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北摩鹿加八色鶇 North Moluccan Pitta
別名:/常見度:特定地點容易見
保育狀態:無危
首次發現地點:Ekor
出沒生境:在潮濕的低地和山地森林
首次發現日期:2025 04 17
叫聲:發出緩慢而漸漸變大聲兩節音:“火~火~”
體型:16-18cm
特徵:
印尼的北摩鹿加群島可看到兩種亞種的北摩鹿加八色鶇,包括在Halmahera島上看到的Erythropitta rufiventris 和Ternate島上看到的Erythropitta rufiventris cyanonota。整體上牠們都有北摩鹿加八色鶇的共同特徵, 包括體型豐滿圓鼓鼓,腿很長但尾巴短,頭整個棕色,身體湖藍而腹部鮮紅。但既然分出兩個亞種,還是存在了少許的差異,就是雙翼的顔色有所不同:Halmahera看到的八色鶇雙翼和身體的藍色不同,而Ternate看到的八色鶇,雙翼和身體的藍色相近。


至於牠們的叫聲,兩者也是一樣,同樣是發出緩慢而漸漸變大聲兩節音,會”火~火~“地叫,非常上頭。
這一次的旅程中有機會可以看到兩個亞種,不過是很極端的體驗。在印尼如果請鳥導帶去看八色鶇,許多時候都會到特定的帳篷裏面等待,當地人會提供少許蟲子,吸引八色鶇走出來,就這樣聽起來,如果到帳篷看鳥,一定是很舒服的事情,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這一次看兩個亞種,其中一隻看得一點也不容易,另外一隻則比較輕鬆,兩個不同的體驗,更加讓我感受到鳥兒的性格差別是這樣的獨特。

帳篷內

鳥導

手機也拍到

帳篷在樹林裏

當地人會把少量蟲子放到木上

帳篷外觀
第一次觀看的是Halmahera島上看到的Erythropitta rufiventris亞種,我們總共用了3個多小時等待,才等到牠閃出了一兩次,雖然已經有蟲子放了在木上,但對牠來説一點也不吸引,但是除了等待之外,我們就只能祈禱牠多多賞面,帳篷處於樹林中,蚊子數量非常多,邊等待的時候又不能發出太大聲響,又不能耍廢玩電話而錯失了看鳥時機,在悶熱的帳篷中等待,其實也不是太舒適,三個小時裏面,蚊子應該是最開心的,感謝有三個捐血者自投羅網。

一閃而過

第一次只能匆匆看到一兩眼,幸好在第二次嘗試的時候,卻來得很輕易。這一次來到Ternate島的一個帳篷,同樣坐在裏面等候,這一次八色鶇很快便露面了!不過牠並不是一來就去吃擺放好的蟲子,反而是站到我們眼前的樹枝上,不斷”火~火~“”火~火~“地叫著,八色鶇來來回回都在這樹枝和叢林中出現,從沒有看過蟲子一眼,有幾次牠在樹枝站了很久,在這段很長的時間中,我終於可以慢慢看清牠的容貌,慢慢欣賞牠的美態和聽清楚牠發出的每一個音色。在觀察了一個小時多後,牠才施施然走出木頭吃了一些蟲子,然後就跳回樹叢裏面。










原來,小鳥也不一定喜歡人帶來的食物,當我們看鳥的時候,也需要記得鳥兒有自己的個性和心情,最後牠們有出來總是值得感謝的。
北摩鹿加八色鶇帶給我的印象,就如牠身上的顔色一樣,鮮明而深刻。



畫紙:Baohong Pure Cotton Watercolor Paper
水彩:Daniel Smith
#水彩觀鳥#watercolorbirding
#我的野鳥圖鑑
#印尼
#birdsoftindonesia
#taiwannature #discovertaiwan
#indonesiabirding #indonesiabird
#halmahera
#aquarela#watercoloraquarelle#birdartwork #watercolorillustration #birdpainting #watercolorbird #watercolourbird
#birdphotography
#birdofinstagram
#lumixphotography #artoftheday#birdwatercolor #artistph#watercolor_fineart #brush2#birddrawingclub
#北摩鹿加八色鶇
#NorthMoluccanPi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