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ting 大哥周殷廷過去一年前往不同中學分享自己的奮鬥經歷。不收取一分一毫,純粹本乎對年青人的關愛走訪各間學校,非常有社會使命感。除了分享,更和師生合照,紀錄難忘一刻。新近年宵,有中學生希望 Yanting 大哥到場支持,他二話不說前來,親民得很。因為與青少年同行,最新單曲《離別時刻》也以中六畢業為題材,為應屆中學畢業生留下感懷與寄語。
《離別時刻》是周殷廷首次有份參與曲詞編監工作的作品。謂這首歌是他送給中學畢業生的禮物亦未嘗不可。歌詞以「青春」、「友誼」、「告別」、「成長」為主軸貫串。青春「充滿了夢想與激情」,「無論前方的路途多麼曲折,我們始終相信未來是光明的」,「手牽手,肩並肩」往前行。過程中,成就出「無價的珍寶」- 友誼。「友誼如燦爛星辰,照亮了我們的青春歲月」,也「見證了我們的歡笑與淚水,成功與失敗」。奈何時光飛逝,難免離別,「離別,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它讓我們明白,即使天各一方,友誼的連結也會將我們緊緊連在一起」。換言之,離別成就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離別的淬鍊,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每一次的離別,都是成長的契機。
詞中不乏校園片段的縮寫,如「班房笑聲,每日鐘聲給我聽。發夢卻是最清醒」、「週會太多,每日擔心給記過,訓導理論太囉嗦」。畢業在即,臨別依依,是不捨,是傷心,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歷練的機會,一種友誼的昇華,「若想起某天哭笑過,但別遺忘我,照片中仍能相聚過」、「無論幾次闊別過,這約定仍似最初。重聚時刻定更堅壯,若想起某天的過往,在任何情況,要記得來年相聚過」。今天「良朋密友」的分開是為了「明日再會校門口」,雖「流落各地」「分開奮鬥」,但「緣份未走」。整首詞偏向樂觀積極正面看待中學階段的「生離」,勸勉年青人「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感恩每一份真摯的情誼」,十分勵志。
MV 方面更見心思。周殷廷等於用三分多鐘製造了一個回憶收納盒,將本年度來自不同中學的畢業生的珍貴回憶及感受盛載起來,跟大眾分享。一幅幅師生、同學合照,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都是有血有肉。一段段感言,皆發自內心的真誠,教人動容。Yanting 大哥在 Instagram 分享一個未有收入 MV 中的故事,兩位女生在 11 歲相識,轉眼七年過去,二人都告別中學生涯。其中一人曾想過自殺,被好姊妹從輕生邊緣拉回來。近年青少年自殺問題相當普遍,Yanting 大哥藉新歌把這些小故事帶出,很能喚起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關注,大眾對青年學生亦容易多一份體諒與關懷。
由《三生有幸》到《阿修羅》再到《離別時刻》,題材多樣,曲風不千篇一律,既從個人體驗覓靈感,也探索人性的光輝與陰暗,周殷廷確實是有思想深度的一位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