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如何上車下車,只希望現在已經是三年以後。
avatar-img
一字橘

忘了如何上車下車,只希望現在已經是三年以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傍晚的六點以後,天色依然清醒,為了某件事必須出一趟門。向晚的街心與我的心事都搭上了同一班的公車,而且坐在一起,想想我仍然是有人陪的。下了公車,還好我的方向感沒有完全生鏽,比較訝異的是才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天空與我的喟嘆竟是一樣的灰暗。


人生與世事的轉變一樣是同理可證的。


今天阿另一直陪著我,她的訊息量像一個經由午后日曬的躺椅,讓我依靠著;只是睡意一直失踪,倒是心碎的眼淚成為腳底下的一條新鮮的河流。她一會兒是贊同我的決意,一會兒又勸我回到原來的地方和同一個笨蛋看著下午四點的窗光。


我太過鉚釘,不適合與生物長期擁抱。我可以表態著關於自己迷路的次數已經非常森林了嗎?那些明細體的排列組合讓我暈車,讓我需要醫療,讓我變成咳出了撒旦的一管煙囪。親愛的,我將我自己丟掉可以了吧?


寧願任思念削薄著每一吋的呼息,帶著形狀不一的傷蹣跚而行,這也算是求了一個痛快。我適合與自己的偏執結婚,並且至死不渝。我最大的善良就是在你沒追上我之前,就先化開了自己。如果我尚有體積,你的心就會頻繁於坍方。


回到家才七點半。這一個多小時是來到西寧南路的一間佛寺,娘就在裡面參與佛事,而且和去年的場景是一模一樣啊,可是去年的我只覺得在等待的過程中感覺到腰的傷心,而現刻的我多麼希望一覺醒來就是三年以後啊!


avatar-img
一字橘
81會員
167內容數
想來就來,不必帶酒。經過或是誤入或是非來不可的,請至更衣間的淋浴間,先潑濕自己,這樣比較詩,謝謝,但未必要合作,不聽話又不配合的,更像一首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字橘 的其他內容
走在微濕的柏油路上,上坡的那段路是為難了人生裡的幾分鐘,其實最常為難自己的還是自己吧。下著涼涼淡淡的細雨,眼前的山色像是經由反芻的墨澤,意在言外的表情是我在面對難過時的一種唱腔。奔喪,是從一個地方再到另一個地方,像是在轉機,但我的機翼遍布著不快樂的苔蘚,還是早就做好了準備,所以缺少了相貌堂堂的傷
一字橘沒辦法看到各位給我的回覆了,從昨晚到現在,方格子欺負我啦!坐在地上踢腿大哭。無語問蒼天啊!))))
想寫點什麼但不知道要寫些什麼。先在書桌上翻滾吧,這裡倒是空無一人,只有幾根漂流木在一旁裝模作樣,長得很像我抽屜裡的鋼珠筆。沒多之前我就是拿著鋼珠筆在塗鴨的,也剛好在等著某個人,等待的空白處我能扶植一朵花,這朵花卻沒有碧空如洗般的左心房。 還在期待著一首詩來搖一搖我的鞦韆,在一首詩的面前,我
走在傍晚的街道,天色與我的心事都是鴉青色的,這是個不快樂的視覺感受。右腳有點疼,因為很在乎所以痛覺才能夠生存。緩慢地行走,心底複誦著下樓之前的一段對話,其實也不太能理解一邊墜落又一邊結冰,怎麼可以同時進行卻沒有違和的感覺。 我喜歡收信,有人拒絕收信。親筆所寫的每個字都能還原執筆人的眉形,以
其實也不知為何,為文的當下或是閒散的漫聊,都會想要來點李白,與我互動頻仍的格友們一定知道李白與我私交甚篤(但李白他說:一字橘從沒問過我的意願欸)確實,這份跨越千年的對飲,不過是單方的任性,但那又何妨呢,一旦是我所認定的人或事或物,就是緊緊地攢在心頭尖上,不離也不棄。 只記得當時一首《將進酒
時常想寫點什麼,文字來了又隨之散逸,它渴望被安頓被完善的儲蓄。雜沓的日子與雜沓的光陰,讓我忽略了可以與自己掏心掏肺的時機。 可曾認真的細數著所有的遺落呢?那關於微小的得失,關於無藥可治卻需要被好好對待的執念。「拖延症」這三個字和我站在一起,多數人會相信我們有親緣關係,被曠野撕碎了的冷風是粗
走在微濕的柏油路上,上坡的那段路是為難了人生裡的幾分鐘,其實最常為難自己的還是自己吧。下著涼涼淡淡的細雨,眼前的山色像是經由反芻的墨澤,意在言外的表情是我在面對難過時的一種唱腔。奔喪,是從一個地方再到另一個地方,像是在轉機,但我的機翼遍布著不快樂的苔蘚,還是早就做好了準備,所以缺少了相貌堂堂的傷
一字橘沒辦法看到各位給我的回覆了,從昨晚到現在,方格子欺負我啦!坐在地上踢腿大哭。無語問蒼天啊!))))
想寫點什麼但不知道要寫些什麼。先在書桌上翻滾吧,這裡倒是空無一人,只有幾根漂流木在一旁裝模作樣,長得很像我抽屜裡的鋼珠筆。沒多之前我就是拿著鋼珠筆在塗鴨的,也剛好在等著某個人,等待的空白處我能扶植一朵花,這朵花卻沒有碧空如洗般的左心房。 還在期待著一首詩來搖一搖我的鞦韆,在一首詩的面前,我
走在傍晚的街道,天色與我的心事都是鴉青色的,這是個不快樂的視覺感受。右腳有點疼,因為很在乎所以痛覺才能夠生存。緩慢地行走,心底複誦著下樓之前的一段對話,其實也不太能理解一邊墜落又一邊結冰,怎麼可以同時進行卻沒有違和的感覺。 我喜歡收信,有人拒絕收信。親筆所寫的每個字都能還原執筆人的眉形,以
其實也不知為何,為文的當下或是閒散的漫聊,都會想要來點李白,與我互動頻仍的格友們一定知道李白與我私交甚篤(但李白他說:一字橘從沒問過我的意願欸)確實,這份跨越千年的對飲,不過是單方的任性,但那又何妨呢,一旦是我所認定的人或事或物,就是緊緊地攢在心頭尖上,不離也不棄。 只記得當時一首《將進酒
時常想寫點什麼,文字來了又隨之散逸,它渴望被安頓被完善的儲蓄。雜沓的日子與雜沓的光陰,讓我忽略了可以與自己掏心掏肺的時機。 可曾認真的細數著所有的遺落呢?那關於微小的得失,關於無藥可治卻需要被好好對待的執念。「拖延症」這三個字和我站在一起,多數人會相信我們有親緣關係,被曠野撕碎了的冷風是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