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愛或是恐懼

父母疼愛孩子,有時並不是全然基於愛,在其背後其實也帶著恐懼。

害怕不對他們好,順從他們的心意,不陪伴著長大,他們以後長歪了便可能來恨你,用現在對孩子的愛來交換孩子以後對你的愛。

我們要陪伴孩子一起打獵多久,才肯放手讓他們去草原獨自拼博,這取決於有沒有教導好他們補獵的技巧,有沒有跟他們好好溝通,我們不是要趕你離開,而是非要趕你離開不可,因為那是你個別獨特的人生,過程多麼悲慘結果多麼富足,都是你的人生,我們不想干預太多。

放手時,應該是含著淚,但帶著笑的,在不捨中還是捨得了,而且盡可能做到孩子在未來不會責怪你,或是即便責怪你,你也能無動於衷,放手的父母也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即便未來的孩子仍然是不可控的。

親情不是用來勒索孩子的未來的,親情只是當下,你愛著他們,你感覺很滋養很溫暖,覺得自己有用,好處還是自己的,至於孩子被愛,也只是順便,我們不能拿順便給他們的愛,當成是我們未來還能被他們所愛的保障。

至於那些要拖著父母兄弟姐妹一起沉淪至死,不想一個人奔向草原的孩子,你根本沒有恐懼的原因,也再無愛的理由,直接割除就好,這種簡單多了,不需要牽掛,不擔心未來不被他們所愛,不擔心現在不愛他們的難堪。

有些親情是淡薄的,要承認這一點,不是有血緣關係就有責任,說明白一點,彼此親情濃郁者,就像同班同學,彼此淡薄者,就像同校同學,我們都是宇宙中的靈魂朋友,父母親也是宇宙中的朋友,你的孩子也是宇宙中的朋友,只是這一世來到一樣的學校共同學習與體驗生命。

趕走吸著你們血的他們,他們要不要回報或是責備你,都已經與你無關,孝道這種東西,那是無能的,想吸孩子們的血的父母,努力在提倡的。

父母也有他們的人生,對孩子們的義務,我建議只到二十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