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腦轉移不要放棄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點擊收聽👈


主題內容

  • 你為什麼放棄治療?千萬不要放棄,還有希望
  • 腦轉移的可能症狀 (腦膜, 腦內腫瘤..)
  • 腦轉移可以預防嗎?
  • 醫藥的進步比你想象的快,與醫師密切合作


🔸來賓:郭玟伶 醫師

  • 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
  • 乳癌治療權威、達文西機械手臂乳房手術專家
  • 曾任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訪問客座研究員
  • 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來賓:彭夢婷 醫師

  • 林口/台北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
  • 專長乳癌治療策略諮詢、癌症基因精準治療、免疫治療
  • 專業建言: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妳的選擇。
  • 臨床醫學資訊碩士進修


🔸主持人:佳慧 專科護理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看診等好久
5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收聽「看診等好久」! 這是一個專為乳癌患者及其家屬打造的Podcast。每周帶您探討一個重要的乳癌議題。 從最新的治療選擇到心靈支持與生活方式調整。我們邀請專家和勇敢的乳癌病友分享他們的故事,讓每位聽眾都能感受到希望與力量。 加入我們,一起面對挑戰,尋找勇氣,重拾生活的美好!
看診等好久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點擊收聽👈 主題內容 哪裏痛就是骨轉移?怎麼痛才是呢? 乳癌治療中的骨鬆風險,該如何預防與檢測? 乳癌手術後要如何預防骨轉移? 該做哪些檢查偵測骨轉移? 骨轉移的治療與昂、治療中的注意事項 🔸來賓:周旭桓醫師 林口/台北長庚乳房外科主治醫師 現任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
2024/11/28
 👉點擊收聽👈 主題內容 哪裏痛就是骨轉移?怎麼痛才是呢? 乳癌治療中的骨鬆風險,該如何預防與檢測? 乳癌手術後要如何預防骨轉移? 該做哪些檢查偵測骨轉移? 骨轉移的治療與昂、治療中的注意事項 🔸來賓:周旭桓醫師 林口/台北長庚乳房外科主治醫師 現任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
2024/11/27
 👉點擊收聽👈 主題內容 當我的孩子和老師說:我媽生病了 當女兒看見媽媽的頭髮掉光了 老公,我想對你說… 我的家庭美滿又安康 🔸來賓:維滿 化療室護理師 🔸來賓:彤彤 維滿護理師的女兒 🔸主持人:楊展庚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乳癌、固體腫
2024/11/27
 👉點擊收聽👈 主題內容 當我的孩子和老師說:我媽生病了 當女兒看見媽媽的頭髮掉光了 老公,我想對你說… 我的家庭美滿又安康 🔸來賓:維滿 化療室護理師 🔸來賓:彤彤 維滿護理師的女兒 🔸主持人:楊展庚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乳癌、固體腫
2024/11/27
 👉點擊收聽👈 主題內容 化療室起初的規劃目標 化療室有溫馨的環境和護理師 當化療室護理長需要做化療 我挺過來了,妳也可以 🔸來賓:維滿 化療室護理師 🔸主持人:楊展庚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乳癌、固體腫瘤之癌症治療與諮詢 北台灣最有價值白金單
2024/11/27
 👉點擊收聽👈 主題內容 化療室起初的規劃目標 化療室有溫馨的環境和護理師 當化療室護理長需要做化療 我挺過來了,妳也可以 🔸來賓:維滿 化療室護理師 🔸主持人:楊展庚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講師級主治醫師 乳癌、固體腫瘤之癌症治療與諮詢 北台灣最有價值白金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一位60多歲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已接受過手術並完成術後輔助治療。經過幾年後,患者覺得有肢體無力的狀況,於是回診檢查。洪朝明教授表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腦部出現轉移的腫瘤。
Thumbnail
一位60多歲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已接受過手術並完成術後輔助治療。經過幾年後,患者覺得有肢體無力的狀況,於是回診檢查。洪朝明教授表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腦部出現轉移的腫瘤。
Thumbnail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
