳慧燕(圖左)表示,納稅義務人若因欠繳稅款或罰鍰遭海關實施假扣押,可透過提供擔保方式解除限制,確保進口、出口貨物順利通關。 吳副關務長指出,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為喚起社會大眾對珍稀海洋物種—鱟(ㄏㄡˋ)的關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合作推動「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畫」。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及台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4/12)日於台南市蘆竹溝漁港成功放流近1,000隻鱟苗,為鱟的族群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