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腓尼基始蝦蛄 (Archaeosculda phoenicia)

raw-image

Archaeosculda phoenicia

Malacostraca 軟甲綱

  Stomatopoda 口足目

    Pseudosculdidae 擬蝦蛄科

       Archaeosculda 始蝦蛄屬






產地:黎巴嫩  (Limestone deposits of  Hjoula, Lebanon) 

年代:晚白堊紀森諾曼階 ( Upper Cretaceous , Cenomanian ,98 mya~95 mya )

蝦蛄(螳螂蝦)為口足目(Stomatopoda)的一員,具有類似螳螂的前肢般的利爪,口足目(Stomatopoda)包含3個分類群Palaeostomatopoda(古口足亞目),Archaeostomatopoda(昔口足亞目)和Unipeltata(單楯亞目),而Unipeltata(單盾亞目)則由3 個科(Sculdidae 古蝦蛄科 [中生代] 、 Pseudosculdidae 擬蝦蛄科 [中生代] 及現存口足類7個總科)所組成, 古蝦蛄科(Sculdidae) 和 擬蝦蛄科(Pseudosculdidae)生存於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

2007年Shane T. Ahyong等人由Hakel 地區所發現的擬蝦蛄化石中發現與P.laevis外型不同的蝦蛄化石種類,以此為模式種命名為Archaeosculda phoenicia(腓尼基始蝦蛄),Archae 為(古,開始) ,sculda 古蝦蛄,phoenicia 為腓尼基,黎巴嫩的古名。 

A.phoenicia 體長較另一常見種P.laevis為大,最大可達7.5cm,P.laevis最大僅為5.5cm,A.phoenicia具有更為強壯如螳螂的前肢,另外與P.laevis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尾部的形狀。

發現於Hjoula的A.phoenicia

P.laevis 與A.phoenicia 尾部差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小毛的化石收藏部落格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