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

含有「禪宗」共 1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了利用科技弘法,日前圓曉禪師已成立了Facebook粉絲專頁,由禪師親自撥空經營,分享相關祖師禪的內容,歡迎大家追蹤。
過去三個月,我發現閱讀這件事情也是一種了解自己的方式。我認知的自己是喜歡看心理勵志這一類型的書籍,不管是已經完讀的書單,或者是現在正在讀的書,除了心理這一類的書籍以外,原來也有其他會引起我好奇的書。
Thumbnail
大慧宗杲禪師的「參話頭」就是「參究公案」,旨在參究公案中「禪師為何如此回答?」,藉由參究禪師的回答來啟發自身的智慧親睹佛法意旨。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居士身分承接禪宗法脈沒有問題,原因在於禪宗的目標就是開悟見性,真正的解脫生死,並有慈悲心跟願力教導眾生也解脫生死,這是真正的善知識、勝義僧。
地藏王菩薩的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為了要讓地藏王菩薩成佛,我們要如何讓地獄空無、眾生度盡?知曉者,頓超三界為天人師,且地藏王菩薩即刻成佛;未知曉者,將與地藏王菩薩同行,於地獄廣度眾生。
Thumbnail
佛無一定的形象,禪也非坐非臥,開悟見性需要真參實究,並找善知識印證。
付費限定
佛法知見無助於解脫生死。
遇到別人欺負我們,我們自認「本來無一物」;天災來了財產損失慘重,我們自認「本來無一物」;親友遇到意外突然過世了,我們自認「本來無一物」......等,這是壓抑,不是解脫,真正的禪修不需要「自己騙自己」。
高僧大德對學人們的叮嚀「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本意是非常慈悲的,就是要學人能夠有最大的機會解脫生死,這是我們要瞭解的重點!此外,我們必須仔細觀察自己的心念,當我們又修禪又修淨土,這是出自什麼樣的一個念頭(動機)呢?
參禪請勿淪於口舌之辯,例如你可能自認對佛法很瞭解,或是在其他處被法師認可開悟,你還是可以來參究公案。當然,希望參究的過程中,如果被禪師回覆要續參,千萬不要升起憎恨心。這樣的話,寧可先暫緩參究,畢竟起憎恨心以及辯論,並非祖師禪法門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