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閱讀時間 ‧ 約 34 分鐘

【看天空的日子】MJO

    簡單來說,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就是Roland A.Madden 及 Paul R.Julian 發現的波動

    以上,結束。(大驚!)

    大氣中的赤道,指的是太陽直射的位置

    由於地表不斷的被太陽加熱,因此不斷產生上升運動

    在大範圍的海洋上,許多熱帶雲簇油然而生;而在陸地上,則是午後熱對流消消長長

    然而從雲圖上可以發現,熱帶雲簇並不是均勻分布在熱帶洋面上

    如現在的東印度洋至南海及西太平洋,沿著赤道有相當多大型的對流雲發展

    但同時西印度洋及中太平洋,赤道附近熱帶雲系活動則不明顯

    這背後其實有相當多的時間長短不一的熱帶波動在控制,包括聖嬰現象、東風波...

    MJO,就是其中一個熱帶波動

    週期大約是40~60天繞地球一圈

    因為週期小於一個季節(120天),因此又稱季內震盪。


    ※天氣學發展史:從溫帶到熱帶。

    自1918年挪威學派正式提出極鋒理論後

    中緯度的天氣理論漸漸走向完備。

    其所發展的各種控制方程,甚至還造就了現今數值預報14天的可預報度!

    所以每當到了冬天,北方系統影響時,預報人員總是能安心的看著模式報七日

    「雖不中,亦不遠矣!」

    反觀熱帶大氣的理論發展,受限於海洋上觀測資料的不足

    到了60年代,才終於有足夠的觀測資料讓M和J兩位科學家進行分析

    他們把Canton Island(一個中太平洋的小島)共十年的觀測資料丟到超級電腦做波譜分析

    才猛然發現海平面氣壓、底層的風向以及高層的風向竟然相互有一個週期41天到53天的波動

    1971年,兩位科學家發表了「熱帶40-50天的波動」,之後稱MJO

    波動的概念模式如上圖,在接近印度洋的區域底層出現東風和西風的輻合

    這樣得輻合帶上空正好搭配了高空的輻散場

    氣柱產生了強烈的上升運動,導致海平面氣壓下降,進而產生對流雲系

    而舉升到對流層頂的空氣隨著輻散場到了對流雲系四周下沉

    才會在熱帶洋面上出現對流活躍區(ACTIVE PHASE)及對流抑制區(SUPPRESSED PHASE)

    看起來,就變成海洋上有些地方有很多雲,有些地方則什麼都沒有了!

    而隨著波動緩慢向東移動,對流發展的區域和對流抑制區域也逐步向東移

    兩個區域從印度洋不斷向東移,直到東太平洋時,由於海溫較低,對流雲消失

    但高層輻散場仍然持續向東傳,最後繞地球一圈。


    在1996年及97年,從衛星資料也證實了紅外線溫度(對流雲的發展區域)及降水分佈

    確實也符合MJO波動的特徵,進而連結了MJO與熱帶的天氣。(未附圖)

    可是這個波動能量來源是什麼呢?


    溫帶地區的極鋒,能量來源是太陽斜射所導致的南北溫差

    可是熱帶地區沒有這麼大的溫度差距(甚至幾乎是等溫狀態)

    因此顯然要有其他的故事了...


    ※MJO的結構-由中尺度天氣系統解釋波動東傳

    雖然MJO將熱帶分為對流抑制區和對流活躍區

    但也不能說對流抑制區就完全沒有對流雲系

    事實上抑制區仍然有相當多的淺對流發展,也偶爾會有雲頂達對流層頂的對流雲系

    只是活躍區所發展的對流,因為大範圍的舉升,更容易形成「中尺度對流系統」,也就是更大型的對流雲

    尤其是在活躍區正通過印度洋、西太平洋時,有組織的對流系統更加活躍。

    這種大型的對流雲,除了輻合區高聳的塔狀雲外

    部分於對流區上衝的水滴粒子抵達高空後會落到垂直風切處的下游

    (由於底層是強西風,所以垂直風切的下游就是西側)

    進而形成了水平大小較寬廣的"層狀降水區"

    而在MJO吹拂西風的區域,通常在結冰高度(約6公里)之下整層都是西風


    又,由於中尺度天氣系統常在對流區中層形成低壓區

    導致西風受氣壓梯度力影響從對流西側快速流入塔狀雲區,使得整層的西風呈現中層較強的結構

    然而層狀降水區的冰晶、水滴於落下的過程中開始蒸發、融化或昇華水的相變過程大量吸收空氣中的能量,使得空氣溫度下降,進而導致整個中層空氣下沉因此中層比較強的西風就下沉到地面,中層和底層西風疊加的結果,底層西風加強使得MJO東風和西風的輻合區被往東推到對流雲系的東側(如上圖b)      

    這麼一來,新的對流胞因此長在舊對流胞東側

    整個天氣系統緩慢向東移動,MJO也就因此向東移動了!


