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鮮人的職場生存語錄(上)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見備註一)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為了避免有說教嫌疑,不想被人討厭(我自己也很討厭別人對我說教),加上我這幾年越來越喜歡看各種語錄,覺得越精簡的話語,越能給我們一些提醒,所以把我十多年來的職場經驗濃縮成語錄,分享給大家,做為參考。

每段語錄,都會用粗體字標示,每段語錄的下方也會分享我自己過往工作的經驗,不管是成功的或失敗的,是榮耀地被肯定或慘痛地被教訓,我都很願意分享給大家,作為大家的借鏡。

接下來這三週,每週會跟大家分享五點的職場生存語錄。大家可以不用每一點都看得很詳細,只要掃視重點,擷取對你有用的資訊即可。希望這些語錄,可以稍微幫上一點忙,讓大家在剛步入社會沒多久的工作壓力或職場生存上的調適可以更加順利。



 

(一)幫公司解決問題,就是拓展自己的職涯道路。

剛出社會時,憑藉著自己過往在校園表現不錯,胸懷雄心壯志,滿腔熱血想要凸顯自我的價值,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搞不清楚工作上的重點與輕重緩急,常常不滿意別人的做事方式,提出各種改革意見,但又沒有回應到公司營運的方向,搞得職場關係不好,自己也很難受,有一陣子自己也有點憤世嫉俗。出社會多年之後,深刻理解到:工作的重點就是達成任務、解決問題,對公司或社會有貢獻,將公司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工作中,若能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並將自己對公司的貢獻最大化,那就是魚幫水、水幫魚,自己與公司就會一起前進。反之,如果你沒幫公司解決問題,那公司很可能就會視你為問題或冗員,你的職涯道路很可能就會走得不順或不長久。

 

(二)碰到懂得賞識你的人要珍惜,碰到不喜歡你的人也別往心裡去。

出社會十年以上,就知道碰到不賞識自己或不喜歡自己的人是常態,反而遇到懂得賞識自己並給予自己機會、對自己好的人是少數。所以,漸漸也會練就一種很實際的心態:本來別人就不需要喜歡你,除非你對他的人生或事業有益。若遇到有人真心喜歡你、賞識你或對你好,真的是好幾世修來的福氣,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珍惜緣分。

    幸好人生也算公平,走入江湖,會遇到有人不喜歡你,但總還是會有至少一兩個人懂得賞識你。遇到懂得賞識你的人,就格外珍惜,延續這段良緣到未來,成為彼此工作上或人生中的貴人,拉彼此一把;至於別人不喜歡你,反正是常態,也無須往心裡去,保持業務上能與他合作順暢,公事公辦即可。

 

 

(三)頂尖與優秀的差別,就在於「細節」的處理可以多細膩。

俗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以我自己的諮商工作為例,即便我入行好幾年了,發現自己與前輩在專業技巧上的學習歷程大同小異,但自己與某些前輩的差別就在於:前輩可以透過一句話、一次諮商晤談,就達成我說三段話或做三次諮商晤談的效果。何以有這樣的差距?因為我在個案說出的一句話中,有時只能意會到一種意思,但前輩光從個案一句話中的某個字詞中,就已經掌握個案的核心議題,讀出不同的深遠含意。光是一句話,前輩解讀與掌握到的「細節」就遠甚於我,前輩在回應個案的話語上,也可以光透過一句簡短的話語回應,就讓個案感受到他被支持與接納,有時我可能還要透過一段來回的晤談,才讓個案覺得他被支持和接納。這完全來自於前輩在處理各種晤談的「細節」上,都比我多了「一點」經驗值與細膩度,每個「多一點」的「細節處理」都會導引向「多一點」的「改變」,小小的改變在每次晤談最後就會積聚成大的改變,以至於我與前輩的晤談效能才會有明顯的差距。

所以,只要你把每個細節都顧慮到,把每個細節都做得比別人好0.5-1%以上,你就有機會比別人更優秀,甚至邁向頂尖。

 

(四)最大的無知,就是自以為你已經懂很多了。

我現在回顧自己20幾歲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簡直狂妄自大,以為自己對很多事懂很多,在職場中還自以為可以指導別人。現在想起來,只能說年少輕狂,目中有點無人,恐怕還真有點「白目」。隨著閱歷增廣,行走江湖的年資逐步累積,越來越覺得學無止境,學問只會越學越深、越學越感覺自己的渺小,不管是後輩、前輩或同輩,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專長、特色,都是我學習或參照的對象。

