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是愛人的教育──訪海苔熊談愛與性的心理學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作者/李庭芝
2017 年 4 月,新銳作家自殺、隨之而來對所謂的補習班狼師揭發與討論,覆蓋了新聞版面,並在人們的言談中再三流轉。許多人開始探討書中所謂的「誘姦」是怎麼一回事,例如書中的女主角在被老師性侵後,在日記寫下:「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在許多校園案件當中,加害者也會對受害者說,是因為喜歡他/愛他/他太可愛等原因才會犯案,讓受害者無法肯定自己有沒有權力感覺受傷。
在此同時,有一群人正在不斷努力,企圖讓性平教育退出校園。他們主張要適齡教育,不能教給小孩性知識、性姿勢,甚至不惜消費女作家之死,大言不慚地說如果社會要期待不再有這樣的事情,性教育就不能教導「性技巧」,而要先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完全無視書中的老師,正是看準少女「覺得處女膜比斷手斷腳還難復原」的恐懼,以及這種觀念伴隨而來的骯髒和羞恥感,讓書中女主角孤立在眾人之外,無法求救。
另一個特別的討論聚集在網路論壇。以男性使用者為大宗的論壇原本對事件的評論是師生戀當中的女方在多年後反悔胡亂指責,隨著許多人在湊熱鬧之餘讀完小說,以及在各個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受害者紛紛出面表達自己的過去,不少男性恍如大夢初醒般,終於知道世界上竟然有這樣子的事情,彷彿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過往抱持的某些觀念,其實一直在傷害他人。
為了瞭解異性戀之間對性/愛的想法落差、以及保守的幽靈如何製造迷思,扭曲了男性與女性的情感與身體,製造出道德束縛來生產源源不絕的受害者,我們訪問到心理學家程威銓(海苔熊)老師。

身體不等於意識,性不等於愛

我首先問起,性行為對人類的意義是什麼?例如總是有人說情侶一定要有性行為才是愛的表現,或是如前所述,加害者託詞說是因為愛和喜歡才會犯案,或是說受害者也有高潮等生理反應所以不算強迫。這樣的說法是事實嗎?抑或是建構出來的迷思?
程老師表示,在一般情況下,確實會因為愛慕而希望與對方有進一步接觸,或是反過來,原本說好純性不愛的一夜情,卻還是產生了依戀或其他情感。然而生理反應的快感並不等於意識上的愛,以女性為例,在《性愛好科學》書中回顧一系列性愛心理學研究,指出不論自願或受迫,性行為的當下都可能帶來高潮等生理快感,但是這並不代表會想要跟對方有其他情感交流,大腦跟身體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反應可能是有落差的。然而在性知識不足的情况下,受到A片或各種虛構故事的影響,不論男女,都有可能將身體反應誤以為是愛的訊號,相信「嘴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謬誤。
例如許多女性受害者嘗試談論自己的經驗時,最常遇到的障礙是自己竟然在被傷害的當下有性快感。先是必須面對自己的羞恥心,對自己的身體背叛大腦覺得無法面對,自我懷疑是不是其實愛上加害者才會有反應。如果有幸能夠走出内心障礙,接著還得面對別人的質疑,諸如有爽到就不能算是強迫等等,對身體近乎無知的想法。
男性則可能是有意、或甚至是在無意間,強迫他人與自己發生性行為,從對方的生理反應(臉部潮紅、眼睛緊閉)來說服自己其實對方也想發生關係。程老師說在這點上必須幫男性說句話,在某些情況下,加害者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在強迫對方。社會風氣鼓勵男性藉由性來展示男子氣概,成長過程中又很少有機會練習情感覺察與溝通等技能,再加上社會建構的種種迷思,男性很有可能將他人的身體反應判斷為意願或是愛,而不覺得自己勉強了別人。
程老師再次強調,身體跟大腦之間的反應是有落差的。將身體的反應與心裡的想法畫上等號是種迷思,這樣的迷思可能會傷害他人而不自知,也可能會讓人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無限焦慮,不敢信任自己的理智。

無知的傷害

我接下來問起在論壇觀察到的狀況,為數眾多的討論似乎並不認為「騙炮」(意即用稱讚或關心等類似追求的行為,但實際上只是想跟對方發生性關係)這樣的事情是需要譴責加害者的,即使這是欺騙的行為。這件事情讓我十分困惑。
