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大師專訪—金馬視覺設計師方序中:從感受出發,用手做的設計

raw-image


方序中

現任「究方社」創意總監。擅長主視覺設計、商品包裝、裝置藝術、MV 美術,曾六度入圍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為著名歌手與音樂創作者如張惠妹、五月天操刀設計唱片與演唱會視覺,也跨足多領域為電視電影、舞台劇設計,戲劇《一把青》、舞台劇《男言之隱》、《釵》舞台主視覺以及電影海報《神隱少女—21週年紀念版》、《不想一個人》、《神人之家》等等,更多次擔任金鐘、金曲、金馬的視覺總監,是首位執行過台灣三金典禮主視覺的設計師。

《神隱少女》21周年紀念海報(提供/甲上娛樂Applause)

凡事從最單純的地方開始從頭想起,用心感受每一件事物「囉嗦不嫌多」


方序中是一位多產又忙碌的設計師,或者,不僅僅於此,他更是多才多工的創作者。他的工作跨足音樂專輯到電影視覺,平時除了是視覺總監,假日更是音樂咖啡廳老闆兼DJ,再斜槓當個Podcast頻道主持人。近期最受人矚目的便是與董十行合作設計《神隱少女》21周年紀念海報,以及榮獲金馬入圍的紀錄片《神人之家》的電影海報,在採訪當下手邊也正在進行本日公休的前導海報設計。


方序中這個人充滿行動力而不躁動,雖然戲稱自己是臭男生,卻也有極為細膩的心思與多愁善感的一面,這些特點也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我一直覺得我沒有風格,我的風格可能就是很囉唆吧!」方序中這麼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並沒有一個制式的視覺風格。

攝於方序中工作室—究方社


重視並細細品味生活是他作為靈感的每一天「發想練習」,方序中表示「發想這件事情重點都不是在設計的結果上,因為當你越在設計上面著墨,你只會去做一個看起起來漂亮的東西,所以我自己是喜歡設計以外的所有事」,強調不要被電腦與公式的快速綁住,從平常對任何事物的感受與觀察用在設計上,隨時隨地都是「要先去感受」。

第54屆金馬獎視覺海報金馬(提供/金馬執行委員會)

第55屆金馬獎視覺海報(提供/金馬執行委員會)


「海報要美到你願意貼出來才叫海報」談如何建構一張電影海報視覺


「用劇集或專輯的故事核心來做發想,而不是用類似的視覺風格來做發想。」


因為喜歡電影,方序中透過電影海報與視覺設計去接觸自己的電影夢,如此重視看待電影作品的他,對每一部電影海報的案子都毫不馬虎,強調「一張海報要美到你願意貼出來才叫海報」,如果海報淪為告知資訊的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希望台灣的電影海報能夠被全世界看得懂、人們因此被感動。

談論到如何建構出一張電影海報,他表示除了平時要閱讀、聆聽大量的文本與內容累積經驗,更需要蒐集該作品的各式資料,無論是影評或是彩蛋賞析,也花費大量時間在與業主、創作者的溝通上,從作品的核心開始發想,而非拿現有的視覺風格來跟對方提案。


攝於方序中工作室—究方社


「每一個創作者心中都會有一個畫面,所以你也要讓他們分享他們的畫面。」


方序中認為,做設計是一種一來一往的互動,是代替創作者將話語說給更多聽眾的人,我們不能完全以自身的視覺美感去包覆創作者原有心中的畫面,因此在每一場與業主的晤談中他都會盡量去挖掘對方的故事、理念與創意:「了解他的個性、他為什麼需要被設計、想傳達的是什麼、他的對象是誰?我比較在意這個。」


喜歡土炮手作「笨」方法的同時,也不被快速時代給拋下


方序中在訪談中,不只一次討論到關於設計這件事他喜歡用「笨」方法處理。他與團隊曾無數次用實體素材去組合與堆砌,使用實驗性質的墨水或是膠片印刷、翻拍再疊加,他希望不要只用電腦軟體去快速模擬出想要的模樣,而是透過土法煉鋼、越土炮越笨的方式,邊玩邊作創意,「以真實物件的素材作搭配,再把想像丟進來」實際去操作的過程讓他覺得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

過去設計師的身影在圖書館、老書店裡、都市與鄉野間作田調,在過程中「創造答案」,現在任何人都能在網路搜尋引擎上用不到一秒的時間「用答案找答案」。AI視覺生成程式當代的現在,我們對於素材的取得越來越方便,但方序中卻認為我們的思考因此被限縮了。


「我們以為世界(所聞所見)變大了,但其實世界相對變小了;以前我們覺得世界很小,但反之我們的想像是大的」。


攝於方序中工作室—究方社


然而,喜歡土炮笨方法和跟隨時代並不互斥。

面對方便的工具與時代潮流,已經不是討論應不應該跟隨流行,而是利用流行—眾人共通、願意聆聽的語彙中去找到自己的敘述方式,不該去排斥或害怕這些快速的文化,了解他的樣貌、知道他為何成為流行這件事,反而能成為自己創作成長的養分。



給年輕創作者的話:認真生活,讓美好發生


「我們都在改變裡面,不被改變的就是每天都有很好的創作會誕生,不用擔心我們,重點是一起享受這件事情的發生。」


方序中鼓勵每個人認真地去體會生活,放心去觀察、去體驗,試著在每一個畫面裡面去練習構成與編輯並去做勇敢的提案。他說,日常練習對自己提案,去思考需求者或被需求者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些發想習作佔據了他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時間。


「不要把設計當成是目的,他只是一種手段,而且它會讓生活更好,問題得以被解決,讓美好發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