我現在如果遇到其它助人工作者甚至跨領域的夥伴,都是抱著彼此交流、一起成長的態度在相處,因為我很清楚知道,這個世界永遠都還有我沒學過或還沒理解透徹的學問,別人也永遠掌握了一部分我不知道或不熟悉的知識,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也永遠都在發展中。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唯有抱著「我有知道一點,但我不知道的事還很多」的態度虛心向學,才有辦法在工作上持續進步跟成長。

 

(五)當你瀕臨放棄邊緣,覺得自己不適合發展某項專業或不適合做某工作,你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困境究竟是什麼?才能決定下一步的生涯走向。

      我之前常常會聽到前輩說要多練習,多練習就會進步或成長。我大致同意這樣的概念。學習新事物或技能,必然是要經過反覆練習,才可以讓技巧更純熟,在技巧的應用上可能會發揮得更好。但,這樣的假設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的練習必須要帶來足夠多的回饋,你才會有動力持續練習並精熟這個專業領域的技能。什麼意思呢?大家想像一下,你今天如果學騎腳踏車,在沒有裝輔助輪的情況下,即便你本身平衡感還不錯,但在你第一次騎又沒有人來教你,旁邊也沒有人保護你的安全,你就必須要直接騎下一個傾斜角度大約45度的斜坡,請問你反覆練習100次,結果100次中,只有不到10次,你成功地保持平衡且順暢地騎下坡,大約90次左右你都摔得鼻青臉腫,破皮流血,你覺得你還會繼續學騎腳踏車嗎?我想,大家如果學腳踏車是這樣的經驗,即便你天生平衡感還不錯,十之八九比例的人經歷這種過程,大概都會覺得自己平衡感不好,應該都會失去信心、不再繼續練習騎吧!因為失敗率太高了,既沒成就感,也沒有人在旁邊給你支持跟鼓勵,加上你還得付出受傷的代價,整體來說,得到的回饋遠比代價是微乎其微,很少有人會持續有信心、耐心與意志力再投入時間、心力繼續練習這項技能。

      同理,學習任何工作技能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發現你在某個專業領域的方法、技能的學習或實際應用上,學了好一陣子(可能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你都不斷碰壁,七八成的時間都覺得學習很吃力,實務應用上也很有障礙,挫折感很深,想放棄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先按下暫停鍵,停下來重新檢視一下:到底卡住的是什麼?是技巧上的使用需要更精熟?是本身特質不適合或天分不夠?是缺乏合適的師傅或前輩帶領?是環境提供的支持不足?是你對於這項技能的學習或使用上有恐懼?還是你身為初學者,一開始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太難,就算再有天份的人,遇到類似的情境也難以學習或表現得好?

總之,先別急著放棄,你可以找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討論一下自己在專業發展上的困境,看看他們是否有類似的經驗,他們是怎麼解決類似的困境的?甚至透過職涯諮詢或心理諮商等客觀第三方釐清自己的障礙點在哪裡在釐清障礙點之後,進一步思考下一步是否要轉換學習的方式,繼續學習此項技能?或是做工作輪調(備註二)?或者考慮暫停學習、暫停發展此工作技能,轉戰其它相關的領域,學習其它新技能,開闢另一條職涯的新曲線?

 

 



*備註一:本文中的「新鮮人」,是指剛離開校園、剛出社會入職做第一份全職工作未滿一年的工作者,或是人生中尚未有全職工作經驗且仍在待業的人,也涵蓋了各大專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含學士、碩士、博士等學歷)。

