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命動能取向頭薦骨 BCST?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945年,威廉‧蘇瑟蘭(William G. Sutherland)為一名病重垂死的人做個案。那時,距蘇瑟蘭第一次在骨病學院( American School of Osteopathy)看到顳骨,有了「頭部的每一片骨頭應該都會動,不然為什麼顳骨要長得像魚鰓一樣」這個想法開始,隨而發現顱薦椎律動(cranial rhythmic impulse)之間,已經有了超過三十年的時光。
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
蘇瑟蘭醫師有著超過三十年的執業經驗。現在,他眼前的這個人即將死去,他卻似乎無計可施。在這個片刻,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了。可能出於安慰,或者神性的啟示,蘇瑟蘭將手放到了這個人身上,就只是靜靜地放著,靜靜地為這個人待在這裡。
神奇的事情就發生在這個片刻。在某個當下,蘇瑟蘭感覺到好像一切安靜了下來,一股無盡的暖流流經著他,以及眼前的這個人。這股暖流打開了他的心,無盡的慈悲就這樣綿亙著、流動著。那個片刻,無盡的愛湧現了出來。
個案結束後一段時間,這個人走了,據這個人的家屬所說,「他走得很安詳,好像在和平中過世。」
這次個案,是蘇瑟蘭第一次經驗到在生命動能取向頭薦骨(biodynamic craniosacral therapy, BCST)中被稱為長潮(the Long Tide)的範疇。這次經驗似乎給了蘇瑟蘭某種神祕的啟示,這次個案的經驗讓蘇瑟蘭發現,似乎存在著比以往他所意會到的顱薦椎律動更廣泛、整體、全面的脈動。
蘇瑟蘭在人生最後的十年,都在試著理解與認識這一塊在當時仍是完全陌生的領域:生命動能取向(biodynamical orientation)。

生命動能取向頭薦骨(BCST)的核心是整體性(holistic)。這種整體性從我們受精的那一刻開始,就被寫入整個系統中。受精的那一刻,-以一種比較詩意的方式來說-神性與物質交會,親代的基因與性靈(spirit)交會。新生命於焉誕生。
BCST的看法是,在受精的那一刻,受精卵會像被點火一樣地閃耀出光芒。這道光芒是維繫每個生命一生的生命動能(biodynamical potency,以下簡稱勢能)進入一個新生命的瞬間。
在這個領域研究的執行師發現,勢能具有三種特性,並終其一生不間斷地運作著這三種特性:
  1. 維繫準則 ordering:架構的發展原則,比如說胚胎發展的順序、各個內臟的位置與功能...等。
  2. 保護 protecting:勢能會在外力進入系統中時將其消解。當外力過於強烈,以至於無法完全消解時,勢能會轉而將外力凝縮在一處,而勢能本身則會變得稠密、低活力。這時候的勢能,被稱為遲滯勢能(inertial potency)。
  3. 療癒 healing:遲滯的勢能在有他人以適當的臨在、精準的辨別力來廣泛、敞開地支持系統時,勢能的特性就會從遲滯逐漸活躍起來。這時候,療癒會自行展開、發生。深刻的療癒會發生在靜定(stillness)之中。
經過一系列的訓練後,BCST 取向的執行師得以支持勢能的開展、辨識勢能想要去何處工作,以及護持著一個可供勢能開展自身工作的場域。一名有足夠訓練的執行師,能夠感知到勢能的活動-那種是生命的基本的二極脈動(fundamental bipolar impulse),規律而穩定。
BCST 是一個有別於正規醫療的工作模式。這個取向的執行師並不是治療中的主導者,也不是執行師預先判定一名個案的治療流程怎麼設計。相反的,這個取向的執行師真正在做的,都是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包含:
  • 確保自己的中立與臨在足夠
  • 確保調頻的工作是準確的(調頻orientation是另一個複雜而又簡易的意念設定 (mind-set))
  • 確保自己所開展的場域足夠開展
  • 確保自己對所有層面的開展都有基本而足夠的理解
  • 確保自己能不介入系統自行工作
在這個取向裡,系統本身就具備了一切療癒所需的特性與要素。療癒不只是疾病的不在,而是勢能能夠清晰、完整、和諧地全然展現自己。在個案中,我們也常常可以發現,一個勢能更加清晰、對稱而有力的展現的人,他往往也會主述更完整、更清晰等感覺,並且常會伴隨不同層面的開展,比如心智的慣性、人格的緊縮、出生的創傷,或者心靈的傷,等等等等。
這個取向會認為,療癒並不是不在,只是變得模糊或受到限制。BCST這個取向對治療師最大的挑戰是,治療師要放掉所有的預設-但不是放掉經驗或判斷,這兩者都是很重要的一部份。這裡指的「放掉預設」,單純只是在說治療師抱持的初學者之心-讓系統來告訴治療師他需要什麼協助。
換句話講,治療師要能夠讓他的不安全感、不確定感、渴望飄掉的傾向等等的「路障」在整個過程中讓出道路來,並在「單純而寂靜的觀照」和「頭腦和經驗的判準」這兩者之間順暢無礙地切換。
