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真相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人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一說到孤獨的人,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獨居老人,無人問津。在BBC孤獨實驗中也確實如此,75歲以上的人中有27%說他們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不過,研究顯示,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孤獨。
圖片來源網絡
2018年「BBC孤獨實驗」的在線調查,有5.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參與。該實驗由英國三所大學的學者和英國惠康博物館共同設計。
1. 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孤獨
75歲以上的人中有27%說他們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這個比例比其他一些調查高,因為這是在線調查,受訪者都是自願參加,可能孤獨人士更多。不同年齡段孤獨感差別很大。其中最強烈的是16到24歲的人,有40%說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

為何有這麼多年輕人感到孤獨?也許是他們更願意承認孤獨,年長些的可能覺得需要表現得很獨立。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問到在人生哪個階段感到孤獨時,即便是年長者,回憶起來答得最多的還是青壯年時期。

所以,讓年輕人更感孤獨的可能不是現代生活,而是年輕本身。我們也許認為16到24歲正是自由自在享受人生的階段,剛離開學校,更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但這也是個過渡時期——離開家、上大學、開始新工作,都會離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同時年輕人也在努力弄清楚自己是誰,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

此外,年輕人還沒有習慣孤獨的感覺,還不知道它終將過去,或者還沒有應對辦法,比如轉移注意力或找尋陪伴。
2. 41%的人認為孤獨有積極作用

這一發現與已故神經學家卡喬波(John Cacioppo)等人的觀點一致,他們認為孤獨是人類進化的產物,雖不愉快,但可能有用。人類通過團隊合作才存活下來,如果感到遭到了團隊的排斥,孤獨感可能會驅使他們與人聯繫,找尋新朋友或重拾舊情誼。

問題是孤獨感可能變成長期的,會嚴重影響個人幸福,甚至健康。下面這則動畫是我們在實驗開始時發佈的,會有更詳盡的解釋:

如果長期感到孤獨,一年後會增加抑鬱風險。雖然參與者中有41%的人認為孤獨能有積極作用,但在經常感到孤獨的人中僅有31%支持這一說法。孤獨也會非常痛苦難受,如果持續時間很長,也就沒什麼好處了。
3. 孤獨的人社交技能並不差

有時我們認為孤獨的人是因為交友困難,提升社交技能會有所幫助。但我們發現並非如此。社交的要素之一就是體會別人的感受,並隨之調整自己的反應,也許對方有所擔憂或者你不經意間冒犯了他們。
要想知道對他人情緒的感受程度如何,一個衡量方法是通過看人臉,或者只看雙眼來判斷對方的情緒。經常感到孤獨的人和其他人在感受他人情緒方面的平均得分差不多,但神經敏感程度不同。孤獨的人可能不是社交技能差,而是難以應對社交場合中的焦慮。
4. 冬天不比其他季節孤獨

快到聖誕節時,慈善機構的助老活動經常會用孤寡老人的圖片。聖誕節就是要和愛的人聚在一起慶祝,因此許多人害怕一個人過。英國喜劇演員米利肯(Sarah Millican)聖誕節那天在推特上成功舉辦了一場「加入」活動,讓孤獨的人可以一起聊天。如果你生活在北半球,聖誕節正好是在冬季,白天最短,人們在室內待得更多,如果孤獨就會覺得更加孤單。

但我們發現,對許多孤獨的人來說,冬天並沒有更嚴重。我們詢問了人們在一年和一天之中什麼時候最孤獨,超過三分之二的都說冬天並不比其他季節嚴重。少數人說他們的確會在一年中的某個時間更孤獨,有些人說是冬天,甚至還有人說是夏天。聖誕節時,很多人大費周章,保證照顧到每個人,邀請可能會孤獨的朋友。但在夏天,如果人人都去度假了,你就可能感到被落下。所以我們一年四季都該想想別人是不是孤獨,而不僅僅是聖誕節的時候。
5. 常感孤獨的人更有同理心

