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逛展紀錄】2023台北美術獎


台北美術獎

raw-image

年初跑去看北美獎,同時也展雙年展。然而當時是是跟團,時間只有半天,為了看到所有作品,許多來不及細看。但也因此,能被我駐足的,幾乎是根據我個人直覺喜好的視覺作品。

 




莊培鑫《進入的方法》

展場的動線從莊培鑫《進入的方法》開始。先看到像辦公空間,到處貼滿藝術家的證件照,在我觀察這個空間到一半時,聽見發聲已久的背景音,不知拋了多少個問句。接著到第二個大螢幕空間,沒多久,畫風突變,展場變夜店轟趴,違和感不言而喻。螢幕上的場景正是剛進場所看到的,藝術家的建模在影片裡分裂、跳舞。

 

現在回想這件作品,我會聯想到前陣子引爆熱議的張立人的展覽《戰鬥之城》同樣是把影片裡的場景在現實裡還原。不過這件作品表達的網路虛擬和現實世界的模糊的界線,而戰鬥之城我猜應該是想喚起在台灣的生活經驗吧?

 

後來的想法我忘了。

 

吳瑋庭《日常雜訊—錯覺層次》

展場中駐足最久的是吳瑋庭的作品—《日常雜訊—錯覺層次》。

一開始我是被整個空間、光影有層次的安排所吸引,隨著走進展間,白色、幾何、極簡的空間,那扇半啟的窗外風景像是整個展場中最鮮亮豐富的色彩,我當時以為窗外的風景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故意開窗是為了對比展場內的風景。但直到我順著藝術家安排的動線走完一圈之後,發現擺在展場中間的黑色幾何體被放在窗戶的對面,在地上形成幾何影子。雖然仍不理解這代表什麼,但發現這個像是被刻意安排的影子使我印象深刻。

 

在欣賞這個作品的同時,我心中同時也在想藝術家想要表達什麼? 對我來說很好的線索就是看題目。但作品對照提示。展場中的檯燈以及香薰帶給我家的聯想。好像不是麵包店的味道。後來越看越疑惑,一直不知道這個作品要講什麼,回家之後反覆觀看藝術家訪談影片,藝術家本人說他試圖運用空間層次影響觀者的視覺動線,試圖運用氣味、留白的空間、擺設營造觀眾對展場空間的想像,並以展場中的小細節引導觀眾思考藝術家的意圖。才知道原來我當時對展場細節不斷猜想的反應正是藝術家希望我們在展間中發生的。

 

此外,作品帶給我的啟發是代表著日常雜訊的氣味裝置。讓我想起一則有關於嗅覺記憶的訊息,內容提到氣味是直接傳達到大腦的,所以嗅覺記憶比其他感官記憶存留得更久,因此味道藉由挑起主觀的情緒和聯想可以影響人對空間的想像,而我不禁也開始思考,是否日常中也有「雜訊」影響著我對某個空間或事件感受的方式


彭思綺的《家屋與天地—微軀》

 

第二件我喜歡的作品是彭思綺的《家屋與天地—微軀》

 

剛進入展場空間,首先看到一個洗石子台階,一下將我帶到家的場景裡。接著注意到巨大樓梯下的水泥牆剝落,而剝落物是碎葉,順著以葉子的碎片連成的線索,我意識到葉子一定代表著某種重要的符號,雖然當時的我還不完全清楚具體指代。不過當時的我的推測其實是有關於時間流逝,原因是階梯上葉子的型態讓我聯想到達利的軟時鐘,把從水泥牆面落下來的斑駁細屑轉化化成落葉型態的方式讓這個空間充滿詩意的想像,彷彿看見時間在家屋中流動的跡象,以及一個刻意放大、聚焦於落葉的靜默空間。我在這個空間中感受到的比較像是時間在房子中的作用,像是一條綿長靜默且具有詩意的繩索。

 

事實上,我的猜想似乎是半曚對。在訪談影片中,藝術家彭思綺說落葉其實是一坨不被人需要的垃圾,但當它被燒成陶瓷的時候卻可以存放很久,它想要把這個微小的感受放大。後來上網查這位藝術家才知道,其實她是做修復裝裱的,在她裝裱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對時間的敬意,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我會在這件作品中感受到時間的緣故。

 








這次得獎的作品的主題感覺可以分成兩大類別,喚起生活記憶、思考網路科技下的人類該如何與ai共處。前者比如首獎陳肇驊《在下圭柔山》做的是他的工作室場景,後者則如陳姿尹《像素延伸》講人與ai科技之間相互試探。不太確定是不是有意選擇這些類型的作品,總之蠻反映當下藝術家在思考科技進步的時代,現代人不是捧著手機就是在電腦前,我們幾乎沉浸在虛擬之中,很多事情幾乎可以靠著智能來快速完成,從前生活的體感逐漸淡出日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