從表面上來看,BCST 取向的執行師就只是單純把手放在一個人身上。可是實際上,無論是在個案中讓出道來、準確而謙虛地只是傾聽系統展現,或者辨別現在是什麼階段的工作在開展,都會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
這個取向的領域看似簡單,其實複雜。

在這個取向中,特別被側重的面向有幾個:
  • 資源 resources
  • 中線 midlines-生命中的對焦基準
  • 療癒步驟 healing processes
  • 兩個不同脈動週期與幅度的潮汐-中潮與長潮
  • 動態靜止 Dynamic Stillness-一切的基礎地
  • 涵容的空間 holding environment
  • 執行師的辨別與定位 the practitioner's identification and orientation
  • 元呼吸(或原生呼吸) primary respiration
  • 胚胎的發展順序
  • 典範移轉至整體 holistic shift
  • 靜止 stillness
  • 本質性的療癒歷程 inherent treatment plan / protocol
  • 臨在 presence
雖然隨著個案經驗漸多,我學習的內容也漸趨複雜。不過在給予這樣的個案時,我往往經驗到的是一個簡單的發現:那些破碎的、分離的、不穩定的、痛苦的、失連的、焦慮的,或者碎成一片一片的感覺,往往會出現在與整體的關係變得模糊時出現。這些生命中的傷與苦痛,意味著分裂出現在我們生命裡。
當一個護持者為我們全然的臨在時,每一個人都有重新展現整體的可能性。整體並不是不見,只是整體變得模糊。那就好像我們只看著海面上的波浪時,波浪總是一道一道的;然而,當我們沉潛入海,整體性就在那裏。
在生命的最深處有靜定,永遠沒有消失,也沒有離去。我覺得,這或許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份大禮-我們可以超越傷,不是只是聚焦於病痛與苦難上,而是看到傷的背後資源一直都在。而在最深處,我們會見證生命的本質。
某種程度上,BCST 已經超越了傳統對於療癒的認知,進入了修行的領域中。
這是我們所認識的BCST。
PS. 對BCST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生命動能頭薦骨北美分會 BCTA/NA ;對我的個案有興趣的話,歡迎預約
15會員
28Content count
自由工作者的路是種人生的冒險。我們偏離了傳統的工作,偏離了有穩定指標的評估方式,並且轉向不確定的懷抱。 這是一條富含非傳統挑戰的道路,諸如推出產品的方式、建立流程、稅務、現實評估,或者在現實中的困境與自己的想像中達到某種平衡的結果。 有些前輩已在前面走過,這個專題則是一個整理,也是一個試著書寫我自己行於此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大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人工作有很多優點,好比說選擇工作地點與時間的自由度、自我圓善、追求內在價值、重新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向。或者,我們可能會開始思考,我們的工作可以為我的顧客帶來什麼好處-換句話講,一個人工作會不斷讓自己反思:我可以用什麼方式協助我的顧客成功。 這個過程會很像二極體點的過程:
自Covid-19席捲全球以後,以往的工作傳統受到非常大的挑戰,我們可以從「我們真的需要回去辦公室工作嗎?(Do we need to go back to the office?)」這個問題成為Google搜尋的一個熱門選項看出來。大家似乎發現,我們似乎不太需要花費那麼多時間來通勤,我們甚至可能不
保羅‧賈維斯,《一人公司》 這個問題源於我在讀到作者將一人公司的目標設為客戶成功時,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台灣人的消費習性跟美國人有差別,那麼,作者提的這個概念還適用於台灣市場嗎?」
靜坐有一個很常出現的動作,是閉上眼睛。這個動作在內丹道裡,被稱作收攝三光:把散出去的能量收攝回來。 視覺正常的人通常會非常傾向透過視覺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主要認知,描述世界的方式也容易以視覺為出發點。 白話點講,就是視覺被關閉時,我通常會直接開始經驗到其他比較細微的、沒那麼容易留意到的感官知覺。
在讀施泰納(Rudlof Steiner,華德福的創始人)在這本書裡講述腦神經系統的內容時,我有一些新的想法出現。這篇文章便是用來記錄與整理這些新的想法。
我們推出一項產品時,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是,我們開始分享我們所知道的事給其他人。
