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喫茶】2022/09/19 | 巴哈的音樂,沒那麼多拐彎抹角的!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快與慢,都是這個世界給的標準。
這張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全套錄音,是1952年海飛茲所錄的名盤。在二十多年前我剛學習大提琴不久後就買了,但當時借給高中朋友後,就再也沒拿回來。但還是想念專輯裡的音色,前幾年又從二手市場買回來。
Bach: Sonatas &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 Violin: Heifetz, RCA 1952
那時高中朋友聽完了海飛茲的錄音,說他「拉太快了!」
我那時不知道所謂快慢標準,只知道它是我人生當中第一張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專輯。因此過一段時間我又買了帕爾曼的版本來聽聽,這兩個版本差異極大,因此很快就能了解所謂「快慢」的相對標準究竟為何。
當然,由於慢,帕爾曼的某些音色處理得較為纖細,但現在聽來,那已經不是巴哈時期的演奏風格,而是相當主觀的個人詮釋(當然海飛茲的也一樣)。
海飛茲雖然整體演奏速度較快,總是讓人以為他是否只剩下冷冰冰的技巧。不過我倒是認為,巴哈的作品當中存在的複音、對位手法,如果不用較為流暢的速度進行,是很難將音樂的變化和趣味展現出來的。
像是三首奏鳴曲當中的第二樂章「賦格」,一開始的主題都很鮮明,但如果開始進入到第二、甚至第三聲部的賦格,拖泥帶水的速度無法讓聽眾馬上體會到各聲部互相競爭的味道。
當然也有很多人批評海飛茲的版本太過「自我」,一來速度飛快,二來強調旋律進行而常常換把位產生滑音,再來就是某些弓法(像是快速跳弓)不適合用於巴洛克風格,但綜觀五零年代以來,有多少錄製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家,都是用「浪漫式的」個人主觀來詮釋這些作品呢?
真要講究巴洛克風格,那還得等到仿古學派出來了,才會有人極其考究地使用當時的頻率、演奏方法來詮釋。但在現代人耳裡,不適應的大有人在,又說他們過於刻板,沒有自己的想法與個性。
所以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巴哈的音樂真難,怎麼詮釋都有人批評、不滿意?
我常覺得巴哈的作品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演奏者內心百態。一套最好的作品,往往標示的極少,大多時候由演奏者自己解讀、發揮,只有誠實地面對自己心裡的聲音,才能對這套作品負責。
因此,所謂快與慢,都是這個世界給的標準,人們評論樂曲速度的主觀,也常常施加在日常生活上,給予身邊的人們無形的壓力。
殊不知,在宇宙的洪流裡,這些快慢只是微小的奈米粒子,微不足道。
687會員
452Content count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的吹奏就像是揚起落葉的風, 一陣一陣地將原本靜躺在路上的落葉,吹起、飄散、落下, 又再度吹起。 常常是一句急切的音階往上衝, 就把聽的人心情揪了上來。
第一號奏鳴曲第一樂章的開頭,那段低沉的旋律,彷彿可看到髮鬢斑白的老人獨步走在深秋的樹林中。
日本爵士樂就像日本威士忌一樣, 從模仿樣態當中漸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最後甚至比原產地更有味道。
喜歡古典樂的人,應該會愛上大正時期; 喜歡爵士樂的人,理所當然是昭和時期。
他的演奏,時而充滿優雅的搖擺,時而發出尖銳的挑釁。我個人喜歡Artie Shaw遠甚於Benny Goodman,因為在豎笛的吹奏上,我始終可以在Artie Shaw的演奏裡得到更多想像,還有宛如棉花糖在口中化開的情感。
音樂和咖啡一樣,越直接越好, 不要矯揉造作,更忌諱言不由衷。 開店第一天,我要故意放一張黑膠音質的CD,來讓各位感受一下什麼是「在你面前拉奏」的錄音。 在卡薩爾斯的鑽研之下,史上第一張完整錄製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專輯,就在二戰戰火當中誕生了。第五號組曲開頭的低音,像是雷聲,劃開了時代的巨響。
他的吹奏就像是揚起落葉的風, 一陣一陣地將原本靜躺在路上的落葉,吹起、飄散、落下, 又再度吹起。 常常是一句急切的音階往上衝, 就把聽的人心情揪了上來。
第一號奏鳴曲第一樂章的開頭,那段低沉的旋律,彷彿可看到髮鬢斑白的老人獨步走在深秋的樹林中。
日本爵士樂就像日本威士忌一樣, 從模仿樣態當中漸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最後甚至比原產地更有味道。
喜歡古典樂的人,應該會愛上大正時期; 喜歡爵士樂的人,理所當然是昭和時期。
他的演奏,時而充滿優雅的搖擺,時而發出尖銳的挑釁。我個人喜歡Artie Shaw遠甚於Benny Goodman,因為在豎笛的吹奏上,我始終可以在Artie Shaw的演奏裡得到更多想像,還有宛如棉花糖在口中化開的情感。
音樂和咖啡一樣,越直接越好, 不要矯揉造作,更忌諱言不由衷。 開店第一天,我要故意放一張黑膠音質的CD,來讓各位感受一下什麼是「在你面前拉奏」的錄音。 在卡薩爾斯的鑽研之下,史上第一張完整錄製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專輯,就在二戰戰火當中誕生了。第五號組曲開頭的低音,像是雷聲,劃開了時代的巨響。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 2006年電影: 穿著 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 片段 蘇格蘭創作歌手KT Tunstall 2005年歌曲《Suddenly I See》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曲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電影「冬天的故事 Conte d'hiver」片段, 古典 - 莫札特的已知版本:降 B 大調第 26 號小提琴奏鳴曲,KV 378
Thumbnail
在戰地拾到一張女生照片,此照片兩次救了他的命,他決心要找到照中人,結果卻找到了真愛。
Thumbnail
每天都會見面,多月來她從未向羅力軍官說過任何一句說話,現在她只能說:「再會!」也是她唯一的一句說話。
Thumbnail
她雖然能要求咖啡店老闆換音樂,卻無法決定生命中的任何時刻,是否仍會出現巴哈,或是其他勾起她痛苦回憶的古典樂曲。每次樂音一出現,她就陷入憎恨與狂躁的循環,無法自拔。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帕格尼尼就像是到魔咒,你以為擺脫它,實際上它的幽魂轉生為後世任何可能允許的弦樂作品。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 2006年電影: 穿著 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 片段 蘇格蘭創作歌手KT Tunstall 2005年歌曲《Suddenly I See》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曲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電影「冬天的故事 Conte d'hiver」片段, 古典 - 莫札特的已知版本:降 B 大調第 26 號小提琴奏鳴曲,KV 378
Thumbnail
在戰地拾到一張女生照片,此照片兩次救了他的命,他決心要找到照中人,結果卻找到了真愛。
Thumbnail
每天都會見面,多月來她從未向羅力軍官說過任何一句說話,現在她只能說:「再會!」也是她唯一的一句說話。
Thumbnail
她雖然能要求咖啡店老闆換音樂,卻無法決定生命中的任何時刻,是否仍會出現巴哈,或是其他勾起她痛苦回憶的古典樂曲。每次樂音一出現,她就陷入憎恨與狂躁的循環,無法自拔。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帕格尼尼就像是到魔咒,你以為擺脫它,實際上它的幽魂轉生為後世任何可能允許的弦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