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ornews】關鍵礦產報告:中國施壓加速西方將資本武器化的決心。2025.10.24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過去一週關鍵礦產領域戰略措施層出不窮,突顯全球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在華盛頓,美國總統川普接待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雙方簽署一項價值85億美元的里程碑式關鍵礦產合作協議。該協議承諾兩國將在6個月內分別投資至少10億美元,用於新的採礦和加工項目並設定價格下限,以保護西方生產商免受中國掠奪性定價的影響。美國進出口銀行迅速向7個澳洲計畫發出總額達22億美元的意向書,其中包括Arafura Rare Earths(ASX:ARU)和Northern Minerals(ASX:NTU)。此外,雙方也宣布支持美國鋁業公司(NYSE:AA)在西澳大利亞的氧化鋁精煉廠旁建造一座鎵提取廠,旨在滿足全球10%的鎵需求。鎵是半導體和國防的關鍵材料,一直受到中國出口限制的打擊。澳洲將向美國鋁業公司的專案投資高達3億澳元(並擁有承購權),美國將持有該專案的股權,並與日本雙日株式會社(Sojitz Corp.,TYO:2768)合作,共同推進該工廠的投產。值得注意的是,美澳協議標誌著西方國家政府首次明確承諾為關鍵礦產建立價格支持機制,這是非中國礦商長期以來一直尋求的舉措,旨在防止北京人為壓低礦產價格。這一外交突破早有預兆,華爾街的戰略轉向便是明證。摩根大通本月稍早啟動一項1.5兆美元的「安全與韌性」計劃,旨在為包括關鍵礦產在內的供應鏈產業提供融資,這表明私人資本正在與地緣政治目標保持一致。該計畫中包含100億美元的直接股權投資,例如摩根大通近期與五角大廈和MP Materials(NYSE:MP)的合作,將政府承購擔保與銀行融資相結合,以擴大Mountain Pass稀土磁鐵供應鏈。如今,摩根大通將商業資本與策略政策結合的模式正在從稀土到電池等各個領域推廣。艸

    本週新的關鍵礦產基金也相繼成立,進一步推動這一趨勢。在華盛頓,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與Orion Resource Partners和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合作,成立Orion關鍵礦產聯盟,初始政府資金為18億美元,目標規模為50億美元。該基金由川普的前能源特使Frank Fannon領導,將把資金投入到「可立即投產」的鋰、稀土和電池金屬資產中,以便快速供應美國及其盟友。該聯盟將不僅投資礦山,還投資對終端用戶行業至關重要的加工廠。值得注意的是,該聯盟的投資範圍不僅限於常見的電池金屬,還明確包括銅和鈾,這表明該聯盟認識到基本金屬和核燃料也具有戰略意義。就在幾天前,國際金融公司(IFC)和總部位於倫敦的Appian Capital也宣布成立類似的公私合營企業,共同推出一項規模達10億美元的基金,用於開發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關鍵礦產項目。這些公私合營模式共同突顯西方國家如今願意向曾經被視為小眾且波動性較大的礦產領域投入巨額資金,它們也體現一種更具包容性的方法,Orion基金甚至透過阿布達比引入海灣地區的石油美元,這顯著地融合西方和中東在確保礦產供應鏈方面的利益。所有這些活動都發生在中國收緊出口限制、加劇風險之際,本月初北京擴大出口管制範圍,幾乎涵蓋全部17種稀土元素及其相關產品,此前已於春季對磁性合金實施限制。根據新規外國公司進口任何含有超過微量(0.1%)受管制稀土的產品,都必須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而用於國防用途的出口則被徹底禁止。北京以國家安全為由為此舉措辯護,並特別強調重稀土的軍事重要性。西方對此反應強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領導人會議上,將中國對稀土的「施壓」提上議程。儘管歐盟尚未就正式的聯合回應達成一致,但法國和波蘭的官員已敦促在回應中加入譴責中國策略的措辭。作為歐盟工業核心的德國表示將提出這個問題,並警告歐洲「不能承受陷入新的、危險的依賴」。歐盟委員會正在權衡其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這是一項貿易領域的最後手段,但目前尚不確定是否能夠達成共識。同時華盛頓方面則採取更對抗的立場,川普總統抨擊北京的政策是「敲詐勒索」,並威脅稱如果關鍵礦產資源繼續被武器化,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55%的關稅。美國官員認為中國的行為正好證明美國及其夥伴,正在加速的聯盟建設和物資儲備工作是合理的。肅

