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MacBook Air M4值得買嗎?』
相信從2025年3月5號正式發表後,就一直有各大媒體、KOL前俯後繼的下這個標題,『MacBook Air M4值得買嗎?』
而我的答案,值得。跟大家分享使用2個月一般用戶的使用心得,沒有各項細緻的評測,以自己的購買需求,與一般使用者的解度出發。
本篇無業配,如果蘋果想找我業配,那將會非常歡迎!
----可利用左側目錄跳轉頁面----
購買規格
看了幾部評測影片,就決定買丐版(最基礎的版本),以我的使用情境就已綽綽有餘。
(下方『使用心得』章節會分享與MacBook Air 2015、MacBook Pro 2020的比較)
尺寸
13.6寸
處理器
10 核心 CPU、8 核心 GPU
記憶體
16GB
儲存裝置
256 SSD
電源轉接器
30W USB-C 電源轉接器
顏色
銀色
規格選擇分析
以下分析建立在不浪費系統資源、有預算的條件下進行,應適用於大部份的買家
尺寸
13寸是更便攜的尺寸,同時如果家裡有外接的螢幕、外接鍵盤,建議可以買13吋的,使用上可以以外接螢幕為主,若桌面空間有限,也較不會擋到外接螢幕,同時在外出使用時,在重量上,攜帶上都更輕盈方便。(13吋比15吋輕了270g,一台iPad mini 293g,相當於少帶少帶一台iPad mini出門)
除非是家裡僅有這台筆電,又沒有外接螢幕,再來考慮需不需要買到15吋。
處理器
除非有特殊的跑圖表,玩遊戲需求,才需要選到10核心GPU,否則一般日常文書、上網使用,標配8GPU就夠用,不需特別花錢升級。
記憶體
標配的16GB,以文書使用來說也是綽綽有餘。
不過當初購買時確實也擔心未來在AI算力時,使用上會不會逐漸負荷不了。我後來查了一些文件,除非是有要train語言模型使用方式,或是大量的文件、檔案同時開啟、開非常非常多的網頁分頁,有上述的使用狀況時,可以再考慮升級。不然通常RAM還沒到吃力的時候,已經想換電腦了。
儲存空間
選擇之前,可以先看看自己手邊的電腦目前使用多少的空間,通常來說,如果只存放文件在本機,沒有存遊戲或軟體,256GB就夠存放。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公司的電腦存放2年文件,Excel、Powerpoint、Word檔、PDF檔每一兩天就會新增,我也幾乎沒在整理電腦檔案沒再刪除檔案,2年下來也不過50GB,而且這是用的很奢侈的情況下的結果,給大家參考。
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SSD建議存放到75~80%滿,超過的話會影響使用的效能。所以如果買256GB,建議存放檔案控制在200GB左右,可以保持電腦的效能運作。
(主要是因為SSD 為了保持速度,需要有足夠「空白區塊」來寫入與調整資料。當空間快滿時,系統需要花更多時間做「清除 → 重寫」的操作,造成效能下降。)
而且大家也可以善用行動硬碟,相較之下空間便宜又能移來移去,不受電腦設備限制,或是使用雲端空間,不同裝置共同存取更方便,價格也相對便宜。
但若有存放影片、軟體、遊戲的需求,講求最快速的存取使用,那儲存空間就可以買512GB、1TB、2TB,確保足夠的使用空間。
電源轉接器
MacBook Air M4最高可支援到70W左右的充電電流,就看有沒時效的要求,有的話可以加價700塊升級。如果是買512 SSD以上的規格就會標配70W(或35W 雙 USB-C 埠,二選一)的充電頭。
顏色
如果想要最能代表2025年MacBook air的顏色,選天藍色。
如果喜歡歷久不衰,最能代表蘋果MacBook的顏色,選銀色。而且指紋最不明顯!!
