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禪宗問答 (20) 禪宗祖師如何評價道德經?(三)

月溪法師講大乘絕對論:

絕對語錄:

《莊子.庚桑楚篇》的衛生之經上說:「能止乎?能已乎?能捨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

「止乎、已乎、捨諸人而求諸己乎」皆是斷六根而返諸一念的證明;嬰兒受物欲之薰染較淺,其「一念無明」仍處純一狀態,故,老子主張:「能嬰兒乎?」「如嬰兒之未孩。」

又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就是說:赤子「一念無明」、尚屬原始渾厚狀態。

又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營魄」就是「一念無明」;「無離乎」就是說:能否將「一念無明」返乎太一純樸、而不支離;「一念無明」既太一,則心虛靜、而氣柔順,如嬰兒一樣,那麼,就是達到「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聖人皆孩之」的境界了;反之,如果不以虛靜鎮攝「一念無明」,則結果是:「散於萬物而不厭,⋯ 逐萬物而不反。」便是「唯施是畏」了。

既知道:善惡同源、同是「一念無明」,所以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德」就是「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的本體一樣、都是善惡混而為一的,所以主張:「和光、同塵。」「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子亦主張:「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落於詐偽之原因:

釋迦達到絕對真如本體,此本體、是絕對平等的,所以,由此本體發揮出來的道理,就是大自在、大解脫、自由平等、不住相布施、為善不受報,超越於輪迴因果之外。

老子沒有達到絕對,誤認:「無始無明」便是本體,「一念無明」便是妙用,所以,想在相對上來討便宜,以退、為進,以無為、來達到無不為,以柔、來勝剛,以至:「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又:「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最徹底的、如:「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至:「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所以,後人說:老子是陰謀家,後來,慎到、韓非便專向這方面大發展了,而莊子、則向否定相對方面、再徹底的發展。

有人說:那些詐偽的方法是後人加進去,但不論是老子本意、或後人加進去也好,都是必然的結果;因為,在那體系上推下去,自然而然的便有這種方法了。

莊子向否定相對方面推下去,推到最後、便是落空,沒有辦法交代過去,所以幻想出他的「真人」來,這也是必然的歸宿。

老子的小國寡民政治思想之來源:

老子的思想體系,上面已說過,他是先發現相對,又察出相對之矛盾衝突,於是,求其歸於純一、入於「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又生「一念無明」,乃循環不已之圈子,在此圈子中,一切相對現象、是越發展越混亂的,所以不主張發展,而至:「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在此原則之下,當然要求小國、而不求大國,要求寡民、而不求多民;在個人方面,要求純樸、而不要求智慧,要求寡欲、而不要求縱欲。這樣,「一念無明」才可以返到原始的無明境界,所以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常使民無知無欲。」

他的社會觀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因為,智慧是相對的、可畏的,所以說:「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又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但在這原則下面,接著,便是極則反的另一原則,所以,損、變為益,無為、變成無所不為,當然,小之極、便是大之開始了。

(評曰:

《大乘絕對論》此段,應係針對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老子一章而發。馮文既著眼於老子相對反復、陰謀詐偽之部,則援馮文、視老子之學,亦不啻執牛尾、而以為全牛也。

此段特出者,在以「無始無明」釋「道」、以「一念無明」釋由道所生之「一」;是故,「抱一」、「得一」也者,亦皆斷六根,使六根合而為一、而返諸「一念無明」之根源,亦即,靈明純樸的「太一」,似無可非。

然則,老子既謂:「天得一、以清」,又謂:「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天所得之「一」,應為前段「道生一」之「道」,而非其所派生之「太一」,明也。

蓋數千年前古人之為文,用詞既籠統大概,非力求精準確切,故欲確知一詞之義,若非通察前後文意,不能率爾明其所指;更況,老子一書、恐非一人所作,詞同義異之所多有,應屬平常。

竊恐:老子之「道生一」,不過「無生有」之另說,尚未臻於「虛」;若果如此,則老子之「道」、僅至第八阿賴耶識之境界,而非能配當第九菴摩羅識之「無始無明」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