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深度閱讀】監獄如何成為最安靜的地方?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全景敞視監獄裡,「靜默」變得相當重要。獄方人員在送餐的時候,鞋子和餐車都要套上最好的消音設備,因為一旦囚犯聽到了獄方人員的聲音,他就有可能判斷出獄方人員的動向,他也就能夠有一瞬間鬆懈下來,覺得自己不受監視。
普魯斯特是一位非常需要安靜的作家。有一回,他的住家樓上在整修房子,普魯斯特被吵得受不了,就上樓問正在施工的工人:「你們一天有多少薪水?」接著普魯斯特就拿出一樣的錢賄賂這些工人,拜託他們不要施工了。
不只普魯斯特,許多作家都對安靜有特別的要求。例如波特萊爾就曾經說,當他晚上回到家的時候,就是他一整天最舒暢的時候,因為他終於可以待在自己的房間裡,享受片刻的安靜與孤獨。卡夫卡也曾說,他非常想要住在一個安靜、孤獨的旅館房間,好讓他可以自在寫作。
普魯斯特、波特萊爾、卡夫卡,都是生在 19 世紀的歐洲人。這並非偶然,因為 19 世紀的歐洲,恰恰經歷了高速都市化的過程。這幾位作家在接受都市文化滋養的同時,他們的心靈,也都被都市的噪音所騷擾。
20 世紀初的德國哲學家 Max Picard 寫過一本小書(可能也是他最著名的一本書),叫做《沈默的世界》。書裡面 Picard 就指出,「沈默」其實是溝通的根本,但廣播、收音機發明以後,沈默不再可得,現代人也很少有機會沈靜下來,傾聽自己或他人的聲音。
然而,歷史的弔詭與妙處就在這裡。當全世界都在變得吵雜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卻逐漸從吵雜走向靜默。這個地方,就是監獄。
在 18 世紀以前,歐洲和美洲殖民地的監獄,都是非常吵雜的環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時期的監獄,通常都設在城鎮裡面,與住宅區、工商業區並未區隔。有可能你在上菜市場的途中就會經過監獄,並且你還可以透過柵欄看到裡面的慘況 ── 數十名囚犯不分男女擠在狹小的空間,排泄物隨地流淌,有些人不但沒有睡覺用的草蓆,甚至連身上的衣服都沒有。
這些都是故意要讓人看到的。背後的想法,就和「斬首示眾」是一樣的:當你看到犯人們的慘況之後,就會警惕自己,千萬不要犯法。
但有些人卻不這麼想。在倡導美國獨立的同一批思想家當中,有不少人同時也投身了監獄改革。他們這幫人認為,監獄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殺雞儆猴」,而是要讓犯人在獄中改過自新。
怎麼樣讓犯人改過自新?首先,要把監獄蓋在非常偏遠的郊外;其次,要給每一個囚犯單人的隔間;並且,要嚴格禁止犯人講話。這些措施背後的想法,就是希望犯人和社會斷開一切的連結,讓他們忘記原有的身分與社會關係。在獄中,這些囚犯還必須從事木工、製鞋等工作,好幫助他們將來以全新的身分離開監獄。
這樣一種以「改造犯人」為宗旨的監獄,在 19 世紀達到了一個高峰。這時期開始出現一種新型態的監獄,叫「全景敞視監獄」。全景敞視監獄是一種環形的監獄,正中央設有管理員室,方便管理員隨時監控任何一間牢房裡面的囚犯,也讓犯人隨時隨地感到被監視。
在全景敞視監獄裡,「靜默」變得更加重要了。不僅囚犯要靜默,管理員也要靜默,獄方人員在送餐的時候,鞋子和餐車也都要套上最好的消音設備,因為一旦任何一個囚犯聽到了獄方人員的聲音,他就有可能判斷出獄方人員所在的位置,他也就能夠有一瞬間鬆懈下來,覺得自己不被監視。而這樣短暫的鬆懈,是不被全景敞視監獄所允許的。
.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第 14 集談到的是「靜默」的社會文化史。如果你想收聽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面的連結:【歷史學】人為什麼追求安靜?靜默的社會史|Silence
或是到 Apple PodcastsSpotifyGoogle PodcastsYouTube 等平台搜尋「衣櫥裡的讀者」。
疫情之下,不宜出門,不如來讀書吧! 每個星期,我會和你分享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巴黎的《革命報》刊出一篇文章,作者形容這六天「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這種時間感的延展,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意涵。
在 911 事件中失去丈夫的 Breitweiser 夫人曾經陳詞道,雖然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提供了各種原因嘗試說明 911 何以發生,但對她而言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什麼我的丈夫那天去上班之後,就沒有回來了?」
A女士罹患絕症,即將不久人世,但身旁卻沒人敢告訴她真相。即便如此,A女士還是能感覺到,近幾個月來,所有人都對她特別好。為此她反倒深感苦惱,因為沒有人能夠恰當地將「原因」說出口。
18、19 世紀的人,正是在日復一日的報紙閱讀當中,產生了一種新鮮但深刻的時間感,他們開始意識到,每一天的重要事件,都是由同個地方的讀者同時地(simultaneously)經驗到的。而這正是形塑民族想像最重要的基礎。
當路易十四弄錯了宮廷儀節的時候,這個全法蘭西最有權力的男人,也逃不過被底下的人嘲笑的命運。 「服裝」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用到的日常物品,沒有人不知道服裝是什麼。但其實服裝不只是物品,它更是一套社會性的語法。你穿什麼樣的衣服,就昭示了你的階級、性別、年齡、族群,等等。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認為男人應當是嚴肅的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巴黎的《革命報》刊出一篇文章,作者形容這六天「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這種時間感的延展,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意涵。
在 911 事件中失去丈夫的 Breitweiser 夫人曾經陳詞道,雖然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提供了各種原因嘗試說明 911 何以發生,但對她而言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什麼我的丈夫那天去上班之後,就沒有回來了?」
