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最常旅遊的國家應該是日本吧?隨著疫情結束,這幾年也不免俗地往日本跑,不過這還是頭一次踏上北海道的土地。出發前對北海道印象極度模糊,要編一段劇情的話,只能想像大雪紛飛的森林雪地裡、迎著風雪獨自行走的旅人,轉頭遇到熊。不過可惜的是,這次是在7月盛夏的市區出遊,完全沒機會遇到雪景。幸運的是行前抽籤升等到商務艙, 用貴賓室的感覺還不錯。
第一站青森。踏進青森,只見小小的入口有個大大的蘋果,果然是蘋果之都。停在機場拍照才一會兒,轉頭身後馬上只剩空蕩蕩的大廳,不禁開始懷疑是不是遊客太少才出現升等的機會。出了室外看看站牌,接駁車竟要等30分鐘,只得搭上計程車前往市區。
悠哉悠閒的青森
到了市區,馬路維持機場風格一貫的空蕩蕩。讓人驚訝的是,即使8月初的睡魔祭尚未到來,7月也算是暑假期間,遊客真是少到不可思議。飯店早餐是煎魚、玉子燒、白飯、味增湯、蘋果塔,傳統美味的日式早餐最棒了。在青森逛了物產中心、青森魚菜中心、睡魔之家、八甲田丸、縣立美術館、A factory,景點很近且遊客不多,完全是個適合放空發呆的地方。
青森睡魔祭有著悠長的歷史,據說睡魔祭是為了趕走夏日昏沉的睡意,增加農耕生產力所舉辦的活動。人們以不動明王等威猛神明,做成巨大燈籠在街上遊行趕走瞌睡神。但是放在現代,對許多睡眠障礙的人來說,搞不好睡神才是最受歡迎的角色,不知道哪一天街上會同樣出現迎接睡神的活動呢?
青森有許多知名的鄉土料理,帆立貝、薄餅、多品種蘋果汁、現烤蘋果派、蘋果果醬糕點等特色食物。不過讓麵包人最喜歡的,還是造訪的Bread, Espresso & Under the Three好吃的法式麵包。除此之外,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睡魔之家賣的四角內褲。看著滿臉通紅、英勇威猛的神像面孔堂堂正正的印在四角內褲正面,高高地懸掛在櫃上。雖然不知道銷路如何,但是穿上的人想必會受到神明的祝福,自帶神氣、鎮煞四方吧(笑)?
有驚無險的函館
在青森度過悠閒的3天後,穿越青函隧道到了函館。從青森到函館,彷彿一瞬間從鄉村來到都市,突然熱鬧了起來。朝市釣烏賊吃螃蟹、參觀五陵郭塔、逛紅磚倉庫、造訪教堂古蹟、幸運小丑漢堡、函館山夜景,完全妥妥的觀光客行程。另外推薦車站的山川牧場牛乳跟春上海膽餐廳是不可錯過的美味。
到函館第三天吃完早餐走出來,就看到帥哥服務生呆呆地盯著電視,好奇甚麼東西那麼好看?才知道竟然發布了海嘯警報!根據新聞播報,約2小時後函館會出現3公尺海嘯。想到311,雖住在高樓層還是不由得有些緊張,只好守在電視前看看情況。
2小時之後,預測的3公尺變成3公分,決定出門探探虛實。沒料想,即使海嘯警報已經解除,但車站及店家幾乎沒有營業,車站前坐著一堆帶著行李無處可去的乘車者,計程車大排長龍,路上變成跟青森一樣空蕩蕩。於是決定從搭車改成步行,迎著涼快的海風,爬上八幡坂參觀教堂古蹟,反而變成另一種愜意的體驗。
北海道的謎樣生物─雪之精靈
在函館首次認識了一種謎樣生物,這個可愛的小鳥兒在函館跟札幌到處都是!旅途中始終擺脫不了牠的糾纏,不停地攻擊我的錢包,只好投降認輸把牠們全部帶回家。

匆促又美妙的小樽
因沒預訂到札幌的車票,排隊超久。排隊過程目睹了一場3分鐘路人錢包遺失尋回記。在札幌完成購物,隔天即出發去小樽,沒想到發生撞鹿事故,班次公告延誤。第一次搭車遇到海嘯又遇到鹿,或者北海道本就是與大自然共存的地方,所以這也算是北海道旅行的特色之一吧。
因班次延誤,到小樽已是午餐時間。三角市場吃帝王蟹、音樂盒堂聽音樂、北一硝子館看玻璃藝品,一個下午一次滿足。雖然停留稍嫌短暫,仍能感受到運河之美。伴手禮店很多,尤其LETAO冷氣強還提供試吃跟洗手間。不過LETAO、柳月、六花亭都偏螞蟻人口味,無法負荷太多,個人只偏好六花亭的奶油核桃蛋糕,再搭配熱美式咖啡就剛剛好。
轉眼到了離境時刻,新千歲機場有許多熱門伴手禮、微笑通道還有三麗鷗、哆拉A夢、royce。但時間有限,人潮洶湧,實在沒時間停留。這次一路上遇到的台灣人真不少。青森機場外僅剩的遊客是台灣腔、青森逛八甲田丸出來遇到同鄉問值不值得逛,札幌飯店櫃檯是台灣人、函館飯店一起找飲水機的人也是,有種彷彿還在台灣的錯覺。
這次最喜歡的城市體驗是函館。遼闊的海景、深藏的歷史底蘊、都市的熱鬧跟鮮甜的海味,還認識了可愛的小鳥兒。希望下次有時間再看看北海道的雪景跟郊外的田野風光,認識更多更美的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