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9|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好想要退休!讓我們來談談澳洲人最愛的澳洲指數基金 ETFs 組合

本頻道即將由職涯部落格,轉旅遊落格,然後再轉理財部落格XDDD 
開玩笑的,我覺得我個人的強項還是職涯規劃跟面試策略輔導,但我最近真的是很喜歡研究理財!拜託了錢錢!!!
以下純屬我個人的研究分享,不代表任何理財建議。EC 是有個會計學位啦,但我只是個工程師。以下分享,你們要是覺得有道理就聽一聽,要是覺得沒道理,歡迎留言跟我討論你的想法,我們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

網路上分享指數基金 ETFs 的資訊其實不少,但澳洲因為市場較小 ,而且主要的語言也不是中文,所以相關資訊比較少一點。我最近剛好想要調整一下自己的 ETF 投資策略,想說就順便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好的資料吧~

題外話,美國市場大概佔全球經濟的 25%,大家知道澳洲經濟體占世界的比重有多少嗎?答案是1.6%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夠迷你啦!!!!

台灣市場則大約是 0.8%。雖然台灣的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但在全球供應鏈中特別是科技產業(如半導體)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例如台積電(TSMC)在全球技術和製造領域的影響力非常顯著。雖然台灣佔全球經濟總量的比例不大,但在高科技產業中有著極大的戰略性影響喔~


最常見的澳洲 ETF 投資組合

在澳洲,最常見的 ETF 投資組合,就是 Vanguard 基金公司的 VAS 和 VGS。

Vanguard Australian Shares Index ETF(VAS)

由 Vanguard 發行的指數ETF,於2009年成立。旨在追蹤 S&P/ASX 300 指數的表現,該指數涵蓋了澳大利亞市值最大的 300 家公司。VAS 適合尋求澳洲市場長期投資的投資者,既能享受資本增值,也能獲得穩定的股息收益。

Vanguard MSCI Index International Shares ETF(VGS)

由 Vanguard 發行的指數ETF,成立於2 014 年,旨在追蹤 MSCI World ex-Australia Index 的表現,該指數涵蓋全球已開發市場的大型和中型公司,並排除了澳大利亞的公司(所以跟上述的 VAS 沒有重疊)。VGS 適合希望將投資多樣化至澳洲以外市場的投資者,通過參與全球經濟增長來獲取長期資本增值,並享有國際企業的穩定股息收益。

網路上常見的投資建議是 「60% VGS + 40% VAS」,但是看過第一段的大家,應該會發現事情並不單純XD 

澳洲市場這麼小,這個比重其實不太合理,所以我個人的比重是 「80% 美國市場 + 20%澳洲市場」 (請注意,我這裡的用字是市場,因為我覺得就我來說 VGS + VAS 不是我個人偏好的選項。如果你感興趣我選擇的哪些 ETF 作為投資組合,那就請繼續看下去囉~)。

其實這個投資現象有個專有名詞叫「 home bias」,指的是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時,傾向於購買本國公司的股票,而不是外國公司的股票,這種現象在全球許多市場中普遍存在。home bias 通常源於對本國市場的熟悉感、信任度以及對當地經濟和公司情況的了解。



如何挑選適合你的 ETF 

不知道大家都怎麼挑選 ETF? 是股市專家推薦什麼就買什麼?看現在流行什麼就買什麼?還是你會仔細研究過後才購買呢?

  1. 挑 ETF 的第一點其實是:想清楚你的財務目標是什麼?確定之後,我們才能考慮該建立怎樣的 ETF 投資組合才能達成想要的目標?

這裡要注意的是財務目標真的是因人而異!常見的考量因素包括年紀 (你的投資組合年限是多久)、你對於風險的偏好(保守型還是富貴險中求型)、你的其他投資組合 (例如說你的投資主力是房地產,但你又專攻 REITs ETF,這樣就代表你的資產會過度集中於房市) 等等。

REITs ETF(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 是一種專門投資於不動產投資信託的交易所交易基金。REITs 是一種公司結構,通過擁有、運營或融資不動產來產生收入,並且通常要求將大部分收益以股息形式分配給股東。REITs ETF 使投資者能夠以低成本和高流動性參與不動產市場,並通過單一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獲得多樣化的投資組合。

就算對於同一個人來說,這其實也是會變動的,所以建議你最好每一到五年重新檢閱一下自己的財務目標。

2. 投資是一筆錢! 我覺得花錢之前你不一定要是一個專家,但至少要做好基本功課XD 

如果你想要投資 ETFs,網路上有很多學習的資源,但最簡單也最系統化的一個方式就是看基金公司官方發表的 ETF fact sheet。

ETF fact sheet 是一份提供 ETF 關鍵資訊的文件,通常包括基金的基本資料、投資目標、投資組合、費用結構和報酬率等。好處是這個 fact sheet 通常只有兩頁,但卻包含了所有你需要知道的重要基本資訊,夠簡單了吧!

