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桌遊分享|犯人在跳舞

raw-image


日本人設計的桌遊,很有多都有很棒的巧思,不得不佩服這麼民族心思之細膩。

.

最早接觸的桌遊是「情書」。號稱用最少的牌(16張)就可以玩出非常精彩的遊戲,而且很耐玩。(耐不耐玩,是要不要收藏桌遊的一個指標。)

.

而這款「犯人在跳舞」也是如此。它可以同時支援8個玩家一起玩。遊戲的重點在「指認誰是犯人」,但是「犯人」為隨著不同的牌而到處竄逃。這些牌如交易(一對一的交換)、情報交換和謠言(繞一圈交換牌,有的是主動選牌,有的是被動被抽牌),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犯人流浪的其他玩家的手上。(詳細的遊戲規則,網路上很多,我就不綴言了)

.

要說的是,卡牌中「交易」、「謠言」、「情報交換」有點太多,感覺一直在交易、謠言、情報交換。所以,我將這類一半的牌改造成「掉包」、「三角短傳」,以減少一直在換牌的漩渦中。還設計了一張「新聞報導」(烏龍報導,烏龍指控),打出此牌,扮演記者,胡亂指認某人是犯人。(超級意外的,小孩們好喜歡這張牌,都希望可以拿到這張牌,指控某某人是犯人,歡笑一籮筐)

.

「犯人到底在哪裡呢?」就是這款遊戲好玩又充滿懸疑的地方。如果玩家手中,同時擁有「犯人」和「不在場證明」時,而被指認是「犯人」時,是可以直接否認的。這也是這款遊戲撲朔迷離,好玩的地方。

.

玩家一共有四次出牌的機會,第一輪不能抓犯人(為了讓犯人有逃脫的機會),第二輪開始,「偵探」和「神犬」開始出動抓犯人,誰可以捉到犯人,誰就獲勝。而握有「犯人」這張牌,在第四輪打出這張牌,則是犯人獲勝。

.

遊戲結束,我會帶領孩子追溯犯人怎麼逃亡,逃亡的路線,讓孩子多一點邏輯思考。

如此好玩的遊戲只需要32張牌。真的,太佩服桌遊設計師了。

.

近日「桌遊活動」也帶了這一款遊戲。孩子也玩得不亦樂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如何將孩子從3C虛擬世界搶回來,搶回到家裡的客廳,回到書桌上,讓3C產品斷電,親子可以通電,重新形塑親子關係。 對於叛逆時期的孩子,造成親子關係的僵化,豈是透過一場桌遊互動就可以解凍?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只能說,我們希望可以藉助「桌遊」這一項工具打開親子溝通的橋樑。 書店試著透過桌遊拉回孩子閱讀的心。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