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3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本交通卡革命:從Suica到手機支付,台灣經驗值得借鑑

近年來,日本交通支付系統正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曾經幾乎一統天下全國的交通IC卡,如今面臨著被取代的命運。這場變革不僅影響著日本國內的交通便利性,更為台灣的公共運輸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引人注目的話題,看看它將如何重塑我們的旅行體驗。

交通IC卡的興衰

交通IC卡的誕生可以追溯到約25年前,全國互通服務則是在大約10年前開始實施。這項技術的出現,為日本的公共交通帶來了革命性的便利。然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特別是在信用卡感應支付和QR碼支付迅速崛起的今天,IC卡系統似乎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Suica、PASMO等全國交通系IC卡的全國相互利用服務始於2013年3月。地區性交通IC卡通過某一全國交通系IC卡系統連接到「IC卡相互利用中心」,實現了10種卡片可在地區交通中使用,但反之則不行的「單向使用」關係。

變革的先鋒:熊本縣的決定

最近,以熊本縣為首的幾個地方交通營運商做出了一個震撼業界的決定:熊本電氣鐵道等熊本縣內的5家鐵路和巴士營運商於5月31日宣布,將在2024年12月終止全國交通IC卡的服務,轉而採用地區性IC卡「熊本熊IC卡」和預計在2025年3月引入的信用卡感應支付系統。

熊本市電作為熊本市內交通的核心,早在2023年4月就率先引入了感應支付,並宣布計劃在2026年4月終止對全國交通系IC卡的支援。這5家公司的決定可以說是跟隨了市電的腳步。


熊本交通變革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變?原因其實錯綜複雜,但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a) 系統更新成本高昂: 維護和更新全國互通的IC卡系統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以熊本縣的五家交通公司為例,2016年為了支援全國交通IC卡,就花費了8億日圓。對於中小型的交通公司來說,這樣的支出實在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熊本電鐵2023年度的純利僅為4700萬日圓,相比之下,系統更新的費用可謂天文數字。

b) 新技術的崛起: 信用卡感應支付和QR碼支付技術的成熟,為業者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這些新型支付方式不僅使用方便,而且系統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對於經營壓力較大的中小型交通公司來說,轉向這些新技術無疑是一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c) 地方政府的支持: 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提供財政支持,協助交通公司進行系統轉型。例如,熊本市在2024年度的預算案中編列了約1.12億日圓,用於協助交通公司導入感應支付系統。這樣的政策支持,無疑加速了支付系統的轉型。

d) 多元化需求: 隨著訪日外國遊客的增加,交通公司需要應對更加多元化的支付需求。相較於傳統的IC卡系統,新型支付方式在這方面顯然更具優勢,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國家遊客的需求。

交通變革的爭議

然而,這場變革並非沒有爭議。全國交通IC卡的使用率其實相當可觀。以熊本縣的五家公司為例,2023年度的使用情況顯示,全國交通系IC卡佔24%,熊本熊IC卡佔51%,現金等佔25%。全國交通IC卡佔了整體支付方式的四分之一,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支付管道。值得一提的是,在熊本市電,全國交通IC卡的使用率更是高達約50%。

這個決定無疑會對部分用戶造成不便,特別是那些經常跨區域旅行的乘客。他們可能需要重新適應新的支付方式,或者在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支付工具。

交通IC卡的未來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基於25年前技術的現行系統可能會逐漸淡出歷史舞台。JR東日本正在推進的新型Suica系統和QR碼車票系統,採用了與感應支付相似的技術——讀取ID後在伺服器上進行處理。這很可能是未來所有車票系統的發展方向。

現行的交通系IC卡是一個在IC卡本體記錄數據,然後通過多個伺服器同步的系統。因此,它需要能夠讀取和寫入IC卡的閘機、車內終端,管理使用信息的營業所伺服器,管理ID的核心伺服器,以及連接這些設備的通信網絡。

相比之下,信用卡支付系統只需讀取IC晶片的ID,然後在伺服器上管理支付數據,系統結構要簡單得多。雖然信用卡支付需要支付加盟店手續費,但從地方中小型巴士公司紛紛採用的情況來看,其成本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這個轉變過程可能並不會一蹴而就。即使是JR東日本,新系統的導入也仍在進行中,更不用說向其他公司推廣了。考慮到設備更新的時機等因素,未來很可能還會出現更多地區性交通卡退出全國互通系統的案例。



對台灣的啟示

那麼,這場變革對台灣有什麼啟示呢?

