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6 日 Moody’s 將美國主權評級從 Aaa → Aa1
- 為何重要?
- 這是三大評級機構最後一個把美國拉下「三 A」的——2011 年 S&P、2023 年 Fitch 都已降過;至此美債正式告別全球清一色 Triple-A 時代。
- 評級機構給的三大理由
- 債務體質惡化:聯邦債務/GDP 已破 120 %,且在赤字常年 > 6 % GDP 的情況下還在爬。
- 財政與政治失靈:債限談判年年上演「臨門一腳違約」戲碼,削弱及時還款信念。
- 長期利率抬升+社福支出膨脹:把債務可持續性推向極限。
- 歷史參考
- 2011 年降評後 10 y 美債殖利率 5 日內跌 37 bps;2023 年 Fitch 事件跌 19 bps——股市賣壓 × 避險買債 的組合往往壓倒初期被動賣壓。
- 市場當下結構
- 保險/退休基金:內規規定「AA 以上權重」→ 必須先賣出長債再重配,形成開盤被動賣壓。
- CTA 量化空倉:上週五 10 y 期貨淨空倉已在 6 個月高檔;開盤若續噴,很快進入多空回補臨界點。
- 套利資金在等流動性缺口:期現基差被拉到 +1.3 σ,通常隔日盤中開始收斂。
以下給有在操作美債的一點點劇情推演
- 基準情境:週一 5 月 19 日開盤後,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先上衝 3–7 bps(被動賣壓+恐慌情緒)。若股市賣壓擴大、避險買盤回流,盤中有望回落到週五尾盤附近 4.45 %–4.50 %。
- 兩大反轉觀察點
- 現貨股票市場 VIX 若站上 18,且金融股相對 S&P 500 跌幅擴大 → 避險買盤重返債市、殖利率回落。
- 3-m/10-y 殖利率曲線若在開盤時陡峭化超過 4 bps,隨後快速收斂 → 錯價被套利、殖利率下行。
- 被動再平衡賣壓:保險與養老基金的 AA 以上權重模型被迫減碼長債,開盤首 30 分鐘現貨大量拋售。
- CTA / 量化追勢:週五午後殖利率觸 4.49 %,短週期趨勢模型維持空單,開盤若再破高會加碼。
- 避險資金暫停進場:2011 與 2023 降評前例讓部分長線買家先觀望;可用日圓、黃金是否同步走強判斷避險買盤有無啟動。
為什麼盤中可能回落
- 歷史經驗:2011 S&P、2023 Fitch 降級後,10 年券在 5 個交易日內都低於事件日收盤,因為「股弱→買債避險」力量壓過初期賣壓。
- 資金結構:美債仍是全球最主要抵押品;若 VIX 抬頭,保險與退休基金會回補長債鎖利。
- 錯價套利:週五尾盤 10-y / Ultra 期貨基差擴大到月均 +1.3 σ,套利帳戶通常隔日盤中進場,推動殖利率下行。
交易策略與風險控管
- 債券期貨短空者
- 週一開盤前提高保證金。
- 開盤 15–30 分鐘若殖利率衝高,逢低回補一半;回補均價再升 5 bps 停損、升 10 bps 全停損。
- 核心風險:恐慌加劇、10-y 殖利率突破 4.60 %。
- 現貨多頭(TLT、IEF 等長債 ETF)
- 以「+5 bps / +10 bps」分批掛買。
- 殖利率回落至週五收盤 4.45 % 時先獲利了結一半。
- 核心風險:股市大漲、風險情緒迅速恢復。
- 觀望新手
- 先觀察錯價形成與修復,不下場做期貨;寧可錯過也不要被掃出場。
重點觀察清單
- CME 10-y Note 與 Ultra-Bond 期貨的量價變化。
- VIX 指數與金融股 ETF(XLF)的相對強弱。
- 美元指數(DXY)與日圓走勢──美元若走弱、日圓走強代表避險情緒升溫。
- 美國財政部現金餘額(TGA)──若快速收斂,短端供給壓力減輕。
- 美國政壇放風任何削赤或折衷方案,都可能加速殖利率回落。
可能意外情境與對策
- 美國財政部臨時宣布大型長債回購 → 殖利率迅速下殺 ≥ 10 bps → 空單全部回補並轉多。
- 中東或烏克蘭局勢惡化 → 殖利率跳空下跌 → 提前掛低價買回空單或直接追多。
- 聯準會官員放鷹、暗示為對沖財政寬鬆需再升息 → 殖利率衝破 4.60 % → 視為新上行趨勢,空單續抱並加大保證金。
最後提醒
- 降評本身不改變美債實質還款能力,但會觸發合規與風控模型的被動買賣,造成短期錯價。
- 「人踩人」階段的特徵是成交量暴增與殖利率波動放大;若見量縮、波動降溫,代表錯價修復進尾聲。
- 沒有期貨經驗的小資族,僅觀察即可;錯價套利需充足槓桿與保證金,否則容易被掃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