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國王布洛瓦的史蒂芬

英格蘭國王布洛瓦的史蒂芬

柯達-avatar-img
發佈於不列顛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布洛瓦的史蒂芬(Stephen of Blois)出身自布洛瓦伯爵家族,是法蘭西王國顯赫的貴族之一(其兄香檳伯爵提奧巴德二世[Theobald II]所開創的香檳-布洛瓦家族更是後來法蘭西王國盛極一時的外戚世家)。史蒂芬在年幼時,父親布洛瓦伯爵史蒂芬二世(Stephen II, Count of Blois)就過世了,與當時的貴族不同的,史蒂芬並沒有被送往親戚家受教育,而是由其母親阿黛拉(Adela)親自教養長大。在阿黛拉的安排下,考慮到長子"頭腦簡單的"威廉(William the Simple)腦子……有點簡單,所以透過婚姻使之成為敘利伯爵,而將史蒂芬二世留下的布洛瓦伯爵與沙特爾伯爵則交給其次子提奧巴德繼承(後來提奧巴德更透過婚姻取得香檳伯爵之位)。而史蒂芬雖沒能繼承父業,但被阿黛拉送往其舅舅英格蘭國王兼諾曼地公爵亨利一世(Henry I)的宮庭之中。至於其幼弟亨利(Henry)則被送入克呂尼修會中學習。

raw-image


由於長年待在亨利一世的宮庭之中,因此史蒂芬深深地受到諾曼王朝的影響。史蒂芬被派往亨利一世的宮庭服務,參與了亨利一世對抗法蘭西國王與敉平領地內動亂的戰爭,他也因此受封為騎士。此後,更因屢立戰功,而得以受封領地,以後更累次加封,使之在英格蘭東南部領有廣大封邑。甚至到了1125年,亨利一世出於諾曼王朝的戰略需求,安排史蒂芬與布洛涅女伯爵瑪蒂爾達一世(Matilda I, Countess of Boulogne)成親,使之取得布洛涅伯爵的大位,以鞏固諾曼王朝在法蘭西東北部有一強有力的盟友。

1120年,史蒂芬臨時決定離開白船,另外尋船渡海,使之與死神擦身而過。白船船難使得亨利一世的獨子"顯貴者"威廉不幸溺死,迫使亨利一世設法冊立其女瑪蒂爾達(Matilda)為王位繼承人。不過亨利一世的這項安排並不受諾曼-英格蘭貴族所喜,因此當1135年亨利一世死後,諾曼-英格蘭貴族便產生異志。與此同時,史蒂芬也不失時地在時任溫徹斯特主教的弟弟亨利幫助下,聯合教會與不滿的貴族,迅速前往渡海,於12月22日加冕為英格蘭國王。然而史蒂芬的奪位之舉,讓擁有王位繼承權的瑪蒂爾德大為不滿,經過幾年的準備,瑪蒂爾達終於在1139年獲得足夠的軍事力量以渡海向史蒂芬奪回王位,英格蘭內戰由是展開。

經過連年的僵持的戰爭,瑪蒂爾達一派終於在1141年4月於林肯一戰中取得莫大的勝利。史蒂芬在這場戰役中為亨利一世的私生子格洛斯特伯爵羅伯特(Robert FitzRoy, Earl of Gloucester)和切斯特伯爵拉努爾夫‧德‧吉農(Ranulf de Gernon, Earl of Chester)所俘,瑪蒂爾達似乎已要將英格蘭王位奪回手上。雖然如此,史蒂芬派卻不願屈服,他們在王后布洛涅的瑪蒂爾達領導下堅持作戰,並在9月的溫徹斯特戰役中,將局勢逆轉,一舉俘虜了瑪蒂爾達派的主力戰將(其中包括格洛斯特伯爵羅伯特),瑪蒂爾達因而被迫將史蒂芬釋放,以換回格洛斯特伯爵羅伯特。1142年12月,史蒂芬的軍隊將瑪蒂爾達包圍於牛津,插翅難飛的瑪蒂爾達趁大風雪時,穿著白衣,才勉強逃到至安全地帶。經過這幾次失敗的戰役,瑪蒂爾達已知奪位無望,因此與史蒂芬議和,罷兵返回安茹。

然而史蒂芬並無法安然統治英格蘭王國。1153年,瑪蒂爾達的兒子安茹伯爵亨利宣稱自己擁有王位繼承權,因此率領軍隊登陸英格蘭。雖然史蒂芬一再地將亨利的軍隊擊敗,但由於缺乏決定性的勝利,使得戰事無限拖延,因而迫使雙方開始考慮議和。就在此時,史蒂芬的妻子和長子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四世(Eustace IV, Count of Boulogne)先後離世,而蘇格蘭人又趁此良機與安茹人南北應和,讓史蒂芬更加厭戰。於是在經過幾場無關緊要的戰鬥,史蒂芬正式與亨利達成協議:史蒂芬繼續擔任英格蘭國王至死,死後王位則由亨利繼承。1154年10月25日,史蒂芬死去,安茹伯爵亨利於是依照前約即位為英格蘭國王,從而開創了英格蘭王國的金雀花王朝。

avatar-img
柯達的歷史頻道:Gasta Marcus Hobbitia
6會員
91內容數
這一個以講述歷史為主的網站 本站關注的歷史議題大多十分特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琉球王國第一尚氏王朝動盪未定的時代,百度踏揚作為王女,注定了她的一生將與權力與背叛糾纏。從政治聯姻的犧牲者,到叛亂風暴中的關鍵證人,再到王朝更替後隱退鄉野的孤影,她的一生映照出琉球王國初期血雨腥風的歷史縮影。透過百度踏揚的命運,我們得以窺見15世紀琉球政局的深層動盪與王朝興衰的無情。
弗蕾迪絲‧埃里克斯多蒂爾是十世紀末至十一世紀初著名的北歐女性探險家,她以無畏的性格與極具爭議的行為著稱。作為「紅」埃里克的女兒與「幸運的」萊夫‧埃里克森的姐妹,弗蕾迪絲參與了北歐人對新大陸文蘭的早期探險,不僅展現了罕見的英勇,也因一樁血腥的背叛事件而身敗名裂,成為北歐傳說中極具戲劇性的歷史人物。
拜《世紀帝國2》與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本色》所賜,威廉‧華勒斯成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然而關於他的種種史實,卻未曾被正確的認識。歡迎點擊本文,來一窺這個既熟悉,卻又陌生的人物。
在琉球王國第一尚氏王朝動盪未定的時代,百度踏揚作為王女,注定了她的一生將與權力與背叛糾纏。從政治聯姻的犧牲者,到叛亂風暴中的關鍵證人,再到王朝更替後隱退鄉野的孤影,她的一生映照出琉球王國初期血雨腥風的歷史縮影。透過百度踏揚的命運,我們得以窺見15世紀琉球政局的深層動盪與王朝興衰的無情。
弗蕾迪絲‧埃里克斯多蒂爾是十世紀末至十一世紀初著名的北歐女性探險家,她以無畏的性格與極具爭議的行為著稱。作為「紅」埃里克的女兒與「幸運的」萊夫‧埃里克森的姐妹,弗蕾迪絲參與了北歐人對新大陸文蘭的早期探險,不僅展現了罕見的英勇,也因一樁血腥的背叛事件而身敗名裂,成為北歐傳說中極具戲劇性的歷史人物。
拜《世紀帝國2》與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本色》所賜,威廉‧華勒斯成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然而關於他的種種史實,卻未曾被正確的認識。歡迎點擊本文,來一窺這個既熟悉,卻又陌生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