*備註二:「工作輪調」就是讓員工調離原先的職務,嘗試同公司內其他不同類型的工作,以便安排最合適的工作讓其發揮。

154會員
256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文獻指出,離婚後兩年左右,才會進到復原-重建階段,然後還要再花兩三年左右開始重建新生活的歷程......
自己的另一半出軌了,心好痛!自己如此信任的枕邊人卻背叛自己,心都碎了!我以為我是你心中的唯一跟第一,結果到頭來,我不是你心中的唯一,也不是你心中排序第一的人……
接下來即將進入四月,接著就要進入清明連假了!不曉得大家有什麼安排呢?講到清明節,不免想到的就是要去掃墓,並且面對「死亡」。這次聽「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的最後一堂,也就是第七堂課,課程有提到攻擊、毀壞與戰爭等主題,這些主題不禁都讓我聯想到「死亡」議題。
「解離」,顧名思義,崩解與分離。我認為「解離」是指「當一個人面對超過負荷的壓力或創傷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會將個體的認知記憶、身體感覺、心理的情緒感受分開,讓個體當下與外界暫時失去連結,藉以保護個體不會繼續承受外界傷害的衝擊,藉以降低壓力或創傷對其身心上的損害。」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有文獻指出,離婚後兩年左右,才會進到復原-重建階段,然後還要再花兩三年左右開始重建新生活的歷程......
自己的另一半出軌了,心好痛!自己如此信任的枕邊人卻背叛自己,心都碎了!我以為我是你心中的唯一跟第一,結果到頭來,我不是你心中的唯一,也不是你心中排序第一的人……
接下來即將進入四月,接著就要進入清明連假了!不曉得大家有什麼安排呢?講到清明節,不免想到的就是要去掃墓,並且面對「死亡」。這次聽「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的最後一堂,也就是第七堂課,課程有提到攻擊、毀壞與戰爭等主題,這些主題不禁都讓我聯想到「死亡」議題。
「解離」,顧名思義,崩解與分離。我認為「解離」是指「當一個人面對超過負荷的壓力或創傷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會將個體的認知記憶、身體感覺、心理的情緒感受分開,讓個體當下與外界暫時失去連結,藉以保護個體不會繼續承受外界傷害的衝擊,藉以降低壓力或創傷對其身心上的損害。」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為何面試總是不順利呢? 是不是自己不夠好? 求職路上心累了,看看這篇吧!
Thumbnail
給職場新鮮人的職涯修煉手冊 不論你是剛畢業的新鮮人,還是處於初入職場前幾年的夥伴,你們也在探索自我職涯的路上嗎? 是不是有點迷路? 會不會覺得焦慮、陷入自我懷疑、看不到盡頭?來點心靈雞湯吧! 希望這個系列可以帶給你一點力量跟啟發~
Thumbnail
地雷一: 遇到不懂不會的事,勇敢問,不要自以為。 這並非新人入職才有的問題,不管在職場、學校、軍中,其實都一樣,遇到不懂的,真的勇於提問,不用怕問的問題會不會很蠢,就算真的很蠢,也會因為你是新人,可以被原諒。 地雷三: 所有的無所謂,在職場都是有所謂
Thumbnail
不知有沒有看錯,周日上午在市圖長安分館的演講,報名參加的人除了可獲積點,居然還送書,有30個名額。  這個星期天上午要到台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演講,他們指定的題目是「給職場新鮮人的工作箴言」。  我猜他們會指定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六年前曾寫了一本書「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
Thumbnail
【不要讓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擺脫職場邊緣人的命運】對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產生興趣,是因為先看過了作者蘇珊的TED演講,這段也是Bill Gates最喜歡的演講之一。Susan提到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為何面試總是不順利呢? 是不是自己不夠好? 求職路上心累了,看看這篇吧!
Thumbnail
給職場新鮮人的職涯修煉手冊 不論你是剛畢業的新鮮人,還是處於初入職場前幾年的夥伴,你們也在探索自我職涯的路上嗎? 是不是有點迷路? 會不會覺得焦慮、陷入自我懷疑、看不到盡頭?來點心靈雞湯吧! 希望這個系列可以帶給你一點力量跟啟發~
Thumbnail
地雷一: 遇到不懂不會的事,勇敢問,不要自以為。 這並非新人入職才有的問題,不管在職場、學校、軍中,其實都一樣,遇到不懂的,真的勇於提問,不用怕問的問題會不會很蠢,就算真的很蠢,也會因為你是新人,可以被原諒。 地雷三: 所有的無所謂,在職場都是有所謂
Thumbnail
不知有沒有看錯,周日上午在市圖長安分館的演講,報名參加的人除了可獲積點,居然還送書,有30個名額。  這個星期天上午要到台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演講,他們指定的題目是「給職場新鮮人的工作箴言」。  我猜他們會指定這個題目是因為我六年前曾寫了一本書「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
Thumbnail
【不要讓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擺脫職場邊緣人的命運】對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產生興趣,是因為先看過了作者蘇珊的TED演講,這段也是Bill Gates最喜歡的演講之一。Susan提到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