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Ride!資優更要好好騎!(下)|🪢突破侷限02

接(上)篇,然而當我又要為了孩子而「孟母三遷」的想法跟朋友分享後,有朋友建議:為什麼不騎腳踏車,或坐公車?

騎腳踏車?我那髮禁年代的國中生還挺多孩子騎單車上學的,這時代恐怕...?


被舊觀念綁住 自廢武功

對吼?怎麼沒想過?實在是因為家住偏遠地區,公車不易到達,光轉車要好幾趟。但孩子大了,發現如果讓兒子騎25分鐘腳踏車,再加上30分鐘的公車,就可以直達他的新學校!

一開始我不考慮這類建議,因為兒子小,個性急躁莽撞,基於安全理由會不捨得。孩子出生就跟著我,完全由我親自接送,日常學習也都盡量「創造」出各種動機環境為主,很少強迫,他不想靜坐就不想吧,鋼琴課、英文課上到一半不願意上了,也就隨他,從不勉強。導致現在他週末不想起床上直排輪,學費就這樣白白浪費,雖然生氣,卻很沒輒。

但這同時何嘗不是一種警訊?

以前孩子四、五歲時,我們可以凌晨四點起來,為的只是在大太陽出來之前,到附近公園空地好好練騎腳踏車,人少、芬多精多,我在他後面扶著他連騎練三個小時,一個星期後,他就自己騎車上路了。六歲的他很「迷你」(不少亞斯+過動兒都有身材偏矮小的特徵),我也扶著他騎著大人的UBIKE玩耍,一個小不點騎在一台大UBIKE上,我在旁邊看著,完全沒有「不行」、「做不到」的侷限。

又想到,他小時沒上過英文課,為了讓他趕上外面英文班的進度,早晨拿起一本英文故事書,就帶著他去森林散步,邊玩耍,邊教他讀英文句子,日常也經常跟他溜兩句英文,管他聽懂聽不懂!

當時他因為連ABC字母都會寫錯,老師原本是拒收的,沒想到陪他讀個幾天,他反而成了班上唯一把整本故事輕鬆唸完的孩子,而且發音特別標準,讓英文班老師非常驚訝。

突破侷限意識

那時沒有觀念,沒有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沒有什麼危險、累不累!反正就是當玩玩Try Try吧!

現在接觸線上遊戲後,孩子沉迷不已,我們不再每個週末都接觸大自然(小三之前是週末經常會去森林騎腳踏車繞一圈),搬家後他開始宅在家,我也累到放棄了,不再相信還有可能性,他的腦子開始轉化變成句句都是「我不會、我不想、我不行!」

然後為了「說服」他,我必須花很大的精力甚至演變成打仗,以前卻沒有這些觀念哪!

包括讓他考個資優鑑定,連哄帶騙加打仗,要他配合個動作像場連續劇,簡直不要太熱鬧!

問題出在哪裡?線上遊戲當然是一個問題,但我的「放棄」也是一個原因。現在他大了,不像以前那樣容易說動,我也不再花心思營造以前充滿動機的環境。一切都是便宜簡單行事。

所以,本來面對新學校,難道就只有搬家、接送、配合他才是唯一選擇?因為家很偏僻,所以騎腳踏車、坐公車,最好儘量避免?

下雨怎麼辦?騎腳踏車有砂石車危險、上坡會喘、途中可能落鏈、騎太累上課打瞌睡怎麼辦?連轉車到學校要一個多小時,會不會很浪費時間...。


游牧媽的內在原力

孩子會太累......是啊?那又如何???如果我前期陪他一起騎,可不可以?如果我營造一個環境,讓他覺得這樣其實挺好,久了是不是就能習慣?

突然,我恍悟這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也是間接讓他避免一直宅在家、接觸大自然的另一種方式!

就讓我陪他一起騎吧!或許房子根本不需隔間,也不用詢價了,也不用搬家了,先這樣試試看?真不行再說?

說起騎腳踏車上學,一定要分享有一面之緣的「全球教室+遊牧自學家庭」給大家認識:瑞士夫妻Xavier Pasche和Céline。這家人也是我這生最敬佩的家庭之一。

親子天下》(連結)有介紹這個「把世界當教科書」的Pasche一家。

這對游牧夫妻長期住在野外,用騎腳踏車的方式「環遊」世界,一般人完全做不到的,例如在阿拉斯加與狼共舞,拉雪橇西伯利亞穿越極光雪地、攀「騎」阿爾卑斯山的冰河、戈壁大沙漠這些難度超高的生命體驗,對他們卻是沒有侷限的自然之事,他們甚至騎單車到馬來西亞時,直接在「水」中生下了第一個寶貝女兒

這一家四口以天地為家,騎鐵馬探索地球,儼然成了現代版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但金髮碧眼)

在旅途中出生的兩個孩子都靠自學Home Schooling,從「出生」就跟著爸媽一起騎單車穿越世界四大洲。有一回他們來台灣,偶遇皮的不得了的小Nayla,大冬天的穿著露背裝一點都不冷,拉著我的兒子去森林玩耍直接爬在荷花池的橋墩上(兒子絲毫沒有怕心跟著爬,嚇壞了遊客)!有一次他女兒Nayla還跟著我的亞斯兒(小孩以比劃來交談),把我那小小的床鋪當露營帳篷,直接拿著大木棍在我的床上架起了一個蒙古包,Nayla那時才三四歲,力氣大到可以用木棍把我的彈簧床戳破了!

但這些完全不礙於孩子的學習與成長,Nayla從青海騎車到西藏,學會了用中國話數數字,所以他主動用國語跟我兒子玩一二三捉迷藏…還自己上網學芭蕾...。她們爸媽後來將路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與聯合國的相關組織合作,讓西方國家認識更多不同民族地域孩子真實的生活方式。

礙於篇幅,先簡單用連結把他們介紹給格友,大家不妨先去看他們的YT頻道,單車遊牧的生活方式獨特而感人,也希望借這篇文章,能讓極為低調且善良的Pasche一家有更多的台灣閱聽觀眾。


或許Pasche一家人的例子甚至可以激發更多父母瞭解,不需一味便宜行事、配合孩子,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股原力,只要有愛,他們其實有無窮的潛力!

謝謝老天爺,謝謝宇宙讓我領悟,又給我新的挑戰,我漸漸接受這個即將到來的新變動,我也願意臣服,更喜歡我多彩豐盛的生活。

我願意在這個變動中的花園,用愛好好做實驗:體驗富裕、豐盛、喜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