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普及的兩派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所謂哲學普及,我認為可以分成兩派:一派想要嚴守學科分界,另一派根本不打算這麼做。
前者我姑且稱為本格派,後者就叫雜學派吧。為了對應到受眾需求,雜學派已經相當於某種知識普及業,會積極跨領域或評論時事,可說必然超出當今哲學學科的範圍。
不同路線的好壞,譬如精而不廣或廣而不精之類的,留給大家自行評價。我這裡想講的是,雖說兩派看似可以各搞各的,但事實上,某些本格派的態度是:
1.非常計較什麼是哲學,什麼又不是。
2.認為某些雜學派打著哲普名號,但講的東西不是哲學。
3.明確主張,雜學派的做法,對於推廣哲學不是好事。
這三點我個人全都反對。但我寫這文的主要目的不在反駁,而是想要藉由這類討論,讓未來想要做知識普及的人,尤其是我教過的學生們,更了解這圈子大約是怎麼回事。
首先,關於哲學的定義,從來眾說紛紜。但說哲學是愛智之學,則不太有人會否認,畢竟智慧應該是人人都想追求的東西。
那麼,我們又該怎麼理解「愛智」呢?在我個人的詮釋裡,愛智代表的是探討這個世界的不變本質與變動趨勢,並在其中探索更好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古典哲學裡,可以找到很多學科的雛型,譬如天文、物理、數學、生物學等。如果世界一直有新事物產生,使得我們一直發展新概念新方法來理解之,那學科分工就是註定發生的事,也是愛智的必然結果。
這強烈暗示,哲學可能根本不該受限於特定主題或領域。事實上,當代哲學家德希達也說,哲學的邊界是不斷變動的。
這樣的精神,我在2018年的世界哲學大會見識過。會場有為數眾多的分支場次,兒童哲學場一堆人說如何跟小孩子玩益智遊戲,運動哲學場一堆人說運動產業有哪些弊病。
如果用本格派的標準來看,這兩個大概也算是「打著哲學名號但講的東西不是哲學」。不過世界哲學大會的官方立場是,這些都是愛智的表現。
(當然這做法也會出現一些有趣情況,譬如在主題演講後,中國民哲排隊要挑戰Peter Singer,頗有雞同鴨講的感覺。)
此外,這幾年看過一些很不錯的社科類研究,他們很多人都是哲學出身,後來才轉向。尤其是《菁英體制的陷阱》,最讓我印象深刻。
作者讀劍橋大學時,師從Bernard Williams等人,說自己想要從傳承人力資本的角度,說明階級複製如何有計畫地被設計出來,最終導致現今的菁英體制與文化價值觀。
那些哲學大師跟他說,你的想法非常好,但哲學系幫不到你,你該去其他地方尋找你要的。於是他轉向社科與經濟學領域,最終完成這本我非常喜歡的作品。
按本格派的說法,作者大概根本不能叫研究哲學。也許吧,但我覺得他才體現了什麼叫愛智,也看到了劍橋的哲學家們怎麼看待這類事件。
至少他們不會說,你這不叫哲學。而是說,哲學可以是一個出發點,而你該離開這裡,踏上尋求智慧之路。
最後說一下我自己的實際經歷。由於這幾年做了不少中小學哲學教育,去年幫母系編寫教育部的標竿計畫申請書,也與系上教授討論了哲學如何自我定位的問題。
除了學術層面以外,教授們大都不會否認,人文學科確實遭遇到某種危機,而哲學應該要有類似文化公共財的東西,讓社會大眾感到可以取用或共用。就算不直接採取哲學理論的形式,也沒關係。
這可以是某些益智性故事或遊戲,也可以是普及性的書籍、講座或營隊。讓社會大眾感覺有用後,哲學做為一種知識品牌,才能獲得更多資源來發展壯大,無論資源是來自政府補助、企業贊助或營業收益。
在產學合作之下,雙方完全可以達成一種發展的正向循環。我自己做為一個雜學派,其實可以不用哲學名號,自己做點創新教育什麼的,但這種正向循環就不易產生,系上要申請到計畫補助也就多了一層困難。
與此同時,還是有人堅持「誰講的什麼不該打著哲學名號」。在我看來,這就是做事情的眼界差太多了,基本談不到一塊去。
至於到底哪邊才是對推廣哲學不利,同樣留給大家自行評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9會員
    209Content count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些很有學習熱情,但不認為學院知識能幫助自己者,究竟佔多大比例。
    一位年輕記者說:妳這種論點,難道不是在剝奪機器人成真的權利嗎?