    在產業方面,製造商正爭分奪秒地趕在中國11月8日新出口管制措施實施前做好準備。例如,全球汽車製造商一直在世界各地搜尋稀土供應,以避免生產中斷。汽車馬達和感測器中使用的強力永磁體依賴釹(Nd)、鐠(Pr)、(Tb)和鏑(Dy),這4種元素被中國磁體工業協會(CMI)稱為「核心四大元素」。如果中國產的磁鐵突然難以取得,企業擔心零件短缺,導致裝配線停產。今年春季中國首次實施管制措施後累積的庫存已被消耗殆盡,從北京取得新的出口許可證也變得越來越困難。BMW和通用汽車等汽車製造商正競相開發不含稀土的馬達設計,探索感應系統和替代磁性材料,但這些技術距離大規模生產仍需數年時間。回收也仍處於起步階段。法國一家由雷諾支持的回收公司目前每年處理約40萬輛報廢汽車的磁鐵,與全球每年數千萬輛的汽車產量相比這只是滄海一粟。在美國,Cyclic Materials公司和磁鐵製造商VACUUMSCHMELZE(VAC)宣佈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回收稀土磁鐵生產廢料,這是在國內實現閉環回收的重要一步。然而即便中國供應商在最新的出口限制生效前加緊發貨,運往歐洲和北美的漫長運輸時間也意味著任何延誤都可能導致生產線停工。同時,北京的貿易攻勢已從稀土領域擴大到對石墨(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材料)的新限制,以及針對某些半導體材料的隱晦威脅。這些限制措施的連鎖反應迫使西方企業主管,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應對自疫情爆發以來從未出現過的供應鏈脆弱性問題。金融市場已開始重新評估該行業的風險和機會,近幾週來除中國以外的稀土股大幅上漲,投資人預期價格將走高政府支持力道也將增加。Lynas Rare Earths(ASX:LYC)等大型生產商重新吸引機構投資者的關注,而Arafura Rare Earths和澳大利亞戰略材料有限公司(ASX:ASM)等規模較小的開發商的交易量也大幅飆升,原因是市場猜測新的融資和承購協議可能會加速其項目進展。這些市場波動與中國收緊出口管制以及隨後西方一系列政策聲明不謀而合,其中包括美澳新的關鍵礦產融資計劃和美國進出口銀行的融資承諾。投資者將這些事態發展解讀為該行業的轉折點,一個可能在未來十年重塑全球供應鏈和定價權的轉折點。高盛大宗商品團隊本週量化這一風險,並警告稱即使稀土供應出現輕微中斷,也可能因下游瓶頸而導致全球經濟產出損失數百億美元。分析師強調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巨大影響力:其採礦能力約佔全球的69%,加工能力約佔92%,磁體製造能力約佔98%。他們還指出釤、鋱和鎦等元素(這些元素對國防和高科技應用至關重要),以及天然石墨(中國在該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供應存在特定脆弱性。其他一些關鍵礦產儘管目前尚未受到出口限制,但隨著北京方面不斷調整策略這些礦產可能也難逃厄運。高盛認為投資於非中國生產商,例如Iluka Resources(ASX:ILU)、Lynas Rare Earths和MP Materials,是尋求安全替代供應的製造商為數不多的切實可行的對沖手段之一。然而,在中國境外建造新的礦山和精煉廠將是一個漫長而昂貴的過程,會受到審批、環境障礙以及重稀土礦藏地質稀缺等諸多制約。所有這些都表明,雖然西方的融資舉措標誌著真正的進步,但實現有意義的多元化之路仍然需要數年而不是數月來衡量,這使得全球製造商在此期間持續面臨供應衝擊。蕭

