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閱讀.表演的魔法

raw-image


對表演完全任何概念也不曾有過興趣,但因為聽了大人學podcast而對這本《表演的魔法》產生好奇,正好圖書館新進了這本,就順勢借來閱讀。

事實上,「表演」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我們的人生從離開家,踏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角色扮演的人生。在家裡,我們是兒女;在學校,我們是學生;在公司,我們可能同時是職員也是主管。人生如何在面對不同人,扮演最讓我們舒適或適合的角色,成了人生課題之一。

最近也在思考,自己是否滿需要這類表演課?有時會覺得自己在角色切換不夠明確,也因此常常讓內心感到疲累。或許未來有機會可以去找相關課程學習,讓自己在各角色的切換上不會這麼內耗。


本書介紹了許多表演相關迷思,以及表演概念可以如何應用在生活中,讓一般人可以更了解演員、表演是怎樣一門職業。以下分享書中一些喜歡的概念。


「表演」在生活上不是一種偽裝或誇張地扮演,而是對自己的自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比如:自己以為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理想的自己等等,接觸表演也許可以拉近不同面向的差距,調適出自己最舒服的狀態,或是讓自己理性切換不同且差距較大的面向。透過自覺,我們能意識到和人相處時的慣性模式,也就可以藉此調整和他人的互動方式。


你以為那些原本就屬於自己的部分,你自己就一定清楚嗎?有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會被又再度認識自己這件事驚嚇到。

表演給予我們空間觸發那些隱藏在我們內在的不同的自己,透過角色扮演展露出來。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環境與對象不允許我們展現某部分的自己。

有時內在會有過多情緒累積,透過表演,可以把這些恐懼、悲傷、憤怒宣洩出來,藉由表演宣洩也是較便利且安全的方式。


她不能真的把自己當成「女兒」和媽媽相處,因為只要她是女兒,那就會容易和媽媽較真,情緒就會很多。她反而要提醒自己是在「扮演」一個「好女兒」,所以她不會有那麼多和母親相處的舊有慣性。

作者分享這個故事案例,這位女兒透過扮演「好女兒」,藉由疏離感讓本我和媽媽拉開一點距離,來達到和媽媽和平相處的目的。

她減少對媽媽回嘴,增加了對媽媽的關心,常常買個小東西回去,或打電話問媽媽需不需要買甚麼回去。透過扮演,媽媽的嘮叨減少了,女兒也不再像過去一樣想改變媽媽。久而久之,她甚至也不需要扮演了,這個角色已經內化成她的一部分,她逐漸認為自己確實就是個好女兒。


如果是剛演出完覺得身體和心理狀態還殘留演出時的情緒,這時演出後一個簡單舒展專注於自己身體的暖身也是必要的。就像工匠工作後清理工具,我們也要將角色清出讓身體和心理回到中性的狀態,然後就好好回去過日子。

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在生活上,進入工作前暖身清除多餘情緒,進入工作狀態的角色扮演,工作後吸吐氣放鬆伸懶腰並回歸生活角色。要讓自己的身心有區別角色的能力,才能讓工作更有效率、少點情緒、多點生活品質。


隨著扮演不同角色的機會,讓自己從沒注意、隱藏在身體裡的部分殘塊活了過來。然後你會驚訝於自己原來還有這個部分。有些是正面的,也不可否認有些是讓自己難堪的。

作者提到不是從事表演的人,通常在生活或工作中會遇到不同人進而激發出自己不同面貌,而表演訓練就是挖掘那些不同的自我,有可能從表演中發掘比自己想像還要強韌的自我,或是讓自己更喜歡的模樣。而我們要學著抓住那些喜歡的部分,讓她留在我們的生活中,來完整我們。


就專業表演者而言,除了內在的塑造角色生命,如何建構外在的形象也是同等重要。一個角色會在什麼場合選擇什麼樣的衣著,在在表達了這個人的思考邏輯、情緒和態度。

作者鼓勵大家在外在可以給自己多點彈性,先選擇幾件較少嘗試的樣式、顏色服飾作嘗試,並以「客觀」疏離的角度觀看他,並在腦海中儲存自己不同的可能性。當需要不同的樣貌時,就可以快速判斷和選擇。