    這裡也順便分享一個概念!

    很多人會覺得很怪,為什麼在吹赤道東風的環境下,MJO產生的對流雲還可以往東移

    其實北半球的對流雲本身是隨著東北信風向西南方向移動的

    只是因為新的對流胞是在舊對流胞的東側被激發,所以看起來整個系統就會向東移動(概念如下圖)


    ※MJO的結構-來自海洋的能量

    上圖顯示了同一個時間,一個MJO波動東西向的剖面(為緯度五度間的平均)

    上上圖為垂直運動;上下圖為空氣的水氣含量


    明顯發現水氣含量的結構有隨高度向西傾斜的狀況(如綠線)

    搭配MJO由西向東移動的特性

    可以發現水氣含量由底層先增加,隨後高層再增加的特徵

    而且高層水氣量增加的時間正好是上升運動開始發生的時間

    也就是對流雲形成的時候

    因此底層大氣的增濕,是發生在對流活躍區抵達之前

    也就是對流抑制區內

    此區由於雲量不多,日照強烈

    導致海洋的溫度較高,大量的水氣蒸發

    又因為綜觀場呈微弱下沉運動,導致水氣聚集在底層,不斷增濕

    直到對流區東側的輻合場抵達,大量的水氣上衝至高空,產生對流雲


    這個過程又導致了另一個能量自我維持機制-CISK的發生

    對流雲中水氣凝結釋放的潛熱加熱大氣,底層又產生更強的輻合,因此又有更多水氣上升

    更多的潛熱因此釋放,產生了一個自我增強的機制

    而根據觀測,當輻合區通過陸地時

    這樣子自我增強的機制將因為底層水氣蒸發量不夠而減弱

    顯示海洋所提供的水氣相當關鍵,甚至有許多學派認為像這個來自"邊界層的水氣"就是MJO主要的能量來源


    這件事情也是CISK過程無法解釋的,因為按照CISK,只要有水氣輻合就應該可以產生潛熱釋放並啟動自我增強機制

    不過實際上水氣量似乎有個門檻,像陸地因為邊界層提供的水氣量不高,所以即使產生輻合也無法自我加強 

    因此現在有相當多科學家希望能找到新理論取代CISK,或修改CISK。 


    ※小結:仰望MJO

    如果有一天,你很幸運的來到熱帶島嶼(看要是馬爾地夫還是我們的太平島XD)

    待個60天感受一下MJO,以下應該是你會感受到的事情

    首先是對流抑制區通過,基本上是藍天白雲和煦微風的天氣

    海上可能偶爾會有些淺積雲,或小型的對流系統,偶爾下點雨

    用腳碰一碰海水,發現海水溫度一天比一天高,大氣含水量越來越多,天氣越來越悶熱

    終於和煦的東風越來越大,對流活躍區接近

    西側開始有對流雲冒出來,並逐漸籠罩小島

    天氣開始轉趨惡劣,下起大雨並伴隨雷聲,雨水很冰

    而且可能晚上雨勢比較大


    風向從東風漸漸轉為西風,輻合帶通過

    氣溫受雲層籠罩而下降,海溫也下降,空氣中含水量漸漸減少


    雨勢持續幾天,輻合帶開始遠離  ,西風也逐漸減弱並再度轉為東風

    海上對流雲逐漸移至東側,天氣轉好,太陽露臉

    對流抑制區靠近,新的循環開始。


    ※身在台灣,關注MJO的原因

    上整理了幾個MJO對熱帶及副熱帶地區天氣的"直接影響"

    其中,「季風型態調整」以及「熱帶氣旋的生成」更是直接影響到臺灣附近地區

    西南風是中國及臺灣梅雨的重要天氣要素之一

    來自印度洋、或是印尼的西南風會在底層帶來高溫高濕的空氣

    不僅增加水氣來源,更增加了對流系統形成的有利條件

    另外,若西南風夠強,甚至會形成底層噴流,產生中尺度對流系統,產生更大更久的雨勢

    而隨著MJO從印度洋進入東南亞,熱帶洋面開始吹起西風

    這個時候若有綜觀天氣系統導引(例如副熱帶高壓脊伸向菲律賓)