調查包括了兩種同理心。一種是對生理疼痛,譬如別人不小心被門夾到了手,被熱鍋燙到或被蜜蜂蜇傷等。另一種是社會疼痛,包括在學校遭到霸凌,沒被邀請參加派對或被分手了等等。
無論孤獨感多強,人們對生理疼痛的同理心並沒有差別。但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的人總體上對社會疼痛的同理心更強,可能是因為他們親身體會過被屏蔽在外的感覺,對相同處境的人更有同理心。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你常感孤獨,或者有認識人感到孤獨,放下手上的工作,找個人聊些無關重要的事情吧。人是社群動物,分享、獲得理解是很重要的。這也是高薪厚職買不到的。
這個專欄是我的私人博客,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希望和大家一起,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或者覺得我為您帶來新的觀點,少許思考,請考慮付費訂閱,或者單次贊助我的寫作。我會把訂閱收益,全數捐給「612人道支援基金 612 Humanitarian Relief Fund」幫助香港的抗爭者。「612人道支援基金」是為所有在反送中運動中受傷、被捕或有關人士,提供醫療費用、心理/精神輔導費用,法律費用及其他相關的人道支援。我會在收到贊助的下一個月,第一篇文章公布捐款詳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會員
28Content count
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因學習而豐盛。木港精舍(Woodhaven Vihara)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人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只有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忙」是一種現實的存在,事務繁雜,逼使着人投入其中,身體得不到休息,是一種忙;而心煩意亂,時刻充滿各種雜念紊思,得不到片刻的寧靜,也是一種忙。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作者派克醫生(M. Scott Peck, MD) 認為,人們最傑出的時刻,往往在極不舒適、不開心或理想未得到滿足時才被激發。正是這些逆境,讓我們不得不走出舒適區,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吉伯特(Daniel Gilbert)相信,在我們畢生熱切追求的幸福,大多數人卻有個錯的地圖,就像光學幻覺欺騙我們的眼睛一樣,以同樣的方式騙過我們自己的腦。
人為什麼痛苦,按照叔本華的詮釋:根本就不存在幸福這回事。
痛苦是因為一方面是感受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自己所有的幻想都在現實破滅;另一方面是自己社會需要檢驗自己能力,而自己達不到要求,從而產生的種種不愉快。而面對現實最接近的解藥。
上海自從開埠以後,是中國第一批和全球化接軌的租界城市,這裡誕生了第一批買辦,誕生了最早一批的企業家。城市越大、人越自私,所以有人說,在美國最自私的人是紐約人,在英國最自私的是倫敦人,在中國的南方最自私的是香港人。 自私的另一面,則是界限感和重承諾。
「忙」是一種現實的存在,事務繁雜,逼使着人投入其中,身體得不到休息,是一種忙;而心煩意亂,時刻充滿各種雜念紊思,得不到片刻的寧靜,也是一種忙。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作者派克醫生(M. Scott Peck, MD) 認為,人們最傑出的時刻,往往在極不舒適、不開心或理想未得到滿足時才被激發。正是這些逆境,讓我們不得不走出舒適區,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吉伯特(Daniel Gilbert)相信,在我們畢生熱切追求的幸福,大多數人卻有個錯的地圖,就像光學幻覺欺騙我們的眼睛一樣,以同樣的方式騙過我們自己的腦。
人為什麼痛苦,按照叔本華的詮釋:根本就不存在幸福這回事。
痛苦是因為一方面是感受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自己所有的幻想都在現實破滅;另一方面是自己社會需要檢驗自己能力,而自己達不到要求,從而產生的種種不愉快。而面對現實最接近的解藥。
上海自從開埠以後,是中國第一批和全球化接軌的租界城市,這裡誕生了第一批買辦,誕生了最早一批的企業家。城市越大、人越自私,所以有人說,在美國最自私的人是紐約人,在英國最自私的是倫敦人,在中國的南方最自私的是香港人。 自私的另一面,則是界限感和重承諾。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日本社會學家岸政彥的散文集《片斷人間》有個稍長的書名副標「貓、酒店公關與乘夜行巴士私奔的女子,關於孤獨與相遇的社會學」。他喜歡那些無法透過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去分析和解釋的事物,那些無法放進社會學論文和報告的觀察與體悟;於是集結、出版了這本精巧的小書。
Thumbnail
