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真尋回到都城不久,倫子終於按捺不住找來真尋,想捋清她與道長間的曖昧情緣。
殊不知,真尋的時間線,一拉,就是從九歲談起。河邊偶遇、殺母之仇、共葬摯友,攜手走過命運與生死,倫子終於明白為何丈夫望向她的眼裡總飽含情意。
她曾以為那年在馬球場的一見鍾情,讓她比明子更早走進道長心裡。殊不知比起兒時先邂逅的初戀,她不過是個後到。
倫子好不甘心,真尋不僅擁有道長最真摯的愛,還得到了女兒彰子全心全意的信任,比起她這個親生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她提出要讓真尋當道長的側室,但隨即又意識到即使沒有名分,丈夫的情意與家人的信賴真尋都早已擁有,此時根本不差側室這個頭銜。
不論是妻子或母親,她都在真尋面前輸得徹底。聘真尋為側室,不過是她身為嫡妻最後逞強的威嚴與脆弱。
真尋理解倫子的挫敗,也適時踩住底線,沒有透露賢子的身世。她知道,有些事,必須一輩子深深埋在心裡。
但當道長真的病重到喪失求生意志時,倫子還是忍不住再次請來真尋。因為即使再不甘心,她也認清了真尋終究是道長在世上獨一無二的牽絆。
而剛歷經兩次喪女之痛的她,豁出所有,現在只求讓丈夫多留在她身邊久一點。
於是真尋來到道長床前,牽起那雙枯乾的手,娓娓道來一個名叫三郎的少年的故事。
故事很長,宛如一千零一夜,道長撐過一天又一天,眸中的神采逐漸點亮。
但宇治的奇蹟無法復刻,被病痛折磨已久的道長終於在一個清冷的雪夜溘然長逝。無獨有偶,太閣大人永遠的迷弟藤原行成也在同一天撒手人寰,彷彿約好了要在黃泉之途上攜手相伴。
文字與現實中的光之君皆已離世,真尋的故事才正要開始,兒時關押雀鳥的竹籠年久失修墜地,如同那掙脫束縛、飛向自由的心!
帶上矢志追隨的老僕乙丸,真尋此刻正如周明所言,以天地為桌案,在山林原野間自在書寫。
不遠處,雙壽丸率領一隊武者正要奔赴下一個戰場,達達馬蹄疾馳而去,揚起的塵埃在真尋漸濃的眸色中匯聚成風雲。
「天,要變了!」
---------------------------------------------------------------
短評:
邁入完結篇,讓人感到驚喜的還有彰子的蛻變。編劇將彰子的成長歷程描寫得十分完整,從文靜懦弱的女孩、開朗活潑的少婦,到如今沉著冷靜,輔佐弟弟賴通及兒子後一条天皇的太皇太后,彰子成為了如姑姑詮子般堅強的女院,穩定了政局及藤原家接下來數十年的榮華。
藉由承載著道長與真尋期望的彰子,這會不會在某方面,也算是編劇成全了真尋少年時想讓女子參政的希望呢?
而在全劇中作為稱職綠葉的道綱,和道長的互動還是那麼溫馨可愛。即使弟弟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閣權臣,兄弟鬥嘴時還是忍不住一把掐住道長的臉頰跟他撒嬌。而現在敢這麼做的人,大概也只剩下他一個了……
但最後一集驚掉觀眾下巴的還有賴宗與賢子超越“兄妹”的情誼!雖然當事人不知情,但才女賢子變身女版光之君和同父異母哥哥「有情人終成兄妹」的抓馬橋段,莫名很有源氏物語的風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