    或MJO雲區、輻合帶北抬

    西南風即可能抵達台灣附近地區,屆時就有機會達到梅雨的條件,使台灣進入梅雨季。

    1990年Wang和Rui兩位科學家曾經分析了1975-1985年間(沒有1978年)共10年77個MJO的路徑

    大致上分成三種:(下圖)

    a為向東型(32起)

    b為東北、東南型(東北13起、東南10起、同時分裂成東北及東南2起)

    c為同時向東又同時向北型(20起)

    其中b型的東北走向就常開啟印度及南海的西南季風

    另外MJO所夾帶的西風和赤道東風帶所產生的輻合區

    也是好發熱帶氣旋的位置

    主要是因為東風和西風兩者輻合併不是直接對吹

    而是會在交界帶上形成許多氣旋式的環流(如下圖紅圈處)

    這樣的環流容易讓熱帶雲簇漸漸聚集在一起,進而更有效率的應用凝結熱加熱大氣

    慢慢建立出熱帶氣旋的暖心結構

    圖上南半球的環流已經形成熱帶氣旋

    未來北半球的環流預計也將有氣旋發展

    侵襲台灣的颱風,多形成在MJO輻合區進入太平洋的時候

    颱風在輻合區形成後,順著副熱帶高壓南緣的東風向西北移動至臺灣附近

    進而增加侵襲台灣的機會。

    其實除了以上兩個直接的影響外

    MJO其實也可以透過影響聖嬰現象,間接的影響臺灣的天氣

    較強的MJO通常發生在聖嬰年即將展開的時候

    不過再講下去就講遠了XD


    ※MJO現在的發展情形(文章撰於2013年5月)

    比較一下5/5白天(上上圖)以及5/10白天(上下圖)的雲圖

    前幾天原本在印度南方的大型熱帶雲團,已經隨著時間移到孟加拉灣至蘇門答臘外海

    其中,南半球的熱帶雲系已經發展為颱風

    至於北半球的熱帶雲簇,未來也將持續發展

    若將雲圖搭配底層(850hPa,約海拔2000m)流場和高層(200hPa,約海拔14000m)風場

    底層確實可以看到印度洋來的西風,及太平洋來的東風於南海一帶交會,並產生一些氣旋式漩渦

    至高層,印度洋上空則是吹東風;太平洋上空則是吹西風,於印尼上空供應良好的輻散場

    因此在孟加拉灣至南海,持續有雲系生成,只是因為此區陸地較多,大型的熱帶雲簇目前尚未形成。


    根據GFS的預報

    目前MJO主要輻合帶的位置來到印度洋的東側(紅線最後一個點 5/9)

    未來將持續東移進入東南亞(綠線),並預計在5/19後進入太平洋。

    這一次的MJO訊號相當明顯(線距離中心點越遠,代表波動越強)

    下個禮拜(5/11~5/19)可能有明顯的西南風抵達臺灣附近

    要注意伴隨鋒面可能帶來的較大雨勢和雷及強陣風

    五月底MJO進入太平洋,則要開始注意西北太平洋熱帶擾動發展的可能性。


    ※附註:參考文獻及資料來源

    民航局:圖一、圖九、圖十、圖十一

    韓國氣象廳:圖八、圖十一

    GFS:圖十二

    Madden, R. A., and P. R. Julian, 1994: Observations of the 40-50 day tropical oscillation -A review. Mon.Wea. Rev., 122, 814-837.:圖二

    Houze, R. A., Jr., S. S. Chen, and D. E. Kingsmill (2000), Convection over the Pacific warm pool in relation to the atmospheric Kelvin-Rossby wave, J. Atmos. Sci., 57, 3058–3089.:圖三

    Nakazawa. T., 1988: Tropical super clusters within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J.Meteor. Soc. Japan, 66, 823-839.:圖四

    Kenneth R. Sperber. (2003) Propagation and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31:12, 3018-3037:圖五

    Introduction to Tropical Meteorology, Version 1.3:圖六

    Wang,B., and H.Rui,1990:Synoptic Climatology of transient tropical intraseasonal convection anomalies.Meteor.Atmos.Phys.,44,43-61.:圖七

    Zhang, C. (2005),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Rev. Geophys.,43, RG2003, doi:10.1029/2004RG000158.

    Yuan, J., and R. A. Houze, Jr., 2013:Deep convective systems observed by A-Train in the tropical indo-pacific region affected by the MJO. J. Atmos Sci., 70, 465–48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