城市的孤獨是一種文明下的產物,我們擁有的越多,越覺得失落,有人迷失、有人空洞、有人隱藏,最大的共通點是我們感覺與人們隔離。一路賽跑的我們,在忙碌的一天裏,回到家中無聲的對白席捲而來,有人說每一盞的燈光下都有一個故事,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永遠不懂別人的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
Thumbnail
在他有印象以來,他一直佇立在這裡,他想找人說說話,卻無法動彈。 「請問有人聽得到我的聲音嗎?」他大喊著,卻無人回應,只聽到風「咻~咻」的聲音,他覺得很寂寞,就這樣日復一日。 有一天突然他的身體出現一到劇痛,看到有人拿著電鋸「滋~滋~」 「這棵相思樹好大喔!」另一個人說,他大叫「住手!不要再鋸了!」
Thumbnail
與任何人的對話都是一段故事被開啟的旅程。同樣的內容不厭其煩說給不同人聽,說久了,你熟練地曉得接下來該用哪個詞,怎樣的語調,合適的表情,去勾引對方無視周遭,只專注在你將訴說的事情上。
Thumbnail
「阿飛的人生相談所」,故名思義就是聊人生的各種問題,我會在這裡用聲音跟讀者聊聊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也會開放讀者留言與來信提問,無論是感情上、工作上或是家庭、人際關係的問題都可以留言或來信問我,然後我會從中挑選適合的問題在音頻聊聊我的看法,當然不想問問題,單純留言給我鼓勵,我也非常開心。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在我看來不會是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整體色調灰暗,幾乎所有角色都十分抑鬱,如同社會最不透光的角落,發生的最殘酷的現實。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殺手? 一個委託、一個目標、一個報酬。 或許,還有再最壞的時代哩,所遇見的那個妳。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台灣人一直把文化認同窄化理解成「統獨議題」,但我認為文化對台灣人的影響極其深遠,我們面對的是《意識與潛意識上的分裂與無法統合》;台灣社會並沒有辦法在意識層面給個體一個明確「文化認同」、但潛在的集體意識並不會因為我們認不認同而消失,它仍舊影響個體的生存與適應...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日本社會學家岸政彥的散文集《片斷人間》有個稍長的書名副標「貓、酒店公關與乘夜行巴士私奔的女子,關於孤獨與相遇的社會學」。他喜歡那些無法透過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去分析和解釋的事物,那些無法放進社會學論文和報告的觀察與體悟;於是集結、出版了這本精巧的小書。
Thumbnail
城市的孤獨是一種文明下的產物,我們擁有的越多,越覺得失落,有人迷失、有人空洞、有人隱藏,最大的共通點是我們感覺與人們隔離。一路賽跑的我們,在忙碌的一天裏,回到家中無聲的對白席捲而來,有人說每一盞的燈光下都有一個故事,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永遠不懂別人的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
Thumbnail
在他有印象以來,他一直佇立在這裡,他想找人說說話,卻無法動彈。 「請問有人聽得到我的聲音嗎?」他大喊著,卻無人回應,只聽到風「咻~咻」的聲音,他覺得很寂寞,就這樣日復一日。 有一天突然他的身體出現一到劇痛,看到有人拿著電鋸「滋~滋~」 「這棵相思樹好大喔!」另一個人說,他大叫「住手!不要再鋸了!」
Thumbnail
與任何人的對話都是一段故事被開啟的旅程。同樣的內容不厭其煩說給不同人聽,說久了,你熟練地曉得接下來該用哪個詞,怎樣的語調,合適的表情,去勾引對方無視周遭,只專注在你將訴說的事情上。
Thumbnail
「阿飛的人生相談所」,故名思義就是聊人生的各種問題,我會在這裡用聲音跟讀者聊聊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也會開放讀者留言與來信提問,無論是感情上、工作上或是家庭、人際關係的問題都可以留言或來信問我,然後我會從中挑選適合的問題在音頻聊聊我的看法,當然不想問問題,單純留言給我鼓勵,我也非常開心。
Thumbnail
《親愛的殺手》在我看來不會是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整體色調灰暗,幾乎所有角色都十分抑鬱,如同社會最不透光的角落,發生的最殘酷的現實。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殺手? 一個委託、一個目標、一個報酬。 或許,還有再最壞的時代哩,所遇見的那個妳。 準備好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台灣人一直把文化認同窄化理解成「統獨議題」,但我認為文化對台灣人的影響極其深遠,我們面對的是《意識與潛意識上的分裂與無法統合》;台灣社會並沒有辦法在意識層面給個體一個明確「文化認同」、但潛在的集體意識並不會因為我們認不認同而消失,它仍舊影響個體的生存與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