    在市場分化加劇的背景下,一些企業發展動態尤其引人注目。Aclara Resources(TSX:ARA)宣布計劃於2028年前建成美國首個重稀土分離工廠,該項目旨在填補鏑、釔等元素的供應缺口。Aclara Resources將投資約2.77億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灣沿岸建造一座分離廠,原料來自其在南美洲的離子粘土礦藏。這座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工廠擁有便捷的港口通道,且靠近化學試劑產地,將實現「從礦山到選礦廠」的一體化生產,包括下游合金廠。一旦投產該工廠預計將成為西半球唯一一家綜合重稀土生產商,這一里程碑的實現得益於Aclara的可持續提取技術和當地政府的扶持政策。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正在提供稅收減免和基礎設施建設補助以加快專案進度,突顯美國各州積極吸引關鍵礦產投資的決心。在東南亞,馬來西亞著手澄清其稀土政策,投資部長表示吉隆坡歡迎外國合資企業開發馬來西亞儲量豐富的稀土資源,但前提是增值加工必須在馬來西亞境內完成。馬來西亞去年宣布,自2024年1月起禁止出口未加工的稀土礦石,旨在培育國內精煉產業。如今正邀請國際合作夥伴與本地企業共同建造中游工廠,並確保馬來西亞人持有這些合資企業的股權,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國庫控股(Khazanah)正與中國企業就稀土下游合作機會進行洽談。此外,在馬來西亞營運大型加工廠的Lynas Rare Earths可以繼續自由出口其加工產品,因為馬來西亞正將自身定位為服務所有市場的「中立」樞紐。在東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已將復興核電作為其經濟綱領的支柱之一。高市早苗力推重啟日本閒置的核反應堆,以減少對高成本化石燃料進口的依賴,她認為核能對於緩解通膨和實現脫碳至關重要。她支持核能的立場意味著未來幾年對鈾的需求將更加旺盛,考慮到鈾在關鍵礦產清單中的地位以及中國在主導該供應鏈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一點尤其值得關注。日本在福島核事故後重啟核能,可能會支持友好國家的鈾礦開發項目,這與美國透過「獵戶座基金」等機構投資鈾礦產能的努力一致。高市早苗政府也對過度依賴中國能源技術表示擔憂,她反對使用中國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來建造大型太陽能發電廠,而是傾向於專注於先進的反應器和本土清潔技術。這立場可能會進一步加強美日合作中能源政策與關鍵礦產戰略之間的聯繫(美國財政部長斯貝森特敦促日本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燃料,轉而從盟國進口)。蘭

    同時,美國不僅補貼礦業也直接投資高科技供應鏈節點,模糊產業政策與技術政策之間的界線。據報道,川普政府在近幾個月悄悄收購英特爾公司(NASDAQ:INTC)(10%)和MP Materials公司(15%)的股權後,正考慮對量子計算公司進行類似投資,以確保美國在這一被視為戰略性領域的領先地位。《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稱,華盛頓曾考慮向IonQ公司(NYSE:IONQ)、Rigetti Computing公司(NASDAQ:RGTI)和D-Wave Quantum公司(NYSE:QBTS)等量子計算新創公司注資。商務部迅速否認任何正在進行的談判,但在此之前,由於市場猜測聯邦政府將支持這些公司,它們的股價已經飆升。像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曾任華爾街高層)這樣的官員認為,如果納稅人的資金推動創新,政府「理應」從中受益,這一邏輯支撐著聯邦政府史無前例的股權投資。此類干預的範圍正在擴大,最初是稀土和半導體,現在可能擴展到量子計算及其他領域。這突顯國家安全投資如何向下游延伸至製造業乃至研發,進而與上游礦產開發形成互補。本週資本市場也投下一張更為傳統的信任票,澳大利亞戰略材料有限公司(ASX:ASM)通過私募融資籌集5,500萬澳元,以加速其「礦山到金屬」戰略。ASM是一家生產稀土合金的公司,將利用這筆資金將其韓國金屬工廠的釹鐵硼合金(磁鐵製造商的原料)產量翻一番,達到每年3,600噸,並推進其在美國建設合金工廠的計劃。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機構投資者是此次私募融資的領投方,他們被ASM作為一家非中國一體化供應商的獨特地位所吸引。ASM執行長強調,過去6個月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爭端和出口管制收緊動搖全球供應鏈,促使西方製造商尋求更安全的替代方案。ASM的韓國工廠已開始生產金屬,因此能夠在西方新建煉油廠仍在規劃階段之際提供即時產能,投資者對此心知肚明。在石墨市場,一項引人注目的美澳合作項目應運而生。總部位於布里斯班的Graphinex公司從美國進出口銀行(EXIM)獲得8.6億美元(約13.2億澳元)的融資承諾,用於其位於昆士蘭北部的Esmeralda石墨項目。這筆融資本質上是一項由美國政府擔保的貸款,將有助於開發一種重要的新型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用於電動車電池。昆士蘭州官員稱此舉顯示投資者對該州關鍵礦產產業的信心正在恢復,並認為這得益於新政府推行的親商政策。Graphinex的計畫預計不僅包括一座礦山,還將包括一座下游加工廠用於生產電池級石墨,這再次體現向一體化、陸上增值方向發展的趨勢。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意向書金額(近10億美元)使其成為中國境外關鍵礦產項目最大的單筆融資方案之一,而此前美國剛剛同意將澳大利亞礦產視為國內礦產,以便享受美國電動汽車補貼。羽

