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州的最新軍事行動分析

今天是烏克蘭軍隊越境作戰的第12天,烏軍昨天向前推進了1-3公里,俄方仍然沒有能夠組織起有規模、有效果的阻擊。愛沙尼亞國防軍副參謀長普塞普中校表示,俄羅斯尚未準備好應對庫爾斯克州的反攻。他認為,俄軍計劃挖戰壕採取守勢。

俄媒顯示,目前俄方正以4000美元的高薪招募工人到庫爾斯克挖戰壕,但應者寥寥——估計大家都知道,戰壕挖好之後,拿到手的不是美元,而是軍裝和槍。

在庫爾斯克州內有一條河,叫做塞姆河。河上有3座橋樑連通庫州的東部和西部。

目前俄軍在西部構築了防線,有2,000多人駐防在科列涅沃鎮。他們透過這些橋樑從東部內地運送補給物資。一旦阻擋不住烏軍進攻,也可以藉助這些橋樑撤往後方。

如果烏方把這些橋樑全部摧毀,2000多俄軍就成了孤軍,沒有後勤補給,沒有撤退通道。

前幾天,烏軍試圖用海馬火箭彈炸斷其中離俄軍最近的一座橋,但只是在橋面上留下了4個洞——必須承認,俄國人的橋還是硬實的,肯定不會因為下暴雨而坍塌或斷裂。

8月16日,烏軍出動一架F-16發射了1枚JDAM飛彈,堅固的大橋立刻被炸成了廢料。

下圖中,上面一張是海馬在橋面上炸出的4個洞,下面一張是F-16攻擊後大橋垮塌了。

我在昨天的文章裡提到,美國將在今年秋天向烏克蘭援助彈頭重達450公斤的JASSM遠程巡航飛彈,估計1顆就能炸斷刻赤大橋。

雖然還有另外兩座橋可以通往後方,但由於距離太遠,烏軍可以阻截俄軍不讓使用,如果阻截不了,大概也會把它們炸掉。


烏軍必須要把科列涅沃拿下,因為這個小鎮與烏克蘭有鐵道聯繫,比蘇賈更重要——控制它,烏方就可以透過鐵路向俄境內烏軍運送補給了。

現在,這2000多俄軍差不多已經被困在科列涅沃了,其最後的命運不難推測。

現在,烏軍正試圖扎緊口袋,未來幾天可能取得重大戰果。

幾天前,烏克蘭軍隊在完全控制住庫爾斯克的重要城鎮蘇賈並能確保安全之後,允許各國媒體記者進入蘇賈採訪拍攝。

今天上午,CNN、美聯社都發表了訪談文章,標題也都很驚悚。

美聯社的標題是「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行動中留下了一條毀滅之路。美聯社訪問了一座被佔領的俄羅斯城鎮」。

文章中配了下面這張圖。

CNN的標題與其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俄羅斯居民避難、烏克蘭局勢惡化,庫爾斯克陷入恐懼和混亂!

CNN記者採訪了好幾個庫爾斯克人,其中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

「74 歲的妮娜在街上尋找她的藥物。商店被摧毀,藥局也關門了。她堅持說她不想離開,她像許多同齡的烏克蘭婦女一樣,在同樣傷痕累累的城鎮裡,熱情地捍衛著自己居住的權利。

兩篇報導都是在寫庫爾斯克當地人在戰爭中是如何地悲傷痛苦。

這些記者也許已經忘了,2022年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之後,庫爾斯克人是如何載歌載舞地向戰爭發動者致敬的。

不過,當地人還算誠實,告訴記者說烏軍士兵“人很好”,對他們秋毫無犯。

同樣是面對外國軍隊的入侵,俄羅斯人和2年前烏克蘭人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面對俄軍的坦克,大量烏克蘭人以肉身擋在坦克前面,質問「你們為什麼要到我們家來」。

但當烏軍攻入庫爾斯克時,大街上空空蕩蕩,俄羅斯人大多坐在家裡繼續喝酒,烏軍發放物資時才出來衝過去搶領,一邊揀還一邊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昨天的國際社群平台上流傳著一段極為恐怖的影片-俄軍第155MP旅的20多名士兵將一名烏軍俘虜的頭顱砍下來吊在旗桿上。

影片是這些俄兵自己於8月12日拍攝的。

我當初在寫俄軍殺害戰俘的事件時,有俄躉來後台說是烏軍栽贓陷害俄國人,他們質問我說:如果是俄兵幹的,他們為什麼自己拍影片提供證據?

我當時的回答是:因為這些俄兵腦袋裡裝滿了野蠻時代自烘烘的大糞,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罪證,反而認為這麼幹可以證明他們有多勇敢——和哈馬斯一個尿性,都是茹毛飲血的獸人。

總有一天,他們要為自己的野蠻買單。

到目前為止,烏軍仍然對庫爾斯克的行動目標守口如瓶,只是冠冕堂皇地說是為了給蘇梅州開闢一個緩衝帶,不讓俄軍從其境內對蘇梅發射火箭彈、無人機。

這肯定不是真實意圖。

近日,被關在俄國監獄裡的俄羅斯極端分子斯特列科夫給晉先生寫了一封“諫書”,稱烏軍對庫爾斯克的進攻只是一次“佯攻”。

他說,烏克蘭人的真正目標是克里米亞半島,烏方現在只是在等待更多更好的F-16使用的飛彈。

這個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空步分子的說法不無道理。

但對烏克蘭方面來說,選項很多——

如果俄方從烏東、烏南撤軍救援庫爾斯克,烏軍就可以把庫爾斯克作為“佯攻”,在烏東或烏南發動猛烈進攻。

如果俄軍不離開烏克蘭戰場,那就把在俄境內的活動當作主攻,一直打到它回援為止。

這時候,就是收復克里米亞的最好時機。

事實上,在「入侵」庫爾斯克的這段時間,烏軍從未停止對克島的防空系統、後勤補給線的攻擊。

即便是陽謀,俄方也沒有兩全的應對之策。

昨天,英國的《每日電訊報》發表評論說:局勢開始變得對烏克蘭有利了。

這是戰爭爆發兩年多來,我在西方媒體上看到的第1篇沒有唱衰烏克蘭的評論文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