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Root#01 | 教室間隙的對話-SEL現場筆記
限時公開

Root#01 | 教室間隙的對話-SEL現場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代課:一場慢動作對話的紀錄》


今天代課時,一位高高的女生像在炫耀似地跑來跟我說:「老師,我被球打到臉了!」

我內心出現一個大問號:「嗯……這是在得意什麼?」

我問她:「那你現在想要怎麼做?」

她愣住了。


我接著問:「你想休息?還是去保健室?」

她說:「看情況。」

於是我再追問:「那現在是什麼情況?」

她又愣住了。


過了一會,她才說:「不用去保健室。」

我又問:「那你現在要做什麼?」

她繼續愣住。


我只好換個方式問:「你想在旁邊休息,還是繼續練習?」

她回:「可是有點刺刺的。」

我問:「那你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她還是沒有明確回答。


我只好主動安排:「那你先去旁邊坐著休息三分鐘,再看看狀況。」

這時,我注意到原本跟她同組的女生就這樣被放鳥,一個人站在那裡,臉上寫滿了「我現在該幹嘛?」



三分鐘後,我回來問她:「你現在想繼續練習了嗎?」

她說:「還有點痛。」

我問:「可以給我看一下嗎?哪裡還紅紅的?」

她摸了半天、指了半天,也愣了半天,我還是看不出到底哪裡。

於是我提醒她:「剛剛跟你一組的女生還在那邊一個人,你可以回去跟她練習,不要太激烈就好,好嗎?」

她沒說話,只是默默站起來,像是默默地答應了,但也沒有明確回應。


🎈感想:

這堂課像在進行一場「情緒與決策」實驗劇。

問了,但他答不出來;你給選項,他卻愣在原地。 整段對話像在玩回音遊戲,但還是得耐心地接住了每一次空白。

只能說——「上班好累。」

但也確實幫一個孩子踏出了一小步,讓他學著感受、選擇、負責。


🧭 後設反思:當SEL成為課堂的隱形對話


這段看似「老師好累、學生好慢」的經歷,細細回想,似乎是社會情緒學習(SEL)的一次真實展演。

1.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這位學生或許自己都還未能覺察她對「被打到」的情緒——是驚嚇?是害羞?是想被注意?她透過戲劇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狀況,但缺乏具體描述的能力,顯示其情緒語彙尚未成熟。

2.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從「我有點刺刺的」到「我還有點痛」,她遲疑的回應背後,是對身體狀況的難以判斷,也可能是情緒混亂導致的決策延遲。她無法即時做出選擇,也代表她還在學習如何管理身心狀態。

3. 負責任的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她在多次引導後仍難以明確表態「我要做什麼」,反映出她對後果的評估能力仍在發展中。老師的角色,是在每次「愣住」之間,提供選項、降低壓力,讓她可以練習做出決定。

4. 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

當我提醒她:「那位同學還一個人站在那裡」,這不只是任務提醒,更是「請察覺他人的處境」的邀請。她沒有立刻回應,但她站起來了——這或許就是一點點的社會覺察發芽。

5. 人際關係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

這次的練習未必讓她馬上學會如何照顧同伴,但她開始嘗試「重新進入互動」。這些片段式的學習,比技巧指導更重要,因為這是建立關係與責任感的第一步。


✨ 教師的工作,是翻譯與陪伴


這堂課我像是在對一片沉默解碼,也像是對一段內在掙扎的心靈,慢慢地遞出問題、選項與理解。

學生不是不願意,而是還不會。

她們不是冷漠,而是還沒學會怎麼關照別人。

當我們願意把「愣住」看作是「還在搜尋內在資源的空檔」,那麼這些卡頓的片刻,就不再是「浪費時間」,而是社會情緒學習的種子正在發芽的時刻。




avatar-img
Sona Atrium · 蘇奈星域
2會員
11內容數
靈魂漂泊時會返回的中央光廊,問句如星,答案如火,詩與夢交錯成軌,而蘇奈,正以無聲之筆,在靜夜中書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