    政策和資本正在重塑整個關鍵礦產格局,短短一周內我們目睹美國及其盟國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大型銀行和私募股權公司調動萬億美元的資金,以及從小型礦業公司到科技初創企業等各行各業在新戰略競爭中爭奪有利位置。從路易斯安那州到吉隆坡,一系列交易和合資企業表明,礦產供應鏈的「友邦化」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正在轉化為具體的項目。然而時間滯後仍然是一個核心挑戰,新礦山需要8-10年才能投產,新煉廠也需要大約5年。在此期間,中國對某些資源的近乎完全的控制(例如,重稀土精煉99.8%由中國控制),意味著供應中斷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風險,本週汽車產業的焦慮囤貨和歐盟的緊急外交行動都反映這種岌岌可危的平衡。對投資者而言,關鍵礦產已成為地緣政治和全球市場的焦點。從華盛頓的股權投資到東京的核反應爐重啟,各國政府的政策如今已成為資源分配的關鍵驅動因素。市場價格和企業估值對政策公告的敏感度日益提高,而不僅取決於地質情況。過去一周的發展表明,儘管中國的行動在某些方面「加速」西方的決心,但供應鏈韌性之路漫長而艱辛,且充滿挑戰。然而發展方向已然明朗,一個更分散但也投入更大的關鍵礦產生態系統正在形成,新的聯盟正在舊有的基礎上建構。蝶

By Tracy Hughes

美國鋁業公司(NYSE:AA)、MP Materials(NYSE:M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記效心書
1會員
30內容數
1.世界防衛局勢 2.美股軍工動態 3.美股關鍵礦產 4.世界文史整理
記效心書的其他內容
2025/11/16
兩項重大公告震撼現有和新興礦業公司,很難不讓人感到興奮不已。10月13日,摩根大通率先宣佈設立一項規模達1.5兆美元的基金,將在10年內分期發放。該銀行確定四大重點領域:供應鏈和先進製造業,包括關鍵礦產、醫藥原料和機器人。
2025/11/16
兩項重大公告震撼現有和新興礦業公司,很難不讓人感到興奮不已。10月13日,摩根大通率先宣佈設立一項規模達1.5兆美元的基金,將在10年內分期發放。該銀行確定四大重點領域:供應鏈和先進製造業,包括關鍵礦產、醫藥原料和機器人。
2025/11/16
10月20日,美國和澳洲簽署《美國-澳洲關鍵礦物和稀土開採加工供應保障框架協議》,這是工業和地緣政治格局的決定性轉變,該協議旨在遏制中國在稀土和關鍵礦物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2025/11/16
10月20日,美國和澳洲簽署《美國-澳洲關鍵礦物和稀土開採加工供應保障框架協議》,這是工業和地緣政治格局的決定性轉變,該協議旨在遏制中國在稀土和關鍵礦物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2025/11/16
過去一周關鍵礦產資源如何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戰場,以及從華盛頓到北京的產業政策關注焦點都突顯出來。或許是迄今為止最明顯的升級,中國加強對稀土和電池材料的管控,將出口管制範圍從原材料擴展到加工這些原材料所需的技術和設備。
2025/11/16
過去一周關鍵礦產資源如何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戰場,以及從華盛頓到北京的產業政策關注焦點都突顯出來。或許是迄今為止最明顯的升級,中國加強對稀土和電池材料的管控,將出口管制範圍從原材料擴展到加工這些原材料所需的技術和設備。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