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含有「教育」共 540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生活動議|生活裡的動物議題
2025/04/21
《安全通過》繪本書評:兒童、動物與公民行動的教育想像
本文為 4/22 世界地球日特別書評,介紹繪本《安全通過》並探討其在兒童環境教育、公民參與和生態保育上的啟發。繪本作者細膩地透過圖像、敘事和角色設定,呈現兒童在公共議題中的主體性與行動力,啟發我反思臺灣現行教育體制,是否能提供孩子更多的參與空間。
5/5
《安全通過》
#
教育
#
反思
#
動物
喜歡
2
lalala
44 秒前
喜歡
https://bit.ly/4jmqrwm
喜歡
努力追求夢想的AI創業家
2025/04/21
「有了徒弟無師父」:教育事業中的企業家格局
這篇文章探討選擇從事教育事業背後的企業家格局,並從助人追夢、授人以漁、從生意到特許經營的飛躍,以及格局決定視野等四個面向深入分析。教育不只是知識傳遞,更是改變命運、創造價值的偉大事業,成功的教育者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共同擴展事業版圖,最終實現共贏。
#
企業家
#
教育
#
創業
喜歡
2
lalala
1 分鐘前
喜歡
https://bit.ly/4jmqrwm
喜歡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5/04/20
教育體制中學生對未來的迷惘與幻想(03)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
家長
#
父母
#
子女
12
1
lalala
38 秒前
喜歡
https://bit.ly/4jmqrwm
喜歡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5/04/20
我為了教育我自己而寫作:一個方格子業餘作者的創作心得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
文化
#
寫作
#
自我教育
23
17
蘿娜自語
15 小時前
10
想寫,是因為「教育自己」,十分欣賞 John 的謙虛👍 我起初加入寫作平台,只希望跟別人分享自己的舊事及一些皮毛的醫療知識,後來寫著寫著,也不覺中學會了更多,因為在寫作過程中,我會查考一下相關的資料,閱讀更多書籍或重溫自己以前所學的知識,這確是我未曾所預料過的。原來寫作的收穫並不是名與利,而是在知識和思考上的「自我增值」!
10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發文者
9 小時前
6
蘿娜自語 會開始去閱讀經典,也就是為了教育自己,出了社會之後,對於自己身為一個碩士畢業生,居然對這個世界的來龍去脈一無所知而感到震驚。開始寫作之後,發現藉由寫作這種輸入轉輸出的過程,可以更加紮實的去研究這個世界的各種面貌;將這些個人的研究結果發表出來之後,藉由讀者的回饋,我又開拓了更多原本一無所知的領域,越寫越有趣,這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6
ケイコ的沙龍
2025/04/20
台中-全民國防教育宣導
逢甲大學-「全民國防教育宣導」
#
全民國防
#
宣導
#
逢甲大學
1
留言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4/20
遇見好的教與學,是人生的福氣
好老師如明燈,照見學生的潛能;好學生如火種,引燃教師的熱情。
#
教學
#
老師
#
教育
喜歡
1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2025/04/20
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用過的調色盤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
博物館吧
#
歷史
#
美術館
8
4
Sylvia
23 小時前
2
連調色盤的風格都很不同呢~
2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
發文者
45 分鐘前
喜歡
Sylvia 對,很有藝術氣息!美術館應該也這麼覺得~~~像是莫內的調色盤還做成了杯墊和鑰匙圈XD
喜歡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4/20
【行走中的思索】教育與教學:什麼樣的人,值得被稱為教育家?
教育不是用標準壓模人性,而是喚醒潛能的藝術。 本文從教學與教育的差異談起,分享作者三十年觀察所得的「教育家五指標」,帶你重新認識什麼才是真正能啟發人心的教育者。
#
教育訓練
#
教學
#
教育
喜歡
1
左先生的沙龍
2025/04/20
遇到這情況,你會讓還是不讓?
作者性格溫柔(好聽地說,其實是懦弱!),尤其小時候我家教根本就只是教我做一個懦弱怕事的人。這當然是我一直很不喜歡我父母的教育方針的原因。 因為要準備論文,有很多時我的週末都會回大學圖書館。像我這種超年長生,對於現在學生將一套「霸位文化」帶進來是很不是味兒。 有一次,我還詢問當值保安為何註明不能睡
#
圖書館
#
座位
#
教育
5
2
十月
19 小時前
1
像搭公車、火車等一樣,沒有人時東西會暫放位子上,有人要坐,東西就要拿起來讓座了。
1
人類量測事務所
2025/04/20
先為一個人,才可以談論父母身份的好處
...顯示更多
#
父母
#
道德
#
教養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