台灣走在前端

台灣在這方面的發展其實比日本更快。台鐵已經開始淘汰磁卡票(捷運從一開始就未採用),引進信用卡支付與QR碼設備。這種快速的轉變,一方面源於台灣鐵路業者比起日本JR這樣的大型鐵路公司,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政府的交通補貼支持政策,使得業者能夠更快引入經營成本更具效益的設備和服務。

經驗交流

台灣的經驗可能會為日本的中小型鐵路業者提供寶貴的參考。我們在推行新型支付系統時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可能會對日本同行有所啟發。例如,如何平衡新舊系統的過渡,如何教育用戶使用新系統,如何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警惕問題

我們也要警惕日本遇到的問題。雖然新型支付系統有諸多優勢,但我們也要考慮到不同群體的需求。例如,對於老年人或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的群體,傳統的實體卡可能更加友善。因此,在推進新系統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如何照顧到這些群體的需求。

文化價值

在追求效率和成本效益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到交通卡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情感連結。Suica卡不僅僅是一種支付工具,它還承載了許多日本人的回憶和情感。當我們在推進技術變革時,是否也應該考慮到這些無形的文化價值。

對旅行者的影響

對於喜歡到日本旅遊的人來說,這場變革意味著我們需要適應新的支付方式。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不再需要為了買Suica卡而排隊,只需要掏出手機確保網路暢通,我們就能暢遊日本的鐵道網絡,從繁華的都市到寧靜的鄉間,盡情探索日本的每一個角落。

這無疑會為我們的旅行帶來更多便利。我們可以更輕鬆地使用當地的公共交通,無需擔心不同地區的交通卡互通問題。同時,手機支付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我們的旅行支出,隨時查看消費記錄。

然而,我們也不禁感慨,那張小小的Suica卡,曾經承載了多少我們在日本的美好回憶。也許有一天,當我們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掏出手機感應支付時,會不經意地想起那張曾經陪伴我們走過無數車站的IC卡。

邁向MaaS:智慧交通的未來

在討論交通IC卡的未來時,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更宏觀的趨勢: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務)。正如一位資深的交通領域觀察者所指出,交通IC卡走入歷史可能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在行動網路、AI技術等科技快速進展的推動下,未來的交通模式很可能以MaaS為主流。

MaaS的核心理念是將各種交通方式整合成一個無縫連接的服務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使用者可以通過單一平台規劃、預訂和支付他們的所有出行需求。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出行的效率,也大大增強了使用者體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信用卡支付和QR碼技術的確比傳統的交通IC卡更能適應MaaS的使用情境。這些技術可以更好地與智慧手機app整合,從而實現更流暢的用戶體驗。想像一下,透過手機的AI服務,我們可以完成以下一系列操作:

  1. 交通路線的智能規劃:AI可以根據實時交通狀況、個人偏好和歷史數據,為使用者規劃最佳路線。
  2. 車輛的即時預定:無論是公共交通工具還是共享汽車、自行車,都可以通過同一個平台輕鬆預訂。
  3. 個人化服務的推薦:系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出行習慣和偏好,推薦最適合的交通方式和路線。
  4. 一站式完成全流程:從路線查詢、車票預訂到支付,所有流程都可以在一個平台上完成,大大簡化了出行過程。

這種整合式的智慧交通系統將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當我們計劃一次跨城市的旅行時,系統可能會自動為我們規劃從家門到目的地的全程路線,包括步行到地鐵站、搭乘高鐵、再轉乘當地公車等,並且一次性完成所有預訂和支付。

更進一步地,MaaS還可能與其他智慧城市系統整合。例如,它可以與智慧停車系統連接,幫助駕駛者快速找到停車位;或者與活動票務系統整合,讓使用者在購買演唱會門票時就能同時預訂往返交通。

然而,我們也要認識到,實現這樣的願景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不同交通服務提供商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利益分配問題、個人隱私保護問題、以及如何確保系統的公平性和包容性等。特別是對於老年人或科技使用能力較弱的群體,我們需要確保他們不會在這場變革中被遺落。

總的來說,隨著MaaS的發展,我們正在迎來一個真正的智慧交通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交通不再僅僅是從A點到B點的移動,而是一種無縫連接、高度個性化的服務體驗。雖然傳統的交通IC卡可能會逐漸淡出歷史舞台,但它們為我們鋪平了通向這個智慧交通未來的道路。

作為使用者和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應該積極擁抱這些變革,同時也要保持警惕,確保這些技術的發展能夠真正服務於所有人,創造一個更加便利、永續且包容的交通生態系統。

結語

交通支付系統的變革是大勢所趨。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創新和進步,同時也希望這些變革能夠真正為大眾帶來便利,讓每個人的出行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這場變革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整個社會適應新科技的過程。它挑戰了我們的習慣,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無論是交通營運商、政府部門,還是我們每一個旅行者,都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適應。

讓我們一起關注這場變革的發展,相信無論是日本還是台灣,都能在這場變革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為旅客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交通體驗。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更多跨國合作和經驗交流,共同推動公共交通的發展,為全球旅客創造更美好的旅行體驗。

最後,讓我們以開放和期待的心態迎接這場變革。畢竟,無論技術如何發展,交通系統的核心目標始終是為人們提供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是變革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和受益者。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更加智能、便捷的公共交通未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