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腳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朋友發了一個訊息給我,是胡適寫給兒子的信
最後一段看似兩個獨立的概念:「自由」和「愛」的平衡
成了普天下的父母最大的課題
你是自由的
我是愛你的;
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我想起了年輕時候曾讀到紀伯倫的詩,當初只覺得詞句很美,如今自己當了人父,這些文字像高速列車撞了過來,原來,父母的腳色只是造物主的弓,箭的飛行方向和速度,不是弓決定。
你好比一把弓,
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
弓箭手看見無窮路徑上的箭靶,
於是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希望祂的箭能射得又快又遠
欣然屈服在神的手中吧,
因為祂既愛那疾飛的箭,
也愛那穩定的弓。
我相信,但還不能做到
我思量
是愛孩子太深
還是
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會員
    47Content count
    一個果實算得出有多少種子 一顆種子數不出會長出多少果實 希望,是一種力量 希望,可以有無窮的想像 希望在這裡埋下種子 總有一天開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彬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星期六受邀在線上辦了一場親子溝通的講座,下午1:30到4:00的演講,不到一點就有許多家長已經上線,我播了一首《天父的花園》當作暖場的音樂,裡面一段歌詞也是這場演講我希望傳遞的訊息, 「小小花園裡,紅橙黃藍綠,每朵花兒都美麗。」 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我提出了三個良好親子溝通的關鍵 親子吧
    「真羨慕同學有這麼多好朋友」 「老師問我要不要參加演講比賽,心裡明明很想,嘴吧卻說不要」 「我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未來很茫然」 這是許多青少年在學校生活中常會呈現的狀況,如果把這些狀況歸納起來,共同點應該都是缺乏自信。 然而自信是一項抽象的字眼,這些受訪的孩子是如何察覺自己沒有自信呢?
    應該是梁朝偉主演的《一代宗師》,裡面一段台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從那刻起,開始喜歡上念念這個詞,
    大一聖誕節前夕,一個人遠離北部到台南讀書,想趁著節日寫卡片維繫關係,當我寫完寄出去之後,每天都期望收到回覆的卡片,事與願違,我收到的卡片和寄出去的卡片不成比例,一開始還會覺得是不是對方沒收到,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我的心情從期待變成失落,甚至有些憤怒,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不懂做人的道理
    一趟20分鐘的高鐵,可以做什麼? 聽一段英文對話 打一場遊戲 看一篇管理文章 瀏覽幾則新聞 或者 滑一滑朋友的即時動態 消磨時光 是一個中秋的月夜,昏暗的燈光,一個終身致力推廣美的學者,用充滿感情和磁性的聲音,在一開場向現場幾百位聽眾朗讀一首情詩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
    有一次要找一篇幾年前寫的文章,憑著印象,搜尋相關的內容、大概的日期,但是怎麼找還是找不到,有朋友建議我,應該為文章設下標籤和關鍵字,透過分類這樣就可以輕易地找到它 貼標籤讓我們方便管理很多事情,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其實也一直在對人貼標籤
    星期六受邀在線上辦了一場親子溝通的講座,下午1:30到4:00的演講,不到一點就有許多家長已經上線,我播了一首《天父的花園》當作暖場的音樂,裡面一段歌詞也是這場演講我希望傳遞的訊息, 「小小花園裡,紅橙黃藍綠,每朵花兒都美麗。」 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我提出了三個良好親子溝通的關鍵 親子吧
    「真羨慕同學有這麼多好朋友」 「老師問我要不要參加演講比賽,心裡明明很想,嘴吧卻說不要」 「我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未來很茫然」 這是許多青少年在學校生活中常會呈現的狀況,如果把這些狀況歸納起來,共同點應該都是缺乏自信。 然而自信是一項抽象的字眼,這些受訪的孩子是如何察覺自己沒有自信呢?
