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_《我和我的小傷疤》

我們都有_《我和我的小傷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一向喜歡碧翠絲・阿雷瑪娜,

阿布拉的《我們去公園》上市沒多久,

還沒來得及寫,新的就出版,

在看到上市英文版的第一時間,

就先買了,居然這麼快就出了中文!

臺灣讀者好幸福。


🧡按照慣例先從封面來看,

和英文版的書衣放在一起,

顏色幾乎沒有差異,

蠟筆的筆觸好似還摸得出來一樣,

也用了一樣的特別色——橘色,

是這本書中的溫暖代表色,

(特別色可以理解為特別貴的顏色)

書衣上是個彎下腰與自己膝蓋上傷口對視的女孩,

對照書名,

那個微笑的傷口就是「小傷疤」本疤?


raw-image

🧡打開書衣,

站在罌粟花田的小女孩,

看著地上的一個小東西,

罌粟花的橘和小女孩的橘,

莫名照亮了心裡的某處晦暗。


raw-image

前後扉頁像是小女孩的頭髮,

交錯流動的感覺也像是光,

一束束溫暖的光。


🪨來看看故事:


raw-image

故事裡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路時,

踩到了一塊小石頭,跌倒了。

站起來的時候,膝蓋已經磨破了,

痛起來的感覺像火在燒,燒得好痛!


小女孩形容發生在自己腿上的事,

就像一部恐怖電影,

從來沒見過那麼多的「血」,

這個字真的會把小孩嚇壞。

爸爸幫小女孩清理傷口的時候,

小女孩形容自己的痂,

慢慢的在膝蓋上烤乾了,

看起來像漢堡,不能吃的那種。


從「火在燒」、「恐怖電影」、

「血」到「不能吃的漢堡」,

這些描述的詞句讓所有景象具象化了,

孩子通常會對身體的變化感到困惑和擔憂,

而這些詞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並接受這些變化。


raw-image

🩶小女孩問著媽媽,

「痂」什麼時候會離開?

但「痂」一直不離開。

我們也可以注意到,

小女孩沮喪的這幾個跨頁,

作者以灰色單色系來處理所有景象,

象徵著小女孩的世界因為「痂」而變灰了,

對大人來說,一塊「痂」沒什麼,

但對孩子來說,那是她的全世界。



raw-image

「痂」一直沒有離開,

小女孩為「痂」取了名字「佩佩」,

小女孩開始跟佩佩對話,

佩佩抱怨著不喜歡這個名字,

小女孩說,只要你離開,換什麼名字都好。


💛佩佩不但沒有離開,

還跟著小女孩到鄉下爺爺、奶奶家度假,

但是爺爺、奶奶幾乎沒有注意到佩佩。

畢竟他們漫長的一生中,

已經見過太多痂了。


raw-image

🧡有一天小女孩醒來,佩佩不見了。

小女孩在床單裡找到佩佩,

「你看到了嗎?最後,我也跌倒了。」佩佩說。

小女孩把佩佩輕輕放在罌粟花叢裡。

時間過去了,

原本佩佩在的地方,

變成一塊滑滑亮亮的記號。


故事還沒有結束⋯⋯

後面還有好暖的部分,

留給讀者去解鎖,


💛來說說我對阿雷瑪娜的佩服,

分成幾個點:


🔸名字🔸

在以上的故事裡,

只有「痂」擁有名字——佩佩,

痂在故事中不僅僅是傷口癒合的一部分,

是小女孩成長過程和內心世界中的一部分,

也是她情感和心理成長的一個具象化代表。


名字也是一種擬人化,

反應孩子處理疼痛和創傷的內在過程,

這種擬人化的行為能夠幫助小女孩,

更適當的處理內心的焦慮和孤獨感。

這也表現出孩子在面對困難時,

如何透過創造性和想像力來找到舒適和安全感。


🔹跌倒🔹

小女孩跌倒,膝蓋上出現傷口,

傷口結痂了,小女孩把「痂」取名為佩佩。

佩佩離開的時候,告訴小女孩:

「最後,我也跌倒了。」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次的「跌倒」,

或許也會有傷口,也會結痂,

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會站起來,面對傷口。


🔸儀式感🔸

小女孩把佩佩輕輕放在罌粟花叢的一幕,

那一幕很美也很令人動容,

小女孩用很溫柔的方式與佩佩告別,

這讓我明白,

即使是短暫的存在也有其價值和意義。


🔹小傷疤🔹

書名上的「小傷疤」沒有在書裡出現過,

書裡只有「痂」和「佩佩」,

作者形容:「原本佩佩在的地方,

變成一塊滑滑亮亮的記號。」

這是小傷疤的存在,

是跟佩佩說再見,迎接小傷疤的新生。

那麼,留在小女孩心裡的,

是佩佩還是小傷疤呢?


💛這本書讓我想起古希臘哲學家——

赫拉克利特所提出的「萬物皆流」,

我們不能走進同一條河流兩次,

上次流動的水不是現在流動的水,

時間在療癒和成長中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待時間走過後,一切都會再重來。


小女孩從對痂的排斥到接受,

這一切的過程也反映了創傷後成長、自我接納、

情感調適、認知重建和內在對話等多個心理學概念。

這些過程促進了她的心理成長,

讓她能夠以更成熟和堅強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挑戰。


阿雷瑪娜的書裡能看到的太多,

頁面裡其實還藏著很多亮點,

一個「痂」和「傷疤」的故事,

可以反映人生,也可以反映社會,

只要願意花時間,

繪本能帶來的一切,

說不完,道不盡。


《我和我的小傷疤》

作者|碧翠絲・阿雷馬娜(Beatrice Alemagna)

譯者|尉遲秀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4會員
391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檸檬的家 的其他內容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