程老師認為,在這些討論當中可能有兩種人,一種是真心誠意這樣認為,也可能是平常就在這樣做的「手段純熟者」;另一種是,雖然心中不以為然,可是整個社會風氣鼓吹性慾等於男子氣概的情況下,只能盡量不要發表自己想法的「旁觀者」;當然,還有一種是所謂的「魯蛇」,可能只是酸葡萄心理而譴責受害者,心裡面的潛台詞是「為什麼我辦不到呢?為什麼我不能用這種甜言蜜語的方式去吸引到喜歡的女生跟我上床呢?」
這似乎顯示了強調守真的保守觀念有相當矛盾的地方:我們教育少女必須要保守自己的貞潔,因為男人都是獸性的,不用妄想自己有機會被尊重,那樣的男子是不正常的稀有動物。但反過來說 ,這樣的觀念也是在暗示男性要滿腦子想著性行為才是「正常」(或至少不會被譴責),並認為他們對於愛慕的女性也應該要用性化的眼光看待,才表示自己真的喜歡對方。同時我們也認為男性應該要有多多益善的性經驗才值得驕傲,女性則要盡可能守貞才算是純潔高貴。
我們的文化灌輸完全相反的兩種觀念,男性與女性在性態度被教育成「鑰匙與鎖」的關係,能開所有鎖的鑰匙我們叫「萬能鑰匙」,但一個鎖如果什麼鑰匙都能開,我們卻稱之為「爛鎖」。然後我們期待這樣做可以讓異性戀有相互尊重的和諧關係,無疑是緣木求魚。
程老師說,許多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即使缺乏情感覺察這個技能也可以過得不錯,因此他很有可能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強迫了對方;反觀,女性因為文化加諸在她身上的限制,不敢隨意跟別人討論自己的疑惑。而台灣在情感教育及性教育不足的情况下,不懂得該如何溝通,就算想要溝通,往往也沒有足夠的語彙可以使用,大家只能就著A片或言情小說互相瞎猜。
但是越是迷矇不清的事物,就越是讓人迷惑,如果我們放任孩子用自己的想像填補他所不知道事物,那也無怪乎有心人士總是能夠在當中上下其手,用權力、詞藻、崇拜等等來誘騙他人,逐行一己私慾後,再用層層文化枷鎖幫他堵住受害人的嘴。以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來看,這其實是整個社會的「共謀」。性侵、誘姦被迫噤聲的現狀,你我都推了一把。

情感教育與性教育不可分割

因為情感教育不足,讓人昧於覺察或是不敢表達;因為性教育不足,使人生活在迷思當中,無法真正與人交流。程老師在訪談當中一再強調,心理的意願跟身體的反應,並沒有那麼絕對的關聯,不能相互類推,將兩者硬是掛勾在一起。
而台灣對於情感與性的教育,都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才讓各種迷思有其存活的空間。守貞教育總是熱愛強調要將珍貴的第一次獻給真愛,卻沒有進一步去討論性本身,此舉讓孩子對於自己的身體更加焦慮,而不斷地壓抑,反而會讓孩子無法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關係。
在現行的性教育教材當中,比起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只有討論器官,還討論到與他人交往、關於性行為的各種知識與注意事項、媒體當中的性要如何識讀等重要議題。這些話題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要灌輸孩子特定的觀念,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隨處可見才更要更孩子說清楚、講明白。
唯有療開情感與性欲的面紗,讓孩子準備好他將要面對的未來,才能夠真的保護他不受傷害,更重要的是,保護他不去傷害他人。畢竟,那些你以為不看就不會受傷的東西,往往越壓抑、越鮮明。
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 336 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會員
32Content count
過去於《人本教育札記》撰寫的文章集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夜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基地的老師們擔心孩子們内心有恐懼沒有機會抒發,也猜想孩子們内在還有疑惑或困頓,因此特地安排時間和孩子們聊一聊,聊孩子對事發經過的理解,感受與想法。沒有想到,孩子們沒有想要談恐懼與擔心,反而先談了處罰。
「仔細想想,什麼是愛情?其實是第二手的情感。在我們知道什麼是真愛之前,我們就已經習慣了愛情的很多套式,這些套式,妨礙我們對於真愛的感受能力。」在問到該怎麼跟青少年/青少女解釋「什麼是愛情」這個千古謎題時,平路繞了一個彎,先從什麼是我們所以為的愛情開始回答起。