Thumbnail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
Thumbnail
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醫療團隊會在手術當中喚醒患者,讓患者可以自然對答。利用一系列題目、圖片進行測試。外科醫師能在移除腦部腫瘤的過中,了解患者的腦部功能,確保患者腦部功能得到最大化的保存,並且將腦部腫瘤最大化的移除。
Thumbnail
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醫療團隊會在手術當中喚醒患者,讓患者可以自然對答。利用一系列題目、圖片進行測試。外科醫師能在移除腦部腫瘤的過中,了解患者的腦部功能,確保患者腦部功能得到最大化的保存,並且將腦部腫瘤最大化的移除。
Thumbnail
「有位30多歲的女士,因為癲癇發作被送至急診室,檢查發現有顆惡性腦瘤。」陳科廷醫師表示,「她的腫瘤長在感覺區與語言區的交界,為了能在切除腫瘤時,盡可能保留腦部功能,所以建議患者接受清醒開顱手術。」
Thumbnail
「有位30多歲的女士,因為癲癇發作被送至急診室,檢查發現有顆惡性腦瘤。」陳科廷醫師表示,「她的腫瘤長在感覺區與語言區的交界,為了能在切除腫瘤時,盡可能保留腦部功能,所以建議患者接受清醒開顱手術。」
Thumbnail
人生的轉折點 在106年約莫四月,我接到了一個壞消息,媽咪的腦袋裡長了一顆腦膜瘤,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的眼淚撲簌簌的就流了下來,大哭了好久,當時我跟媽咪去掛號看了林口長庚頗富盛名的神經外科魏國珍醫生,魏醫生看了報告之後,覺得媽咪的腦瘤(約5cm左右)已經很大了,需要立刻手術切除,他也立刻幫我們安排了時
Thumbnail
人生的轉折點 在106年約莫四月,我接到了一個壞消息,媽咪的腦袋裡長了一顆腦膜瘤,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的眼淚撲簌簌的就流了下來,大哭了好久,當時我跟媽咪去掛號看了林口長庚頗富盛名的神經外科魏國珍醫生,魏醫生看了報告之後,覺得媽咪的腦瘤(約5cm左右)已經很大了,需要立刻手術切除,他也立刻幫我們安排了時
Thumbnail
癌友的存活期越來越長,但想要活得越來越好,就不可忽視癌症骨轉移治療的重要性。黃志平主任鼓勵,癌友治療癌症之於,也應好好與醫師配合,積極面對癌症骨轉移。除了規律使用控制骨轉移的藥物外,也別忘做好日常照顧。癌友與醫師齊心對抗骨轉移,才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及生活品質。
Thumbnail
癌友的存活期越來越長,但想要活得越來越好,就不可忽視癌症骨轉移治療的重要性。黃志平主任鼓勵,癌友治療癌症之於,也應好好與醫師配合,積極面對癌症骨轉移。除了規律使用控制骨轉移的藥物外,也別忘做好日常照顧。癌友與醫師齊心對抗骨轉移,才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及生活品質。
Thumbnail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今日癌友的存活期越來越長,維持癌友良好生活品質以及預後成效,也成為重要的治療目標之一。然而,由於癌症容易發生骨轉移,會造成原本強而有力的骨骼變得脆弱,隨之而來的病理性骨折將會導致癌友行動受阻,社交、工作都將被迫中止;若不幸發生癱瘓,不僅身體機能退化,還可能打斷治療計畫、影響預後。
Thumbnail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今日癌友的存活期越來越長,維持癌友良好生活品質以及預後成效,也成為重要的治療目標之一。然而,由於癌症容易發生骨轉移,會造成原本強而有力的骨骼變得脆弱,隨之而來的病理性骨折將會導致癌友行動受阻,社交、工作都將被迫中止;若不幸發生癱瘓,不僅身體機能退化,還可能打斷治療計畫、影響預後。
Thumbnail
抽菸、喝酒、嚼檳榔,讓頭頸癌風險大增
Thumbnail
抽菸、喝酒、嚼檳榔,讓頭頸癌風險大增
Thumbnail
57歲的翁小姐在2年前確診為右扁桃腺癌,隨即於台大醫院做手術全切除,一個月後開始每周1次的化療與每周5次的放療,為期七周。手術後即開始中醫偕同治療,以降低化、放療副作用與癌症復發機率。化放療後半段出現了口舌乾燥、味覺減弱、右耳悶塞感、右側頭痛、迎風落淚、喉中炙臠、畏寒等症狀。
Thumbnail
57歲的翁小姐在2年前確診為右扁桃腺癌,隨即於台大醫院做手術全切除,一個月後開始每周1次的化療與每周5次的放療,為期七周。手術後即開始中醫偕同治療,以降低化、放療副作用與癌症復發機率。化放療後半段出現了口舌乾燥、味覺減弱、右耳悶塞感、右側頭痛、迎風落淚、喉中炙臠、畏寒等症狀。
Thumbnail
手術是去除腫瘤的一種治療選擇,但自相矛盾地,也可能刺激腫瘤的轉移和復發 術後極短時間內,是癌細胞建立新據點搶灘的機會,醫師也應當搶時間儘早作處置 腫瘤確診後,有些情況適合以手術方式將病兆切除,除了手術本身的風險之外,對於腫瘤又會有何影響? 2017年3月一篇發表於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
Thumbnail
手術是去除腫瘤的一種治療選擇,但自相矛盾地,也可能刺激腫瘤的轉移和復發 術後極短時間內,是癌細胞建立新據點搶灘的機會,醫師也應當搶時間儘早作處置 腫瘤確診後,有些情況適合以手術方式將病兆切除,除了手術本身的風險之外,對於腫瘤又會有何影響? 2017年3月一篇發表於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