A女士罹患絕症,即將不久人世,但身旁卻沒人敢告訴她真相。即便如此,A女士還是能感覺到,近幾個月來,所有人都對她特別好。為此她反倒深感苦惱,因為沒有人能夠恰當地將「原因」說出口。
18、19 世紀的人,正是在日復一日的報紙閱讀當中,產生了一種新鮮但深刻的時間感,他們開始意識到,每一天的重要事件,都是由同個地方的讀者同時地(simultaneously)經驗到的。而這正是形塑民族想像最重要的基礎。
當路易十四弄錯了宮廷儀節的時候,這個全法蘭西最有權力的男人,也逃不過被底下的人嘲笑的命運。 「服裝」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用到的日常物品,沒有人不知道服裝是什麼。但其實服裝不只是物品,它更是一套社會性的語法。你穿什麼樣的衣服,就昭示了你的階級、性別、年齡、族群,等等。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認為男人應當是嚴肅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把電子書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但在使用電子書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是看完電子書,要寫心得會非常痛苦,因為不能隨時「翻」,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感想之一。 目前我還是以手機來看電子書,固然有其便利性但也有侷限,優點是可以好好利用零碎時間,但也經常感覺看完後,好像講不出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Thumbnail
「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體驗是令人難忘的。」《體驗經濟時代(十週年修訂版)》這本書,不僅細細拆解了「體驗經濟」的價值、模型與方法論,更運用許多精彩的案例,讓人們理解「體驗」在商業上的應用與創新。
Thumbnail
文章的深度遠比廣度重要,文章的深度夠,專業性與差異性才能突顯,寫作事業要開張便不成問題。這篇具體說明怎麼樣才能寫出文章的深度,重點在「思考的過程」:1️⃣ 發想 2️⃣ 逐一確認 3️⃣ 深入思考|文章能寫多深的關鍵......
Thumbnail
本篇所要談的書,是由日本第一男公關—ROLAND所著的自傳。 不太瞭解他的人,也許只會記得那句經典名言: 「這世界上只有我,以及我以外的兩種男人。」(世の中には2種類の人間しかいない。俺か、俺以外か) 可能有些人還會對他是一名男公關而心生反感。因為在世人普遍的價值觀,公關這個行業就是...
Thumbnail
【閱讀總是低於年級水平的小學五年級生,如何成功逆轉勝站上TED舞台?|固定型心態V.S.成長型心態【舉例篇】#2】 「固定型心態V.S.成長型心態」系列文章【舉例篇】#2火熱上映🎥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職場教育,三個不同故事舉例說明📖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8/19(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這個女人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Thumbnail
很討厭等人的我,也不喜歡遲到。 主動性地化被動等待為主動閱讀, 主動守護自己的人生時間與注意力, 避免被無謂的等待給浪費。 還可以創造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把電子書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但在使用電子書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是看完電子書,要寫心得會非常痛苦,因為不能隨時「翻」,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感想之一。 目前我還是以手機來看電子書,固然有其便利性但也有侷限,優點是可以好好利用零碎時間,但也經常感覺看完後,好像講不出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Thumbnail
「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體驗是令人難忘的。」《體驗經濟時代(十週年修訂版)》這本書,不僅細細拆解了「體驗經濟」的價值、模型與方法論,更運用許多精彩的案例,讓人們理解「體驗」在商業上的應用與創新。
Thumbnail
文章的深度遠比廣度重要,文章的深度夠,專業性與差異性才能突顯,寫作事業要開張便不成問題。這篇具體說明怎麼樣才能寫出文章的深度,重點在「思考的過程」:1️⃣ 發想 2️⃣ 逐一確認 3️⃣ 深入思考|文章能寫多深的關鍵......
Thumbnail
本篇所要談的書,是由日本第一男公關—ROLAND所著的自傳。 不太瞭解他的人,也許只會記得那句經典名言: 「這世界上只有我,以及我以外的兩種男人。」(世の中には2種類の人間しかいない。俺か、俺以外か) 可能有些人還會對他是一名男公關而心生反感。因為在世人普遍的價值觀,公關這個行業就是...
Thumbnail
【閱讀總是低於年級水平的小學五年級生,如何成功逆轉勝站上TED舞台?|固定型心態V.S.成長型心態【舉例篇】#2】 「固定型心態V.S.成長型心態」系列文章【舉例篇】#2火熱上映🎥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職場教育,三個不同故事舉例說明📖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8/19(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這個女人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Thumbnail
很討厭等人的我,也不喜歡遲到。 主動性地化被動等待為主動閱讀, 主動守護自己的人生時間與注意力, 避免被無謂的等待給浪費。 還可以創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