片末瑞奇和瑪姬有一次談心的機會,並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但與其說是和解,反而更像是他們兩個藉由蘇菲亞召喚出童年最純粹的感情。即使這個世界會隨著成長讓愛得複雜,但仍有一些片刻會提醒你,有時候愛就像是兩個小孩,他們遇見彼此,一同冒險,也許後來他們分開,情感卻會一直存在。
小說主角多半追求獨特性,特別的身世、特別的職業,或是不同凡響的名字、不同凡響的人生抉擇。然而本書的女主角金智英完全沒有這些標籤,「金智英」這個名字就像是台灣的「淑芬」、「雅婷」一樣,是再普通不過的名字。她的人生也很普通,一個普通到,好像沒什麼問題的人生,這樣一帆風順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學習的理由》是部相當特殊的紀錄片,導演楊逸帆從 2009 年開始,將攝影機對準和他同樣就讀於宜蘭人文國中的同學,影片的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導演決定參與基測,親自面對考試的紀錄。看完影片後,我比較大的疑惑是:人文國中所想要達成的「自主學習」,真的存在嗎?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在 1998 年有一篇文章寫道:「這些年來,任何節日,一旦到臨,商人都不忘炒作一番趁勢廣告宣傳。父親節的廣告卻總是來得不起勁,甚至有點躲躲閃閃的。好像除了說『父親節到了』,其他的話就不知怎麼去說了。」看來關於父親節的尷尬由來已久,不只是幫忙過節的人尷尬,被過節的人大概也有點不知所措。
基地的老師們擔心孩子們内心有恐懼沒有機會抒發,也猜想孩子們内在還有疑惑或困頓,因此特地安排時間和孩子們聊一聊,聊孩子對事發經過的理解,感受與想法。沒有想到,孩子們沒有想要談恐懼與擔心,反而先談了處罰。
「仔細想想,什麼是愛情?其實是第二手的情感。在我們知道什麼是真愛之前,我們就已經習慣了愛情的很多套式,這些套式,妨礙我們對於真愛的感受能力。」在問到該怎麼跟青少年/青少女解釋「什麼是愛情」這個千古謎題時,平路繞了一個彎,先從什麼是我們所以為的愛情開始回答起。
片末瑞奇和瑪姬有一次談心的機會,並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但與其說是和解,反而更像是他們兩個藉由蘇菲亞召喚出童年最純粹的感情。即使這個世界會隨著成長讓愛得複雜,但仍有一些片刻會提醒你,有時候愛就像是兩個小孩,他們遇見彼此,一同冒險,也許後來他們分開,情感卻會一直存在。
小說主角多半追求獨特性,特別的身世、特別的職業,或是不同凡響的名字、不同凡響的人生抉擇。然而本書的女主角金智英完全沒有這些標籤,「金智英」這個名字就像是台灣的「淑芬」、「雅婷」一樣,是再普通不過的名字。她的人生也很普通,一個普通到,好像沒什麼問題的人生,這樣一帆風順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學習的理由》是部相當特殊的紀錄片,導演楊逸帆從 2009 年開始,將攝影機對準和他同樣就讀於宜蘭人文國中的同學,影片的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導演決定參與基測,親自面對考試的紀錄。看完影片後,我比較大的疑惑是:人文國中所想要達成的「自主學習」,真的存在嗎?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在 1998 年有一篇文章寫道:「這些年來,任何節日,一旦到臨,商人都不忘炒作一番趁勢廣告宣傳。父親節的廣告卻總是來得不起勁,甚至有點躲躲閃閃的。好像除了說『父親節到了』,其他的話就不知怎麼去說了。」看來關於父親節的尷尬由來已久,不只是幫忙過節的人尷尬,被過節的人大概也有點不知所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北一女國文老師的區桂芝老師因批評108國文課綱是「無恥課綱」,引發軒然大波。仔細爬梳就會發現:「課綱爭議」的背後,還是源自於主流教育體制無法擺脫以「學什麼」為中心的思維。然而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比起學生應該「學什麼」,我們更應該思考學生應該「怎麼學」。
Thumbnail
作者註:此系列專文將會以一個大學生的角度,討論現今高教的問題,以及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教育,此系列為專文第一篇,希望能帶領大家思考在知識的界線已逐漸模糊的時代,分流教育的意義及必要性。
