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rman Xi visited France, and during the meeting, Macron invited Ursula von der Leyen also. Whether Macron invited her willingly or reluctantly can be told from the pictures. Macron had his left hand tucked into his pants pocket while shaking hands.
習近平訪法,馬克宏主動或被動找來馮德萊恩?看馬克宏手插口袋握手就知道了。
分析:歐洲忌憚中俄往來密切 習近平分化美歐意圖難得逞 中央社 20240511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結束訪歐,分析指出,他此行僅到訪3國,法國是其中之一,顯然意圖製造西方的分歧,但歐洲忌憚中俄往來密切,如此反阻礙中歐關係改善,以致習近平分化美歐的意圖難得逞。
習近平疫情結束後首次赴歐訪3國,分別是法國、塞爾維亞與匈牙利,美國之音(VOA)今天報導,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法國,習近平所感受到的氣氛與以往已大不相同。
相較於2014年因慶祝中法建交50週年訪法,他今年沒有獲邀參觀凡爾賽宮,巴黎地標艾菲爾鐵塔也沒有披掛歡迎的裝扮。
當地主流媒體「回聲報」(Les Échos)說,習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會晤猶如暗中較勁;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則說,習本可藉這次到訪機會與歐洲和解,他卻選擇散布分歧。
位於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UI)的瑞典中國問題研究中心(NKK)分析師馮西度(Alexis von Sydow)表示,習近平選擇訪法,意圖在大西洋兩岸製造分歧,(在歐洲與美國之間挑撥離間)就是他這次訪歐的目的。
但馮西度不認為習近平的盤算得逞,因為歐洲事實上屬於親美集團,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甚鉅,中國也難以阻止,歐洲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何況中俄往來密切,更是阻礙中歐關係改善主因。
中國吉林大學助理教授杜本(Bjorn Alexander Duben)也同意馮西度的見解,並說在美國與歐盟之間打入一個楔子,毫無疑問是北京的長期目標之一,也可能是習近平訪歐的主因。
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報導,處理對中關係,法國是西方的「異類」,包括法國最早與中國開展民用核合作,並曾推動對中解除軍售禁令等,近年澳洲轉與英美合作研發核潛艦,不顧先與法國下訂的爭議,關係曾相當緊繃。
但杜本表示,法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任何分歧都不應該被誇大,並說習近平訪歐「有趣的遺漏了布魯塞爾」,而馬克宏仍邀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赴巴黎參加與習近平的會談。
回聲報駐上海記者發回的分析稿指出,中國領導人雖然善於利用歐盟會員國之間的分歧,但馬克宏希望彰顯歐洲的團結。
雖然習近平停留法國期間曾宣示,中法聯合呼籲今夏巴黎奧運全球停火,以回應歐洲對於俄羅斯問題和中俄走太近的關切,但是也僅限於此並未更進一步。
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專家史泰茲(Grzegorz Stec)告訴美國之音,儘管習近平與馬克宏一起呼籲奧運休戰,但中國不太可能以有意義的方式改變對俄羅斯的支持。
何況馬克宏先前關於習近平承諾「不向莫斯科出售任何武器並嚴格控制軍民兩用產品出口」的聲明,並未體現於中國官方發布的新聞稿。
杜本則說,俄羅斯目前最需要中國提供的特定軍民兩用零件,迄今習近平對此並沒有切實的讓步,只是試圖把烏克蘭持續流血的責任,從中國(和俄羅斯)轉移到美國。
分析:習近平赴歐僅訪3國 基於戰略價值考量 中央社 20240507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此行赴歐僅訪問3國,分析指出,因法國奉行獨立自主的「戴高樂主義」,不時與英美齟齬;塞爾維亞是「鐵桿朋友」;而匈牙利則是歐盟最積極擁抱「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報導,在處理對中關係上,法國是西方國家的「異類」,包括法國是最早與中國開展民用核合作的西方國家,2000年初曾積極推動對中解除軍售禁令。
近年法國與英美關係也非順風順水,2021年9月美英澳3國簽安全協議,由美英為澳洲研製8艘核動力潛艇,此舉激怒巴黎當局因法澳先敲定400億美元的潛艇大單,直到2022年6月澳洲賠償6億美元,法澳關係才趨緩。
即因如此,習近平就任後與法國互動頗頻密。2014年3月首次訪法,2015年1月出席氣候變化峰會,2019年3月再次訪法,加上這次共4次訪法,次數遠超過其他歐洲國家,僅次於9度訪俄和5度訪美。
至於習近平訪匈牙利,報導說,在對中關係上,匈牙利算是27個歐盟會員國中的「異類」。
不同於大多數歐盟國家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心存疑慮,匈牙利不僅是首個與中國簽署這項倡議的歐洲國家,而且過去幾年更是積極擁抱中國投資。
2023年中國已成為匈牙利最大的單一投資國,投資金額達107億歐元,趁著這股中國電動車崛起的「東風」,匈牙利向中國的電池巨頭寧德時代、電動車巨頭比亞迪積極招手來此設廠,成為進軍歐盟的「橋頭堡」。
習近平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交情甚篤,去年10月武契奇到中國參加第3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對他說:「塞爾維亞是中國的鐵桿朋友,兩國關係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考驗」。
「鐵桿朋友」此後成為中國外交語境中,形容塞爾維亞的常用詞匯。
中國對塞爾維亞更熟悉的則是在1999年北約對南斯拉夫轟炸時,美軍飛彈擊中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位於現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當時點燃中國反美的浪潮,引發大規模示威,成為中國宣揚民族主義敘事的範例。
值得一體的是,習近平訪問塞爾維亞,恰逢美國轟炸中國大使館25週年紀念日,屆時習近平是否將參加當地舉辦的紀念活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