    1.設定一個關鍵字,譬如「自由」。 2.設想一組有關聯的相反詞,譬如「富人/窮人」。 3.造幾個問句,譬如「富人比較自由,還是窮人比較自由
    所有人都承認,自己具備其中一者:容易分心、難以閱讀長文,或只記搜尋方式而非內容本身。
    既然你想和我一起思考,那你的思考就得讓我看得見,那你就得講出來或寫出來。
    如果你是燕王,是也去買根馬的骨頭、還是買根聰明人的骨頭呢?
    那些很有學習熱情,但不認為學院知識能幫助自己者,究竟佔多大比例。
    一位年輕記者說:妳這種論點,難道不是在剝奪機器人成真的權利嗎?
    1.設定一個關鍵字,譬如「自由」。 2.設想一組有關聯的相反詞,譬如「富人/窮人」。 3.造幾個問句,譬如「富人比較自由,還是窮人比較自由
    所有人都承認,自己具備其中一者:容易分心、難以閱讀長文,或只記搜尋方式而非內容本身。
    既然你想和我一起思考,那你的思考就得讓我看得見,那你就得講出來或寫出來。
    如果你是燕王,是也去買根馬的骨頭、還是買根聰明人的骨頭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是由一世紀時的作家普魯塔克提出的形上學悖論。忒修斯雅典國王,也是希臘史詩中著名的英雄之一。其中為人熟知的事蹟便是還在當王子的時候,自告奮勇成為祭品,前往破解怪獸米諾陶洛斯的迷宮,並將之擊殺,從克里特島光榮而歸……
    Thumbnail
    如果一本理論的書所強調的內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經驗,那就是科學的書。否則……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Thumbnail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以學校為主題,探討了教育的意義以及學校作為一個社區的價值。通過學校中學習到的知識和交流,我們可以形成自主性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並且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質和價值。學校也是一個多元化交流的場所,有助於我們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們,成為更加成熟和開明的人。
    Thumbnail
    斯多葛講求「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個人的修行、反省沈思藉此達到追求德行的目的,其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即是,斯多葛認為「世界無限而時間無限」世界不斷的起滅,其中所發生的事件,每一次都會重演、重現,個體「小我」只有通過永恆的時間,才能成為內在於世界整體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這個憨實的石頭段落,像是在提醒著我們,那裂出的一半,只是一半,在尋回另一半之後,所拼起的,才是完整的現實。 於是,生命,不只是那些破碎的部分。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是由一世紀時的作家普魯塔克提出的形上學悖論。忒修斯雅典國王,也是希臘史詩中著名的英雄之一。其中為人熟知的事蹟便是還在當王子的時候,自告奮勇成為祭品,前往破解怪獸米諾陶洛斯的迷宮,並將之擊殺,從克里特島光榮而歸……
    Thumbnail
    如果一本理論的書所強調的內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經驗,那就是科學的書。否則……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Thumbnail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以學校為主題,探討了教育的意義以及學校作為一個社區的價值。通過學校中學習到的知識和交流,我們可以形成自主性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並且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質和價值。學校也是一個多元化交流的場所,有助於我們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們,成為更加成熟和開明的人。
    Thumbnail
    斯多葛講求「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個人的修行、反省沈思藉此達到追求德行的目的,其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即是,斯多葛認為「世界無限而時間無限」世界不斷的起滅,其中所發生的事件,每一次都會重演、重現,個體「小我」只有通過永恆的時間,才能成為內在於世界整體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這個憨實的石頭段落,像是在提醒著我們,那裂出的一半,只是一半,在尋回另一半之後,所拼起的,才是完整的現實。 於是,生命,不只是那些破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