裡面你需要知道的有:

  • 基金基本資訊:發行公司、基金成立日期、基金規模。

有些人對發行公司有所偏好,我個人是還好,基本上只要有一定的規模跟發展歷史我就 OK。澳洲最受歡迎的基金公司是 Vanguard (上述 VAS & VGS 都是 Vanguard) 發行的,其他比較大的基金公司還有 BlackRock、BetaShare 等等。

成立日期主要是看過去表現,我個人會建議購買成立至少五年以上的基金產品,至少有一些過去的數據可以分析。

基本上基金規模不要太小 (我覺得至少要 billons AUD 以上),太小的話代表交易人數也比較少,流動性較低。

  • 投資目標&指數資訊:投資目標與策略,描述基金的主要投資範圍和方法。既然都要投指數基金了,你應該至少要知道該基金的追蹤指數是什麼吧?但出乎意外似乎很多人不重視這點?我覺得投資指數基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是否認同這個指數,跟這個指數涵蓋的投資組合 (主要持股、產業組合及地區分佈)。
  • 回報率與績效:過去的年回報率、年初至今回報率及其他績效指標。
  • 管理費:很多產品性質相近的基金其實是有著不同的追蹤指數,但說真的,長遠來看表現其實大同小異,這時候管理費就是關鍵!身為長期投資者來說,成本越低,其實投資績效就越好。而且說真的,你都要投資指數基金了,過多的基金公司人為主動操作(因而產生更高的管理費) 豈不是跟你的投資理念背道而馳嗎?XDD
  • 分紅資訊:股息收益率、分紅頻率等,提供有關收入的詳細信息。
  • 風險評估:風險等級、波動性等指標,幫助投資者理解潛在風險。


手把手教你看 ETF Fact Sheet

好的,簡單的理論講完了,讓我們來實戰演練一下!

首先要找到 ETF Fact Sheet 非常簡單,只要搜尋你想要的 ETF code + fact sheet 即可,例如搜尋 VAS fact sheet 我們就會得到以下的兩頁 PDF: VAS Fact Sheet (fact sheet 通常會每季更新,所以大家到時候要記得去看最新的資料喔)

第一頁裡我們主要關注的是以下資訊:

  • Fact sheet |30 September 2024:fact sheet 的公告時間,這裡我們看的是當下的最新數據 2024 Q3。
  • 管理費 Management fee — 0.07% p.a.:就指數型 ETF 來說 0.07% p.a. 算是合理且偏低的價位。如果管理費超過 0.15% p.a.,我會好好審視是否有其必要性。
  • 股息 Income distribution — quarterly: 這個其實也算重要,但我上面沒有特別提。澳洲的 ETFs 通常都會給不錯的分紅 (dividends),這點跟美國的 ETFs 其實很不一樣。VAS 是每季都給分紅。分紅雖然很棒,但如果你們了解分紅的原理,你就會知道其實分紅跟升值是背道而馳的XD (這裡先不細談,不然我這篇要寫成一篇論文了XD) 所以我覺得就把它當作日常小確幸吧,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我覺得在我們退休之前,升值遠比分紅重要。
  • 基金規模 ETF size — 16 billons: 基金規模是 160 億澳幣,像我上面提過的,我個人覺得超過 10 億就已經算是不錯的規模,我個人沒有追求基金規模越大越好,但如果該基金只有數百萬澳幣的規模,我是不會投資的,因為我覺得流動性太小、風險太高。
  • 主要持股 Number of holdings — 306: VAS 追蹤的指數是 ASX300,所以只持股 300 多間澳洲上市公司。
  • 指數 Benchmark — S&P ASK300 index:追蹤的指數
  • 投資目標 Investment objective:真的很短,所以一定要看一下投資目標跟你的投資理念是否相符。
  • 概述 ETF overview:真的很短,所以一定要看一下 ETF 概述跟你的投資理念是否相符。
  • 投資回報率 Performance return :這裡我看的是 ETF total,這是包含分紅 distribution 跟升值 growth 的總成長率。

(呼~ 第一頁看完了,恭喜!一開始看可能會覺得很複雜,但等你看完三份之後,就會立刻抓到規律了XD)

第二頁我們要看的是:

  • 主要持股 Top 10 Holdings:基本上這 10 間主要持股就佔了整個 ETF 的 46.5%,所以如果你不認同這十家公司將來會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我認為你應該考慮不要投這個 ETF XDD

以下幫不熟悉澳洲公司的讀者們簡單介紹一下 :

