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世界一直有雙重標準。

如果你覺得大燕滅亡800年,慕容復還想復國很可笑,那麼,猶太人亡國近2000年後,竟然在聯合國自作主張下復國了,這難道不荒謬?

聯合國如何做到的?

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粗暴地把已在當地居住2000年的巴勒坦人(阿拉伯人)趕走,約旦河以西及加薩走廊,原本屬於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或全部、或劃分一半,包括耶路撒冷及伯利恆,"送給"猶太人建立以色列國。

但是,被趕走的巴勒斯坦人,卻沒有自己的國家。如果是你,孰可忍、孰不可忍?

此後,巴勒斯坦人倍受以色列人壓迫及歧視,以巴戰爭打打停停無數次。1967年"六日戰爭"後,巴勒斯坦的領土就遭以色列非法佔領及控制直到現在。

巴勒斯坦民族英雄"阿拉法持",領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以恐怖手段對抗以色列和西方國家,最終在1996年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但自從阿拉法特2004年過世後,主張"消滅以色列、在巴勒斯全境建國"的"哈瑪斯"政黨於2006年掌權。西方國家把哈馬斯定位成"恐怖組織",巴勒斯坦人和穆斯林卻認為哈馬斯是"反對以色列英雄"。

加薩走廊持續被以色列封鎖,機場被炸毀,港口不能建,巴勒斯坦人連出國都有困難,物資要進來也很困難,這逼得巴勒斯坦人(尤其是年輕人)走投無路,最終就是反抗,發動戰爭。

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發射2200枚火箭彈,就是新仇舊恨交加的歷史總結。

平民固然無辜,但以色列絕不無辜。

別再剝奪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猶太人有以色列,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搶走土地後什麼都沒有。

"讓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吧!"這是中國及沙烏地阿拉伯的呼龥,唯有如此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這也是我的看法。

學歷史的我,最看不慣台灣媒體隨著美國CNN或英國BBC群魔亂舞,你們能不能有點腦袋去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巴衝突又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我唸小學時他們天天打來打去,新聞也不斷報導,事情早就發生了,一切都有脈絡可循。

