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讀經簡要:《士師記》與《路得記》

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士師記簡介

  在理想上,當以色列人居住在應許之地後,應當逐出所有的迦南人;然而他們所面臨的真實情況是,他們不得不與迦南人混居,以至於他們的生活不時地受到干擾,無法全然地活出耶和華所要求的律法(2:1-4)。而這樣的劇情張力,也預告從士師記到列王記,只有少數人持守與上主的約定。

  而從 2:6~16:31 則構成士師記最主要的敘事部份,雖然每個士師都有他/她獨特的人格特質,但依然可以找到申命記學派在這當中,想要描繪與強調的意涵,而這四重公式構成了士師記最主要的情節循環:

  1. 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2. 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

  3. 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哀求

  4. 耶和華應允他們,差遣士師幫助他們

  這四重公式可以簡要地描述為:順服的蒙福,叛逆的受咒詛(申30:15-20)。而要從叛逆轉成順服,需要一個蛻變的歷程,在信仰裡面被稱為:認罪悔改。保羅用脫去舊人來形容,整個人由內而外的更新:

不要彼此說謊,因為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這新人照着造他的主的形像在知識上不斷地更新。(西3:9-10《和修》)

  認罪悔改可以比喻成「系統更新」,當更新後,就不會持續地回到過去的狀態。雖然有時候會當機跳回到過去,可頻率理當有顯著地降低。當然人性比電腦系統更加複雜,所以更需要時時更新,而不是每次都忽略它。

士師的軟弱

  人們總是期待一位超級英雄來拯救他們,可每個英雄也都有他們自己的人生課題需要面對;既然如此,可以在旁協助這些英雄跨越生命低潮的幫助,又要從何而來呢?因此,當每個士師看似到達某個人生的巔峰時,若他們生命內在的問題沒有真正地得到解決時,又或者他們沒有持守在上主的約時,就又會讓自己往錯誤的方向繼續前進了。

  基甸打敗米甸人後,在自己的家鄉立了一個偶像(8:27);參孫則是被女色所誘,後來以慘烈地生命代價作為收尾。

  要勝過自己生命的軟弱,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若不勝過,那人生總是在同樣的困境裡面在原地打轉。看起來人們似乎有兩個選擇,但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不進則退。


士師記的悲慘敘事

  17-18章與19-21章分別是兩個不同的悲慘事件,同樣呼應士師記一開始的序言:

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以後,下一代的人卻不知道上主以及他為以色列人民所做的一切事。後來,以色列人民得罪上主,開始拜巴力。(2:10-11《現修》)
一旦那士師死了,人民就故態復萌,過腐敗的生活,並且比上一代的人更厲害。他們去服事別的神,拜別的神,不放棄邪惡頑抗的行為。(2:19《現修》)

  對於舊約的編輯者來說,信仰上帝也同時表示要遵行律法;背棄上帝也等於背棄律法。在沒有律法的約束下,百姓往往過一個「任意而行」的生活,而當人們開始任意而行時,暴力與暴行就帶來更多的混亂與恐懼,而被犧牲的往往是最沒有勢力的婦女與小孩。當選民不認識上帝時,他們在愚昧中所做出的行為,就跟所多瑪與蛾摩拉一樣沒有差別。唯一不同的差異是,所多瑪與蛾摩拉是滅於上帝之手,而愚昧之人則是招來鄰人的打擊,並斷送自身與支派的未來。

  17-18章提到的但支派,後來就逐漸衰敗,甚至在舊約就幾乎不再出現了,歷代志上雖然有提到族譜,但也只是帶過而已。到了新約啟示錄在提到12支派時,就直接被忽視不再被紀念了。19-21章,更是一連串錯誤決策下的悲慘事件,在每一個悲慘事件後,當事人又在情緒中做出更糟糕地決定,再次引發更大的惡果出來。當人們在情緒高漲的情緒漩渦中,又有誰能真正地置身事外呢?

  士師記最後兩則的悲慘敘事,提供了兩則最痛心的反面教材,為摩西五經做最後的註腳。遵行律法不只是為著自己的益處,而是為著自己的家人、鄰人、社群,去尋求最大福祉。當人們棄律法不顧,就會讓自己、鄰人、社群陷於混亂裡面,此時暴力、欺凌、弱者的無聲犧牲就成為最主要的戲碼。

  我們在一念之間的抉擇,都將可能成為別人的祝福或是咒詛,你會如何決定呢?

路得記簡介

  路德記的寫作背景約莫與士師記相近,而基督宗教也跟隨《七十士譯本》習慣,按照歷史的先後次序將經卷排序。這樣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將相近年代的經卷來互相對照。在士師記中,神的選民背棄了上帝;但在路得記中,一位不得入聖會的摩押女子(申23:3),卻忠貞地選擇跟隨上帝。

  在舊約時期,宗教與民族是不可分割的,這也是路得的告白:「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在哪裏死,我也在那裏死,也葬在那裏。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得1:16-17)」如果別人能透過我們的品行感受到上帝的榮光,而願意死心踏地的跟隨上帝,福音豈會傳不開呢?只是,我們今天還有當年宣教師來台的精神與氣魄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