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
~美國神學家雷茵霍・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協談室𥚃一張抱怨的熱椅正發出不平之鳴。。。
「明明他才是問題的始作俑者,但為什麼被要求改變的永遠是我?」
焦點解決教牧諮商(SFPC)認為人的改變關鍵路徑是「認識神恩」與「獲得賦能」,一個人要從困擾走向健康,就要脫下舊人,也就是「知罪」,或是覺察到自己生命中的無效模式。其次穿上新人,也就是「知恩」,是一種「被賦能」,看見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以及上帝已經賜下的恩典。
看見每一天的小小力量
「顯然在婚姻裡,妳現在無論要做什麼,對妳來說都是困難重重⋯⋯,妳說妳今天做好給先生及小孩的早餐之後才來協談的⋯⋯,我想知道仍在婚姻困境的妳,妳是如何讓自己能繼續照顧家庭的?」(SFPC因應問句)
「認識神恩」與「獲得賦能」是人和神、與環境在連續不斷的互動中呈現出一種動態改變的過程。一個人要從舊人到新人,重塑一個新的身份認同並不容易。在啟動改變的旅程,我想可以提供以下六個步驟來幫助你:
1.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想要這個新的身分?
舉例而言,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會試圖去從事某些事,例如:戒菸、減重、禁手遊⋯,或開始上運動課程、補習、各種進修課程,想一想這些是自己覺得應該這麼做,或是來自重要他人的要求或社會期待,還是因為內心的恐懼轉變成焦慮的催促,尚未真的想改變。
2.維持現狀對我有什麼好處?
當你感覺被問題困住時,也許選擇不做出改變其實隱藏著某些好處。想一想那些好處可能是什麼?當你可以覺察自己,更進一步洞察這些可能的好處也就是阻礙「改變」的原因時,你就比較容易跨越障礙而做出不同的選擇。
3. 將「改變」拆解成一個個實際的小步驟。
多數的改變都是從小小的改變開始的。如果能找到促進改變的最先跡象、找到行動的起點,讓啟動改變的循環從小步驟開始、重視小改變。
4.向你的家人朋友分享改變的好處。
從系統的觀點來看,改變會對身旁的人帶來好處,讓你的家人、朋友成為你的啦啦隊,幫助你發展新眼光,並能設身處地的體會他人、拓展對事物的看法。
5.覺察自我狀態(訪客、抱怨、消費)勇敢跨出第一步。
訪客狀態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例外,甚或可能連抱怨也沒有;抱怨狀態認為除非他人改變,否則看不見問題解決的可能性;消費狀態則接受問題的存在,並願意承擔改變的責任。因此你可以選擇一項能讓你最快行動的小步驟,而且現在就開始!
6.監控改變繼續努力。
相信事情可能會失敗,但改變卻是無可避免的。因此用讚美鼓勵自己,在發現事情沒有進步或無效時,就做不同的嘗試~有效多做、無效放棄,能幫助自己在改變之路持續前進。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 12:2
生活中我們如何覺察改變正在發生?基督信仰裡常會提到「悔改」,「悔改」的中文字義是追悔所犯的錯誤並加以改正。「悔改」希臘文μετανοέω的意思是指當事人對現有的生命狀況,感到羞愧、自責與悔悟。而希臘文μετανοέω「悔改」對應希伯來文是「回轉」שׁוּב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人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心裡察覺不對,於是「回頭轉向」,起身走一條正確的路。
我們體會這樣的「改變」就像是在道路上開車遇到「回轉」的交通號誌時就需要轉向回頭,然後才能繼續開車前行到達目的地。
坐在駕駛座的你,雙手握著人生的方向盤,正踏上一條改變之路,過程可能曲折蜿蜒,祝福親愛的朋友帶著勇敢前去,在這條路上你將會獲得許多良師益友的陪伴,一站又一站的接力,指引歸家的方向!
參考資料:
《悔改,是起身走一條正確的路》,陳鳳翔, 2023/09/10,信望愛聖經工具網站(信望愛論壇)coverhttps://bible.fhl.net/cover/cover522.html
《飲於生命之泉~焦點解決教牧諮商SFPC》,葉貞屏著,2019,台北:宇宙光。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