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母親的感謝,孝順要趁早,慈母的恩德太深重了!當嬰兒出生開始,母親的懷抱是唯一安睡的搖籃,母膝是孩子理想遊戲的地方,母乳是最美好的天然食物,母親的情愛是兒女的生命!餓了的時候要吃,母親馬上餵食;冷了的時候,母親馬上為兒添衣;做母親的人雖然自己餓了,要悉心把口中所含的食物吐哺子女。母親雖然自己感到寒冷,還是先把自己身上衣服脫下為子女披上。除了母親,誰願費那麼多心血來哺養?除了母親,誰願意盡心思來撫育?細想母親的恩德,正如無垠的蒼穹,了無邊際。如何展現對母親的感謝?偉大的 佛陀,教導我們真正的孝順,就是讓至親能修持佛法,能行種種善業。五月溫馨母親節正值海鱺的繁殖季節,母愛不分種族,就算生命再弱小,也值得被尊重。一隻成年的母海鱺腹中有高達300萬左右的魚卵,這幾年由於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失衡也讓海鱺難以產育下一代。敬邀大家一起來搶救海鱺媽媽腹裡的生命,致生命中偉大的「她」──全天下的母親,一份真摯有意義的禮物,長養慈悲心,令社會暴戾消弭、祥和增長、也祝福全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本文精彩章節:
1.從《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顯見對母親的感謝再多都不夠!
2.由經典教導孝順父母的五個方法,以對母親的感謝
3.對母親的感謝—盡孝報恩應在當下
4.參加「觀音山 2025母親節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是對母親的感謝最佳贈禮
你知道母乳是母親的血化成的嗎?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俗諺說:『兒肥母瘦』,這句話從母親對嬰兒哺乳,便可明瞭。」
上師在開示《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時,其中當阿難請示:「世尊啊!男人在世時,穿著衣衫,束著腰帶,腳穿鞋子,頭戴帽子,裝扮整齊莊嚴,一看就知道他是男人。而女人在世時,多愛塗胭脂抹面粉,或者在身上灑上幾滴蘭麝的香水,這樣的裝飾,就可以知道是女人身。可是現在人死了之後,皮肉脫落,骨頭乾枯,同是白骨一堆,教弟子們又如何能辨認得出是男是女呢?」
佛陀為阿難詳細解說:「倘若是男子,在世的時候,能夠進入伽藍寺院,聽善知識講解經文戒律,恭敬禮拜佛、法、僧三寶,因為有修行,所以死後骨骸顏色較白而且分量較重的,認出是屬於男人之骨。」
「至於世間一般的女人(在古代)因為見聞不廣,往往忽於理性,容易沉溺在情愛之中,把生男育女的事情認為是天賦的職務,而每當生下一嬰孩時,這嬰兒全都是仰賴母乳以養活生命,而乳汁是由母親的血所變成的,嬰兒從出生到斷乳,這期間總共要吮食八斛四斗那麼多的白色乳汁,乳汁中富含鈣質以供嬰兒成長所需,但也因如此母親體內的鈣質大量流失,所以容易憔悴,因此女人死後,其骨骸呈現黑色,而且在分量上也比較輕。」
或許有人認為古代的母親,以母乳哺育嬰兒,以致身體憔悴,而現代的母親,都是以牛乳哺育嬰兒,自可免於因哺乳而致憔悴。其實不然,餵食牛乳的嬰兒免疫力較弱,易於生病,母親照顧所耗費的心血,實有過之。
然而無論是以母乳或牛乳餵食嬰兒,總之,都是母親辛苦養大的,母親的恩德,無可比擬,實在太偉大了!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云:母親的十種恩德
第一恩,懷胎守護恩。
第二恩,臨產受苦恩。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
第五恩,迴乾就濕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
第七恩,洗濯不淨恩。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
第九恩,深加體恤恩。
第十恩,究竟憐憫恩。
孝順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但是現在社會中真正懂得孝順的人卻是越來越少,子女與父母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孩子對於朋友的感受總是很在乎,但卻忘了父母關愛的囑咐。
佛陀曾對阿難開示:「世間眾生雖然外表人模人樣,但內心卻愚昧無知,不但不會感恩圖報、孝順父母,對父母最基本的恭敬心也不存在。」如果我們只知道供給父母所需、讓父母吃飽穿暖,與養牛馬有何分別呢?
◆《長阿含經》中有記載孝順父母的五個方法:
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
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
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
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
五、養父母的慧,讓雙親有智慧,懂得關懷幫助身邊之人。
報答父母恩情,孝敬父母一定要有一分長久心,必須具最大耐心。孝敬父母的行為,不可因受到外力的影響而變異,因為孝行應是一個經常不變的工作,昨天是如此,今天仍然是如此,今後還是沒有絲毫改變。孝敬父母,不能因為環境和自己的情緒而有所改變。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古德云:「百善孝為先。」
偉大的 佛陀曾開示:「供養父母功德,等同供養一生補處菩薩」;「以堆積如須彌山高的財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報不如誠心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
佛陀教導我們真正的孝順,就是讓至親能修持佛法,能行種種善業。人生在世,往往會經歷不可預測的災難病苦,正因為無常,所以盡孝報恩應在當下。
【若父母已往生】
應該盡力為父母修福、超渡父母,願能承佛菩薩之加持庇佑,得度至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或將親人超薦至三善道。
【若父母仍在世】
應盡力以佛法利益他們,勸他們學佛、布施行善,為人子女的盡力為父母祈福!為其冤親債主修超渡法會,替父母與其冤親債主解冤釋結,令蒙佛力加持,得往生善趣。如此一來,方可保父母現世長壽無病。
孝行能帶來幸福安樂,而學佛之人首先要盡孝。孝順今生乃至多生父母,以此心靈充實,無愧無憾,進而推廣孝道,人心轉善,天下太平。
有位學士周裕家先生。有一天他在煮鱔魚,煮好之後,他打開鍋蓋一看,很詫異地發現,這一隻鱔魚的頭和尾,都在水的下面被煮熟煮爛了,而牠的肚子卻像橋一樣翹起來撐在水面之上,死狀非常的奇特。 周裕家見狀深覺好奇,就將這一隻鱔魚拿起來,把牠的肚子剖開一看,結果發現,這鱔魚的肚子裡面,滿滿的都是魚卵,這隻鱔魚為了保護牠的子女,寧可頭尾被烹煮,至死都不忘保護牠的子女,這一種偉大的母愛天性,令人聽了都鼻酸動容,不得不讚嘆偉大的母愛。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是一種吉祥的力量,無形中能夠幫助人生化消很多逆境,帶來改變命運的契機。所以,行孝就是最好的報恩行,也是最良善的力量」;
「搶救海鱺媽媽的保育放流活動,就是要表達對大自然,絕對的友善絕對的敬畏,發揮我們佛教徒平等大愛的精神,希望能夠孕育海洋生生不息。」
母愛不分種族,生命再弱小都值得被尊重!溫馨母親節將至,欣逢母親節,感恩全天下所有母親的付出與辛勞,同時也別忘記,包括動物的親情,也是真摯不假,動物也有牠們至愛的家人,請以同理心愛護生命。一同搶救將被宰殺烹烤的母海鱺及其腹中百萬生命,長養慈悲心,令社會暴戾消弭、祥和增長、疫情退散。
觀音山 2025母親節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
✦我要響應▸ https://www.fazang.org/wish/index.php?ID=1&e=41
資料來源: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