一個人工作有很多優點,好比說選擇工作地點與時間的自由度、自我圓善、追求內在價值、重新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向。或者,我們可能會開始思考,我們的工作可以為我的顧客帶來什麼好處-換句話講,一個人工作會不斷讓自己反思:我可以用什麼方式協助我的顧客成功。 這個過程會很像二極體點的過程:
自Covid-19席捲全球以後,以往的工作傳統受到非常大的挑戰,我們可以從「我們真的需要回去辦公室工作嗎?(Do we need to go back to the office?)」這個問題成為Google搜尋的一個熱門選項看出來。大家似乎發現,我們似乎不太需要花費那麼多時間來通勤,我們甚至可能不
保羅‧賈維斯,《一人公司》 這個問題源於我在讀到作者將一人公司的目標設為客戶成功時,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台灣人的消費習性跟美國人有差別,那麼,作者提的這個概念還適用於台灣市場嗎?」
靜坐有一個很常出現的動作,是閉上眼睛。這個動作在內丹道裡,被稱作收攝三光:把散出去的能量收攝回來。 視覺正常的人通常會非常傾向透過視覺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主要認知,描述世界的方式也容易以視覺為出發點。 白話點講,就是視覺被關閉時,我通常會直接開始經驗到其他比較細微的、沒那麼容易留意到的感官知覺。
在讀施泰納(Rudlof Steiner,華德福的創始人)在這本書裡講述腦神經系統的內容時,我有一些新的想法出現。這篇文章便是用來記錄與整理這些新的想法。
我們推出一項產品時,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是,我們開始分享我們所知道的事給其他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聊聊《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課》。 為什麼不要相信你的念頭? 相信自己的念頭又會如何? 什麼是生命中重要的事? 作者比約恩用自己的生命,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準備好你喜歡的飲料~ 我們來聊聊吧~ 預告 25 分鐘 https://
Thumbnail
什麼是生命蛻變桌遊?一場自我啟發的奇妙旅程。透過多元視角的探索,揭開心靈的層層迷霧。一開始看到別人的分享文,內心冒出了一個想法:黃姐姐用桌遊帶我們探索,也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你認為人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變得更加有智慧嗎?還是性格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然成形?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某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整個性情大變,這也就代表形塑一個人的不只是基因,而是會受到後天環境與事件所影響,還可能會經歷多次不同的轉變,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多種樣貌,也因此決定我們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Thumbnail
年輕時或許沒有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但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在文章中,一位長者分享了他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認為平靜就是人生的意義。透過思考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境界能夠成為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生物演化依循天擇的定律,順應著地球環境的變遷,總是變化、選擇而後發展。因此萬物生息不絕,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路。
Thumbnail
家庭主婦對社會毫無貢獻?幸枝把她生命的重心給了家庭,而磨子,則是給了工作,這兩個人的人生選擇,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重點是,選擇了之後,你甘不甘願?