  1. BHP Group Ltd. — 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之一,專注於礦產和能源資源的開採。
  2.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 澳洲四大銀行之一,基本上就是台灣的台灣銀行啦XD
  3. CSL Ltd. — 生物科技和製藥的公司。
  4.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 — 澳洲四大銀行之一。
  5. Westpac Banking Corp. — 澳洲四大銀行之一。
  6. ANZ Group Holdings Ltd. — 澳洲四大銀行之一。
  7. Macquarie Group Ltd. — 國際性金融服務集團,業務遍及多個領域,包括投資和資產管理。我個人稱之為澳洲第五大銀行XD
  8. Wesfarmers Ltd. — 涉足零售、化工和工業產品的多元化公司。講 Wesfarmers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但這就是 Bunnings、Kmart、Target、 Officeworks 的母集團啦!
  9. Goodman Group — 專注於不動產開發和管理。
  10. Rio Tinto plc — 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之一,專注於金屬和礦石的開採。
  • 產業組合 Sector allocation:如果你有讀完上一段,相信你對於這裡提供的資訊早有預感XD VAS 的產業分布是 31.2% Financials 金融, 21.1% Materials 基礎材料(包含礦業), 9.5% Health care 醫療保健。

(看完了,恭喜你已經具備判斷一個 ETF 的基本知識囉~~~)



ETF 關鍵指標與比較分析

所以講了這麼多,到底應該要挑哪一個 ETF? 以下是這五個 ETF 的 fact sheets:

不過大家都知道,我最愛做表格了XDD 

以下就是我的表格分析 (以下真的不是理財建議!):

  • 就美股指數基金來說,我覺得 IVV 比 VGS 更值得投資:雖然他們兩個其實沒有完全相等啦,因為 VGS 其實是全世界減去澳洲,所以除了美國約佔 73% 外,還包含了其他國家。但在表現差不多的情況下,VGS 的管理費是 IVV 的 4.5 倍,但它又不會帶給我4.5倍的收益XD 當然如果 country diversification 對你來說很重要,重要到你願意花更多的管理費來包含其他重要的世界經濟體,那你也可以選 VGS,所以就看個人考量囉~
  • 就澳股指數基金來說,我可能會改投 A200: 我之前有投資 VAS,但後來全部賣掉了,因為我拿去作為買投資房的頭期款了。現在持有 VHY,因為我有一陣子沈迷於分紅XD 但我重新審視後,發現 VHY 的管理費真的太高了,因此我雖然不會賣掉 VHY,但我之後不會再買進 VHY,而是改投 A200,原因其實跟上面一樣,在報酬率差不多的情況下,選管理費最低的最有效 (除非你有其他投資考量)。



結語

以上就是我非常主觀又客觀的 ETF 投資概念分享!

客觀的點在於,分析完全建立於數據之上!主觀的點在於,這篇文章充滿了我個人的偏見,例如:

  • 我只想投美國股市跟澳洲股市,根本不想管新興市場或債券XD

因為我覺得全世界的股市都跟美股息息相關,美股跌,基本上全世界都跌。美股漲,基本上全世界都漲,而且其他地方還不一定長得比美股多。

我之前也投過新興市場,但我覺得收益太少,而且風險太高了,所以我後來就把錢賣掉拿去投房地產了。我之前投的新興市場 ETF 是 VGE (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Shares),裡面有台灣的台積電、中國騰訊跟阿里巴巴、印度的 infosys 等等。可能過幾年後我會再重新考慮把新興市場納入投資組合。

債券的話,其實我同意股票跟債券的投資應該要保持一定的平衡,例如 90%股票、10%債券之類的,但我覺得我還年輕XD,我願意為了高報酬 all in 股市!而且我 all in 的指數型 ETF,已經算是偏保守且 diversified 的組合了(我個人是不買個股的XD 之前 Amazon 跟微軟發的公司股票我都是一拿到就賣掉XD)。可能等我年紀再大一點,我會分配一些錢去防禦型資產,但這不在我當前的規劃中。

  • Diversified portfolio is the king, or is it?

我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篇保守型的投資者,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我們很喜歡利用 diversification (多樣化) 來降低風險,也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後來我其實覺得「過度 diversification」,其實也不是一件好事。例如 IVV涵括美國上市公司前五百強,有些人就會覺得這樣不夠多樣化,應該要把中型公司也買了,然後小公司也買了,這樣才夠多樣化,所以有些人會投 VTI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一支旨在追蹤美國總體股市表現的ETF。它涵蓋了所有市值的美國上市公司,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 然後投完美國市場又覺得不夠,應該要把新興市場也加入投資組合。

這麼做的結果是什麼?是的,你的風險可能降低了(待商榷),同時你的收益也降低了(至少就過去2–3年的表現來說,還不如你直接投 S&P 500高)。

股神巴菲特也說過「Diversification is protection against ignorance」,直譯是「多樣化是對無知的保護」。這句話強調了當投資者對市場或特定資產的了解有限時,可以透過分散資產配置來減少風險。但如果你是巴菲特,你對於市場有深入的研究跟獨到的見解,你根本不會想要過度 diversified。

當然我不是巴菲特XD 我只是覺得有時候 specialisation 可能會帶給你比 diversification 更好的結果 (在你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情況下XD)。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歡迎加入會員追蹤我的部落格,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的職場、旅遊、理財分享文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