疏離地看自己:這是怎樣的一個人?是否接近期望的我?並讓這個形象在其他人面前展現,得到回饋和反應再進行修正,逐漸接近「我希望成為的我」。


你可頑強地抵禦社會的目光,忠實的做自己。但先決條件是,你必須自覺的先認識自己和社會觀點的差異,而不是對自己的這個不同渾然不知。你也必須有勇氣承受這個社會對異己的不公平待遇。這個社會還需要進步,和爭取平等的空間。

這讓我想起社會總是會有無形的從眾壓力,有時僅僅是小事,比如當年全班都穿黑襪,只有自己叛逆心態穿白襪,不想再多花錢為了從眾買黑襪XD;又或是因為待的系是小班,全班女生都化妝,只有自己內心抗拒不想隨波逐流而死不化妝...,有時我內心真的滿叛逆的,越是多人因為同儕而改變,我越是想當那個抵死不從的人XD。不過出社會後還是會看場合化妝穿衣,比如面試,還是乖乖上妝,終究敵不過主流文化呀~(嘆)🤣

不過作者也提到,符合社會大眾觀點有時是出於體貼,比如喪禮穿素色衣物就是對喪家的一種體貼和溫柔,即使你可能認為不論穿何種衣服都不影響你的尊敬和思念。


有時候我們要改變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或處理複雜煩心的事務,不見得都是要很積極的去添加一些平常沒有的行為,有時減少某些行為反而能幫助達到目的。

比如前述的母女關係,少一點反駁,不去想著改變別人的想法,保持安靜,也許就能先讓關係緩和。


離開角色的方法:阻斷情緒的方法分成抽離和麻痺。

抽離,是抽離出一個內在自我用疏離的眼光看自己。像是假想自己站在看得到自己和周遭環境的位置,並理性看著周遭想「好了,先不哭了,先趕快擦乾眼淚站起來。」透過旁觀者角度來看自己,讓自己沒辦法專注在原本的傷痛情緒中。

麻痺則是讓大腦和心瞬間關機,先清空發呆一下。有冥想訓練的人可用短時間冥想,類似重開機,藉此快速清空情緒。


離開角色脫離這種狀態,我有幾種方法建議:
一、演出完後趕快離開這齣戲的現場和工作夥伴。
二、先不要與人檢討關於這個演出的各種狀況。
三、回歸到暖身時專注身體的淨空己身。
四、深呼吸,邊想像自己把角色所有的負面情緒吐掉。
五、回歸表演者本身去生活,處理生活瑣事。

越常練習,等需要用的時候能操作越快。我們可以把這些方法運用在生活中,比如遇到沒禮貌的服務生,感受到自己有點情緒了,就趕緊提醒自己這是練習機會!

可以看著對方,正視剛剛發生在眼前的事。深呼吸,並讓自己疏離,想像這是別人發生的事,並強迫自己換個角度替服務員想,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服務員態度敷衍?是不是他不喜歡這份工作?還是有什麼狀況不太快樂?...我們會透過想像,開始產生同情對方的情緒,原本的負面情緒也就能漸漸消化。

透過這樣的練習,可以有意識選擇要不要處理掉情緒。之後可以再進階處理家人關係或工作上的情緒。


作者在書中還有談到一些迷思概念,像是有些年輕演員會以為隨時都在角色裡才是「敬業」,在作者眼中這不但不是敬業,反而有害於演員的身心,如果演員無法脫離角色,這反而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正好之前上課也聽老師聊過,曾有認識的導演原本要拍一部存在主義的電影,然而故事從頭到尾都毫無希望,劇本只有在最後的最後有一線生機,但演員因為太過入戲,且演員不會一開始就拿到結局的劇本,因此最後那位演員走不出來而以自殺收場...戲也因此中斷,導演也為此懊悔不已。所以演員其實要能有進出角色的界線會比較好。

另外,書中提到的另一個迷思概念:演員會不會私底下和人相處也都在演?身為舞台劇演員的作者說,平時演戲是工作,工作有錢賺,都下戲了沒錢賺幹嘛還要演,多累!XD演員也和一般人一樣,誰回家還想工作呀~XD

迷思概念還有,要演得好要親身經歷?然而好演員不可能體驗過千百種人生,而是透過想像,將相近的情緒遷移應用在演戲上。所以生活中要處處留意各種事情帶給自己的感受,是需要了解自我的。畢竟,總不能演殺人犯就真的要去殺人,對吧?

這本書挺有趣,當成閒書可以了解身為演員的心情及OS,當成成長書也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技巧,在生活中練習,是滿值得一看的一本好閱讀的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