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呢喃韓國影集《樹大根深 뿌리깊은나무 》(2011)

    早期韓國的古裝劇,有很多字卡解釋,是很好學習歷史詞彙的一個方式。

      韓國影集中,除了韓劇必有的愛情,或復仇,最常討論的就是制度、國家、人民。


      王: 「我是為了百姓。」
      士大夫們: 「我們是為了百姓。」
      百姓: 「蛤?」
    ─ 王的國家
    ─ 士大夫的國家
    ─ 百姓的國家

      還政於民的千年過程。

      東方制定法律的起源,是來自於不信任人民嗎?
      法律之獸撞擊的是誰?
      法的定制是為了什麼?

      士大夫們相信的性理學,士大夫們相信自己應該要領導國家,那百姓的位置何在?
      在帝制之下,在精英政權之下,百姓代表了什麼?
      儒學的自視甚高,在階級演化中製造出什麼自保的系統。

      每一時代的人,想要保障自我的過程是什麼。
      時代的擷選、制度和系統的維護與破壞的力量不斷相互抗衡著。


      為了國家大事,犧牲生命是理所當然的嗎?
      為了集體的權益,為了未來的守護,就必須要踐踏嗎?
      界在「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能放走一人。」 以及 「寧可放走99個罪犯,也不能監禁一個無辜的人。」之間的韓國,界在儒教、佛學和西方文明之間的韓國,無論是古裝或現代的韓劇,不斷在根據For the better good這點做質問。


      「我最害怕的人,不也就是我最信任的人?」

      因為被質疑而害怕,卻也因為此而知道對方是自己行為上最好的監管者。


      劇本的設定真的很有趣,一直處在某種緊張和高潮之間。
      從一開始編劇就一直採用神視角,讓觀眾永遠比劇中人更早一步知道發生什麼事。
      即使是解謎也不會解很久,因為知情卻無能為力,而使得大家替劇中主角無比緊張。

      真的是很厲害的著作,希望有一天台灣會引進原作翻譯 (期待著

    研究比較:
    《我的國家 나의나라》(201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