Thumbnail
《教育芯理學》的芯老師,是我在經營podcast期間在IG上認識的朋友, 一開始就是被老師的許多教育經驗分享給吸引, 老師這個名詞,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具有威嚴且不太容易親近的名詞, 雖然有時應邀前往授課時,我還是很開心能被稱為老師, 但我知道,想成為一位可以傳授知識成為榜樣的老師,在我的腦海中,還
Thumbnail
現在是2021/5月,這次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被Covid-19疫情影響從海外回到台灣(據統計有約30萬海外人士返回台灣),因為國外的疫情狀況真的已經失控,台灣還是最安全的地方。而返台除了居住、工作外,大家有面臨孩子的教育銜接的問題嗎? 我的兩個孩子十歲跟五歲,二人都是學齡前就離開台灣,在國外讓他
Thumbnail
本月方格子與邱品齊皮膚科醫師合作,推出「付費會員獨享」的特別活動,11/30前推薦好友訂閱專題,即可同享加碼回饋!立即了解活動詳情,試試看每月少喝一杯手搖杯,接收正確的肌膚保養知識。 方格子團隊也特別訪談了邱品齊醫師,請醫師與讀者朋友們分享,這一年多來經營專題《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某天患有自閉症的妹妹真理子走失了,良夫著急地四處尋找妹妹的下落,一番折騰後終於找到真理子。真理子洗澡時,良夫在她褲子的口袋發現一萬圓,以及內褲上的乳白黏稠液體。
Thumbnail
翻滾海貍針對教育工作者,以「遊戲教育」為形式、「啟發教育」為內涵、「價值觀」的涵養為教育本質,翻滾海貍的目標對象是針對教育工作者,透過「師培」(師資培育),協助學校轉型,進一步讓培訓過的教師輔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北一女國文老師的區桂芝老師因批評108國文課綱是「無恥課綱」,引發軒然大波。仔細爬梳就會發現:「課綱爭議」的背後,還是源自於主流教育體制無法擺脫以「學什麼」為中心的思維。然而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比起學生應該「學什麼」,我們更應該思考學生應該「怎麼學」。
Thumbnail
作者註:此系列專文將會以一個大學生的角度,討論現今高教的問題,以及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教育,此系列為專文第一篇,希望能帶領大家思考在知識的界線已逐漸模糊的時代,分流教育的意義及必要性。
Thumbnail
《教育芯理學》的芯老師,是我在經營podcast期間在IG上認識的朋友, 一開始就是被老師的許多教育經驗分享給吸引, 老師這個名詞,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具有威嚴且不太容易親近的名詞, 雖然有時應邀前往授課時,我還是很開心能被稱為老師, 但我知道,想成為一位可以傳授知識成為榜樣的老師,在我的腦海中,還
Thumbnail
現在是2021/5月,這次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被Covid-19疫情影響從海外回到台灣(據統計有約30萬海外人士返回台灣),因為國外的疫情狀況真的已經失控,台灣還是最安全的地方。而返台除了居住、工作外,大家有面臨孩子的教育銜接的問題嗎? 我的兩個孩子十歲跟五歲,二人都是學齡前就離開台灣,在國外讓他
Thumbnail
本月方格子與邱品齊皮膚科醫師合作,推出「付費會員獨享」的特別活動,11/30前推薦好友訂閱專題,即可同享加碼回饋!立即了解活動詳情,試試看每月少喝一杯手搖杯,接收正確的肌膚保養知識。 方格子團隊也特別訪談了邱品齊醫師,請醫師與讀者朋友們分享,這一年多來經營專題《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某天患有自閉症的妹妹真理子走失了,良夫著急地四處尋找妹妹的下落,一番折騰後終於找到真理子。真理子洗澡時,良夫在她褲子的口袋發現一萬圓,以及內褲上的乳白黏稠液體。
Thumbnail
翻滾海貍針對教育工作者,以「遊戲教育」為形式、「啟發教育」為內涵、「價值觀」的涵養為教育本質,翻滾海貍的目標對象是針對教育工作者,透過「師培」(師資培育),協助學校轉型,進一步讓培訓過的教師輔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