午夜色,我去現場看了展示機,仍然會沾指紋,有潔癖的人會受不了,沒潔癖再考慮。
使用心得(與MacBook Air 2015、MacBook Pro 2020比較)
手邊有兩台使用比較久的MacBook可以做簡單的比較心得
MacBook Air M4 vs MacBook Air 2015
- 性能效能部分,可想而知絕對是大大幅度的升級,光開機、開網頁就非常有感,不用跑分測試都感覺出來的差異。
- 外型設計上,我更喜歡MacBook Air 2015的楔形設計,拿起體感更舒適輕鬆(雖然2015的MacBook Air 重了110克),摸起來也更圓潤,查了下資料從M2的MacBook Air後就改成現在的外觀,實在可惜。
- 連接阜跟充電,在USB A逐漸被汰換的趨勢下,type-C的充電孔確實更加方便,尤其像我買了新的外接螢幕(可參考這篇),可以直接插type-C邊投影邊充電,一條線搞定,桌面也更少煩人的線。
但如果還有一些舊型USB A的有線滑鼠或是USB隨身碟,這時候舊款的Air就有更好的相容性,但畢竟趨勢還是type-C,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改動。 - 螢幕解析與面板色彩,這點升級特別有感,以前用2015的Air,眼睛比較容易疲勞,猜測跟現在新的面板技術『Liquid Retina 顯示器』有很大的關係,同時在亮度以及解析度都更精準,這點非常加分。
- 鍵盤手感與鍵盤表面,這點我覺得M4做得非常好,我摸過的Mac也不少台,這代的回彈是我最喜歡的,回饋的感覺恰到好處,2015我覺得也非常不錯,只是他的鍵盤佈局比較寬闊些(鍵帽間的距離比較遠),新的因為距離更近,移動的位置更小更加分。
MacBook Air M4 vs MacBook Pro 2020
- 性能效能部分,使用上也是有感的加快,兩台都是RAM 16 GB,仍能感受到開啟文件、網頁、檔案的加速,如果還有較舊的MacBook Pro機型,常常因為運作慢導致情緒不好,確實可以考慮升級,會蠻有感。
- 外型設計上,我覺得沒有太大差別,但重量Air真的有感覺更輕便(少了160克),移動上更輕巧。
- 電量供應上,Pro真的明顯的感受到不足,當然因為長使用時間導至電池損耗,Air的電量真的有感提升非常多,不會再有電池焦慮,我可以帶出門直接不帶充電器也不會擔心沒電,Pro是我帶出門只要超過半天,我一定會帶充電器XD
- 連接阜跟充電,Pro絕對更充足,even 2020年的Pro都有四個 Thunderbolt的孔,雖然現在的Air有兩個孔也沒有不夠用就是了。
- 鍵盤手感與鍵盤表面,這點我絕對要大力的說是非常有感的差異,我很不喜歡Pro的鍵盤薄薄的感覺,而且回彈的手感也不喜歡。另外我這代的Pro有觸控列,非常容易誤觸,一下不小心按到選字、一下按到esc,非常惱人。鍵盤在這兩台間的比較,我毫無疑問會選Air。
其他心得
還是要講鍵盤,這代的鍵盤上是『霧面』處理,這代之前都是『亮面』,所以看過去鍵盤都會油亮油亮,這帶因為是霧面,看過去非常乾淨的感覺,也因為是霧面處理,我覺得打字起來更有摩擦力,我挺喜歡那股摩擦力的,會更愛打字。如果是有潔癖的朋友,這『霧面』的處理方式,你一定會喜歡。
當時買完MacBook Air M4後,有在考慮要不要買保護套,後來擔心影響散熱作罷,但如果對於自己保護電腦的能力沒那麼有信心,可以加購apple care,或是就買個原廠可加購的保護套,至少經過原廠認證會比較放心,如果真的出事原廠比較有機會受理(應該?)
總括來說,我非常喜歡這台電腦,性能上、攜帶上我覺得都十分符合期待,一台好用的生產力工具,是會讓你很喜歡使用它,這台電腦完全有符合這樣的需求,如果你也還在觀望,這台真的可以認真考慮購入。

霧面鍵面,不會有指紋
懶人包價格查詢
MacBook Air M4 最基礎版本(13.6吋、10核心CPU、8核心GPU、16GB RAM、256G SSD)
MacBook Air M4 512GB RAM 24GB 版本(13.6吋、10核心CPU、10核心GPU、24GB RAM、512G SSD)
MacBook Air M4 512GB版本(13.6吋、10核心CPU、10核心GPU、16GB RAM、512G 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