    應該是梁朝偉主演的《一代宗師》,裡面一段台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從那刻起,開始喜歡上念念這個詞,
    大一聖誕節前夕,一個人遠離北部到台南讀書,想趁著節日寫卡片維繫關係,當我寫完寄出去之後,每天都期望收到回覆的卡片,事與願違,我收到的卡片和寄出去的卡片不成比例,一開始還會覺得是不是對方沒收到,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我的心情從期待變成失落,甚至有些憤怒,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不懂做人的道理
    一趟20分鐘的高鐵,可以做什麼? 聽一段英文對話 打一場遊戲 看一篇管理文章 瀏覽幾則新聞 或者 滑一滑朋友的即時動態 消磨時光 是一個中秋的月夜,昏暗的燈光,一個終身致力推廣美的學者,用充滿感情和磁性的聲音,在一開場向現場幾百位聽眾朗讀一首情詩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
    有一次要找一篇幾年前寫的文章,憑著印象,搜尋相關的內容、大概的日期,但是怎麼找還是找不到,有朋友建議我,應該為文章設下標籤和關鍵字,透過分類這樣就可以輕易地找到它 貼標籤讓我們方便管理很多事情,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其實也一直在對人貼標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領導與育兒的角色融合,顯示新時代的角色理解與必備特質,用以建立基於信任和尊重的互動模式。 探討領導者和父母的角色如何相互影響和學習,且需對被領導者以身作則,行為模範勝過言語教導。
    Thumbnail
    身為人父、人母是我們的身分,至於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什麼樣的母親,才是「角色」。
    Thumbnail
    我們都很努力,只是有時候用力過猛,變成過度努力了。 前陣子看完了《樊登寫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這本書是他集結了自己閱讀十多本教養書的結晶。在前言的部分他提到,自己因為說了一些教養書,讓會員覺得他好像是一名教養專家,因此收到了
    Thumbnail
    影響孩子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孩子如同是父母的【複本】,如果”複本”出現錯誤訊息,一定是【正本】出了問題。既定印象裡,父母總以成績分數多寡區分獎賞、懲罰,卻忽略應該去培養孩子的自發性、自信、自律,且樂觀的學習態度,由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各個孩子的學習表現,並勇敢表達疼愛孩子的心情,教養並非緊迫盯人,學習路
    Thumbnail
    代罪羔羊 VS 黃金小孩 自戀型人格父母會將他們自己的不同部分投射在孩子身上。 而孩子在家中各自背負了不同的角色,而非自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兩套同樣說親情的電影(不知為何會想起親子丼裡的三文魚和魚子的關係XD),分別是林嘉欣主演的《美國女孩》和賈靜雯、王淨主演的《瀑布》(影後感正在絞盡腦汁寫作中),很想分享一下以前看過的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家庭/家族歷史、傳統母親與現代或西化的女兒跨代關係、中西文化差異的家庭為題材的電影。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在現實中橫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與關懷,常常以隱諱的方式表現。愛你難以啟齒,關心你變成碎念,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然而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話語背後的涵義?有多少父母能夠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Thumbnail
    「言語暴力」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影響比較幽微,不像肢體暴力(體罰)容易造成肉眼看得見的傷害,加上孩子說自己被老師罵的時候,大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往往是自己孩子不乖而受到老師責備,等到發現原來是不當的語言暴力時,孩子多半已經默默承受好一段時間了。
    最近因為腳扭到,開始回想小時候關於腳扭到的各種回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領導與育兒的角色融合,顯示新時代的角色理解與必備特質,用以建立基於信任和尊重的互動模式。 探討領導者和父母的角色如何相互影響和學習,且需對被領導者以身作則,行為模範勝過言語教導。
    Thumbnail
    身為人父、人母是我們的身分,至於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什麼樣的母親,才是「角色」。
    Thumbnail
    我們都很努力,只是有時候用力過猛,變成過度努力了。 前陣子看完了《樊登寫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這本書是他集結了自己閱讀十多本教養書的結晶。在前言的部分他提到,自己因為說了一些教養書,讓會員覺得他好像是一名教養專家,因此收到了
    Thumbnail
    影響孩子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孩子如同是父母的【複本】,如果”複本”出現錯誤訊息,一定是【正本】出了問題。既定印象裡,父母總以成績分數多寡區分獎賞、懲罰,卻忽略應該去培養孩子的自發性、自信、自律,且樂觀的學習態度,由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各個孩子的學習表現,並勇敢表達疼愛孩子的心情,教養並非緊迫盯人,學習路
    Thumbnail
    代罪羔羊 VS 黃金小孩 自戀型人格父母會將他們自己的不同部分投射在孩子身上。 而孩子在家中各自背負了不同的角色,而非自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兩套同樣說親情的電影(不知為何會想起親子丼裡的三文魚和魚子的關係XD),分別是林嘉欣主演的《美國女孩》和賈靜雯、王淨主演的《瀑布》(影後感正在絞盡腦汁寫作中),很想分享一下以前看過的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家庭/家族歷史、傳統母親與現代或西化的女兒跨代關係、中西文化差異的家庭為題材的電影。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在現實中橫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與關懷,常常以隱諱的方式表現。愛你難以啟齒,關心你變成碎念,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然而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話語背後的涵義?有多少父母能夠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Thumbnail
    「言語暴力」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影響比較幽微,不像肢體暴力(體罰)容易造成肉眼看得見的傷害,加上孩子說自己被老師罵的時候,大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往往是自己孩子不乖而受到老師責備,等到發現原來是不當的語言暴力時,孩子多半已經默默承受好一段時間了。
    最近因為腳扭到,開始回想小時候關於腳扭到的各種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