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量估值法(DCF)
avatar-img
PPP

現金流量估值法(DCF)

Jason-avatar-img
發佈於PP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一、 什麼是現金流量折現法 (DCF)?

DCF,又稱自由現金流折現法,透過預估公司未來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量,並將其折現回現在價值,以此評估企業合理估值。

巴菲特曾說:「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是該企業在其未來所能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後的總和。」

DCF 的核心理念是「時間就是金錢」,今天的 10 元比未來 10 元更有價值。透過折現率,我們可以將未來預期現金流換算成今天的價值,並將風險一併考慮進估價中。

二、 DCF 計算公式與步驟

1. 公式:

DCF 現值 = ∑ 未來 n 期現金流 ÷ [(1 + 折現率) ^ n 年]

2. 重要元素:

  • 未來現金流 (CF): 通常使用自由現金流 (FCF) 計算,代表公司真正可以自由運用的資金。預估 FCF 需要考慮公司近年現金流和成長率,並結合其他精確資訊進行線性評估。
  • 折現率 (r): 公司的資本成本,通常使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WACC) 作為折現率,代表是投資的機會成本。有時可以用CAPM(無風險利率+beta*風險溢酬),或是S&P500平均報酬率8-10%。
  • 期間 (n): 未來各期數,一般計算未來 5~15 年的現金流折現。

3. 計算步驟:

  • 預測公司未來 5~15 年的自由現金流 (FCF)。
  • 計算公司的終值 (FV):DCF 預測期結束時公司的未來價值。
  • 計算公司的折現率 (貼現率):使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WACC)。
  • 計算 DCF 所有現金流的淨現值 (NPV):將預計的 FCF 和終值折現回現在,並加總得到公司企業價值。


三、 何時使用 DCF?

適合使用 DCF 的時機:

  1. 公司營運或投資報酬一致且可預測,例如增長穩定且較可以預測未來營利的公司。
  2. 價值投資人評估公司價值,希望購買被低估的股票。

不適合使用 DCF 的時機:

  1. 具有周期性收入的公司,例如受商業周期影響顯著的公司。
  2. 私營公司,難以取得準確的財務數據。
  3. 初創公司和早期公司,缺乏足夠的銷售記錄預測未來現金流。
  4. 科技公司、生技公司,初期支出巨大,現金流難以預測。


四、 DCF 的意義與應用

DCF 計算結果並非精準數字,但可以幫助投資人思考公司內在價值,並從以下三個面向進行分析:

  1. 自由現金流比營業現金流、淨利潤更能真實反映公司獲利能力。
  2. 未來的 1 元不等於今天的 1 元,需要考慮折現。
  3. 投資需以長期眼光評估公司。


總結:

  • DCF 相較其他估價法,完整性更高。
  • 理解 DCF 可以幫助投資人了解其他估價法的限制。
  • 真正好的投資機會,無論使用何種估價方法,評估結果都應該是值得投資的。
avatar-img
PPP
18會員
132內容數
本平台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涵蓋文章、圖表等金融投資知識,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規劃。投資有風險,決策需用戶自行負責。本網站對因使用或依賴內容導致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包括財務或商業損失。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免責聲明條款;若不接受,請勿使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PP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金融市場的隨機性如何導致投資決策錯誤,並以行為金融學的觀點,闡述損失厭惡、過度交易、延遲決策等常見偏差。文章並提出克服損失厭惡,優化投資決策的策略,例如接受市場隨機性、建立系統性交易紀律、利用市場非理性波動創造機會,以及心理建設與行為訓練等。
本文探討在資本市場中,冷靜的重要性高於頻繁交易。成功投資取決於情緒控制而非智商,強調等待與風險管理,並呼籲投資者保護本金,重視內在平靜,而非盲目追求獲利。
風報比是投資者能否長期生存與獲利的關鍵,遠比勝率更重要。索羅斯強調:「關鍵不在於你對錯多少次,而在於當你對的時候,你能賺多少;當你錯的時候,你會輸多少。」透過嚴格的止損與動態止盈,確保每筆交易的盈虧比至少達到2:1,避免小賺大賠的陷阱,才能真正掌控風險,在市場中持續獲利。
本文探討金融市場的隨機性如何導致投資決策錯誤,並以行為金融學的觀點,闡述損失厭惡、過度交易、延遲決策等常見偏差。文章並提出克服損失厭惡,優化投資決策的策略,例如接受市場隨機性、建立系統性交易紀律、利用市場非理性波動創造機會,以及心理建設與行為訓練等。
本文探討在資本市場中,冷靜的重要性高於頻繁交易。成功投資取決於情緒控制而非智商,強調等待與風險管理,並呼籲投資者保護本金,重視內在平靜,而非盲目追求獲利。
風報比是投資者能否長期生存與獲利的關鍵,遠比勝率更重要。索羅斯強調:「關鍵不在於你對錯多少次,而在於當你對的時候,你能賺多少;當你錯的時候,你會輸多少。」透過嚴格的止損與動態止盈,確保每筆交易的盈虧比至少達到2:1,避免小賺大賠的陷阱,才能真正掌控風險,在市場中持續獲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