5會員
7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Einmal ist keinmal. 一次到底算不算數呢?偶然還是必然?對我來說,當一件事發生了、一個人出現了,它就不是偶然。 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嗎? 文學擁有某種奇妙的作用,它能把那些在現實社會中不被理解、不被愛戴的人,變成引人遐思又與眾不同的神祕個體。身為讀者的我,便可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在《笑忘書》之後的作品。不同於《笑忘書》分散書寫笑、忘、輕、不朽等概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輕與重為主軸來展開敘事,並提及媚俗的概念。這篇文章聚焦在這些概念,並從幾個角度來評論這部小說,包含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希加關於田園詩的評論,以及這部作品是不是哲學小說的問題。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米蘭·昆德拉超越了深深影響中國小說家之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以音樂中的複調將小說裡的哲學、敘述和夢幻聯結成一致性的結構。他並認為生命中偶然發生一次的愛情與性是存在的“輕”,但沉重的人卻難承受它,而遭命運的重壓。若余華效法複調的手法,則《兄弟》就能提升思想深度,減少血腥汙穢低俗的氣息。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追逐眾多女人的男人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在所有女人的身上尋找自己的夢想,尋找他們對於女人的主觀想像。另一類則是被某種慾望驅使,想要佔有客觀女性世界無窮無盡的不同類型。 第一類男人的執迷是一種抒情詩式的執迷:他們在女人身上找的,是他們自己,是他們的理想,他們總是一再一再地失望,因為理想啊,我們也知道,就
Thumbnail
這本書有很多的地方,我還未能了解得透徹,很佩服作者有那麼深入透徹的思維,我以我了解的⻆度去,說一說我的讀後感吧。 這個故事主要圍繞著「輕和重」、「靈與慾」用不同的情境故事,不同的故事人物來帶出這兩個觀點。 這是不是很像渣男的藉口,剛開始,我覺得他很渣,他自己擁有很多的情婦,卻要求特麗莎對他忠誠。
Thumbnail
本以為這是一齣清新的愛情小品,看完卻發覺它其實是一部人生紀錄片。 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恰恰也正如劇中紀錄片的命運般,從一開始不受關注的小品電視劇,到榮登臺灣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的熱搜劇,證明好口碑是會逐漸發酵的。
Thumbnail
2004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在台灣出版,我正好當時迷上法國文學,看了第一次,那時我還未成年,有許多不明白的部分;十年後,台灣出版社發行了30週年紀念版,我又重溫了一次。
Thumbnail
出版社/皇冠叢書 久仰米蘭·昆德拉的大名,幾年前因緣際會之下買了此書,結果現在才讀完(笑)。初翻此書覺得有點沈重,故事裡的人物似乎沒有真正的快樂,每個人都遷就於他人的羈絆,但再翻此書對人物的輪廓能更加掌握。但的確都是我這個小人物的淺見而已。:) 故事以永劫回歸開頭,巧合的是當我還小時也想過永劫回歸的
Thumbnail
不斷外遇、回家、外遇、回家無限的循環,雖然讓人看得很膩,但漸漸可以感受到他所表示的「必須如此、必須這樣」,他需要透過這些儀式性的過程讓自己回到那塊浮木之上,讓自己記得回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Einmal ist keinmal. 一次到底算不算數呢?偶然還是必然?對我來說,當一件事發生了、一個人出現了,它就不是偶然。 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嗎? 文學擁有某種奇妙的作用,它能把那些在現實社會中不被理解、不被愛戴的人,變成引人遐思又與眾不同的神祕個體。身為讀者的我,便可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在《笑忘書》之後的作品。不同於《笑忘書》分散書寫笑、忘、輕、不朽等概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輕與重為主軸來展開敘事,並提及媚俗的概念。這篇文章聚焦在這些概念,並從幾個角度來評論這部小說,包含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希加關於田園詩的評論,以及這部作品是不是哲學小說的問題。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米蘭·昆德拉超越了深深影響中國小說家之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以音樂中的複調將小說裡的哲學、敘述和夢幻聯結成一致性的結構。他並認為生命中偶然發生一次的愛情與性是存在的“輕”,但沉重的人卻難承受它,而遭命運的重壓。若余華效法複調的手法,則《兄弟》就能提升思想深度,減少血腥汙穢低俗的氣息。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追逐眾多女人的男人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在所有女人的身上尋找自己的夢想,尋找他們對於女人的主觀想像。另一類則是被某種慾望驅使,想要佔有客觀女性世界無窮無盡的不同類型。 第一類男人的執迷是一種抒情詩式的執迷:他們在女人身上找的,是他們自己,是他們的理想,他們總是一再一再地失望,因為理想啊,我們也知道,就
Thumbnail
這本書有很多的地方,我還未能了解得透徹,很佩服作者有那麼深入透徹的思維,我以我了解的⻆度去,說一說我的讀後感吧。 這個故事主要圍繞著「輕和重」、「靈與慾」用不同的情境故事,不同的故事人物來帶出這兩個觀點。 這是不是很像渣男的藉口,剛開始,我覺得他很渣,他自己擁有很多的情婦,卻要求特麗莎對他忠誠。
Thumbnail
本以為這是一齣清新的愛情小品,看完卻發覺它其實是一部人生紀錄片。 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恰恰也正如劇中紀錄片的命運般,從一開始不受關注的小品電視劇,到榮登臺灣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的熱搜劇,證明好口碑是會逐漸發酵的。
Thumbnail
2004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在台灣出版,我正好當時迷上法國文學,看了第一次,那時我還未成年,有許多不明白的部分;十年後,台灣出版社發行了30週年紀念版,我又重溫了一次。
Thumbnail
出版社/皇冠叢書 久仰米蘭·昆德拉的大名,幾年前因緣際會之下買了此書,結果現在才讀完(笑)。初翻此書覺得有點沈重,故事裡的人物似乎沒有真正的快樂,每個人都遷就於他人的羈絆,但再翻此書對人物的輪廓能更加掌握。但的確都是我這個小人物的淺見而已。:) 故事以永劫回歸開頭,巧合的是當我還小時也想過永劫回歸的
Thumbnail
不斷外遇、回家、外遇、回家無限的循環,雖然讓人看得很膩,但漸漸可以感受到他所表示的「必須如此、必須這樣」,他需要透過這些儀式性的過程讓自己回到那塊浮木之上,讓自己記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