Thumbnail
經典電影:《終極假期》(Last Holiday) 👯 其實,從有念經開始我所遇到的亡靈似乎少了許多,但是,開始跟【人】這個軀殼裡的靈魂對話就突然變得很日常了!~今天聊聊的主題先從沒有軀殼的靈魂-【亡靈】說起。 👯在我所看到我們同屬空間裡存有的【亡靈】,通常活動的時間 : 並非大家認知的晚上12
Thumbnail
《花》原本是松本大洋作為1998年東京「黑帳篷」劇團的公演劇本,是少數和其他領域創作者合作的作品。2002年出版時,松本大洋又為每一頁進行大幅的修改,也加入新繪製的畫面。 故事以「部落」和「祭典」做為題材,透過兩個部族之間闡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連結與關係。其中以製面者酋長挑選繼承人的故事為主要架。
Thumbnail
當媽媽之後,我很確定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不打罵、不威脅恐嚇的媽媽, 但這年頭誰不是呢? 沒有一個家長是立志要成為一個打罵小孩,恐嚇威脅小孩的家長,那到底為什麼最後會破功,往一個自己也不希望的方向走了呢?  我覺得是: 媽媽給自己的期許太高, 這個社會給媽媽的期許也太高。  好像當了媽媽,就要成為一個
Thumbnail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聊聊《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課》。 為什麼不要相信你的念頭? 相信自己的念頭又會如何? 什麼是生命中重要的事? 作者比約恩用自己的生命,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準備好你喜歡的飲料~ 我們來聊聊吧~ 預告 25 分鐘 https://
Thumbnail
什麼是生命蛻變桌遊?一場自我啟發的奇妙旅程。透過多元視角的探索,揭開心靈的層層迷霧。一開始看到別人的分享文,內心冒出了一個想法:黃姐姐用桌遊帶我們探索,也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你認為人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變得更加有智慧嗎?還是性格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然成形?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某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整個性情大變,這也就代表形塑一個人的不只是基因,而是會受到後天環境與事件所影響,還可能會經歷多次不同的轉變,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多種樣貌,也因此決定我們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Thumbnail
年輕時或許沒有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但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在文章中,一位長者分享了他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認為平靜就是人生的意義。透過思考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境界能夠成為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生物演化依循天擇的定律,順應著地球環境的變遷,總是變化、選擇而後發展。因此萬物生息不絕,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路。
Thumbnail
家庭主婦對社會毫無貢獻?幸枝把她生命的重心給了家庭,而磨子,則是給了工作,這兩個人的人生選擇,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重點是,選擇了之後,你甘不甘願?
Thumbnail
經典電影:《終極假期》(Last Holiday) 👯 其實,從有念經開始我所遇到的亡靈似乎少了許多,但是,開始跟【人】這個軀殼裡的靈魂對話就突然變得很日常了!~今天聊聊的主題先從沒有軀殼的靈魂-【亡靈】說起。 👯在我所看到我們同屬空間裡存有的【亡靈】,通常活動的時間 : 並非大家認知的晚上12
Thumbnail
《花》原本是松本大洋作為1998年東京「黑帳篷」劇團的公演劇本,是少數和其他領域創作者合作的作品。2002年出版時,松本大洋又為每一頁進行大幅的修改,也加入新繪製的畫面。 故事以「部落」和「祭典」做為題材,透過兩個部族之間闡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連結與關係。其中以製面者酋長挑選繼承人的故事為主要架。
Thumbnail
當媽媽之後,我很確定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不打罵、不威脅恐嚇的媽媽, 但這年頭誰不是呢? 沒有一個家長是立志要成為一個打罵小孩,恐嚇威脅小孩的家長,那到底為什麼最後會破功,往一個自己也不希望的方向走了呢?  我覺得是: 媽媽給自己的期許太高, 這個社會給媽媽的期許也太高。  好像當了媽媽,就要成為一個
Thumbnail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