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媽— 從媽媽的言傳身教看成年後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漂亮的手

記得大學在餐廳打工那段時間裡,空班會和阿姨叔叔們在吧台聊天,我那時才剛到職,我常一邊聽他們聊天一邊練習拿分匙(兩隻湯匙合在一起當夾子用),有天我嘗試拿小一號的湯匙練習夾花生,引起叔叔阿姨們的注意,他們很誇張的驚呼,

 

「你怎麼會來這裡打工?你的手根本是貴婦手,嫩嫩的、直直的、比你的臉還白、不會過長也不會過於肥短⋯⋯」

 

我當時面帶微笑沒說什麼,心裡的喃喃自語卻是:

 

「最好你們知道貴婦的手是長怎樣,但謝謝你們的稱讚,有這樣的手我還不是從小就要做家事!」

 

做家事

我很小就被要求要學著照顧自己、照顧弟弟,這是我媽的主張,因為她的觀念中認為「女人就是要獨立」,她到現在總會很得意的說起,我還沒上幼稚園就會自己很熟練的拿玻璃杯泡奶喝,來訪的親戚看到都驚呆了。

 

我做任何事都必須要按照我媽的做法及達到她的標準,例如她認為地要掃兩次、跪在地上用抹布擦地才乾淨,即使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也必須達到她的標準,否則就完全依照她的方式行事。

 

所以我很小(上國中之前),就會打掃家裡、洗衣摺衣、換季衣物、甚至做菜,上了國中、高中我愛上做點心。(但開始談戀愛後,我打死不進廚房。)

 

高壓要求

我媽對我的要求及教導方式是相當高壓的,不是罵就是打,但她心情好的時候會跟我聊天,雖然打罵教育使得我後來要花一些時間療癒自己及成長,但我必須要感謝她的一點是:「她從沒把我當兒童看!」

 

我記得我第一次匯款是小學四年級,而且是匯款到印尼給我外婆,把銀行行員嚇傻了,狂打電話聯絡我家大人,我媽還認為大家都太大驚小怪了,她認為我會寫字也懂事,為什麼行員要認定我不會匯款?

 

恍然大悟

事隔好多年的現在,回想起我媽與我的一切,我感謝她的另類,因為我也不是很好教的孩子,我有自己的想法,我常挑戰她的極限,也總是想突破她的標準,我和我媽的火花激盪出一個超強的我,但是也因為這樣的強,我不被大眾接受。

 

進入學校後,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排擠、霸凌中學會隱藏自己,學著融入主流群體,還好我是天生E人,融入群體不費力,痛苦的是我越來越不是自己。

 

總之,從我會說話及可以穩定使用四肢後,我另類的媽就沒把我當孩子看,讓我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被抑制過,更讓我早早就養出各種獨立生活的能力,這些是我成長過程中極重要的滋養。

 

媽媽的生活習慣會出現在孩子的行為中

從小我最討厭被說我像我媽,因為我覺得我比我媽好,我做事比她仔細,我比較秀氣,我說話比較小聲⋯⋯但年紀越大,我越承認,我像她。

 

她認真生活的態度、愛乾淨的習慣、做菜的天份,我很慶幸我都像到她了,我媽雖然不會中文字,但是她的身教遠遠超過很多只會用說的、自稱是老師的人。

 

我該寫一本書的,母女關係可以去毒,只有越多的女兒清醒,才會有更多完整的母親,人本就不該被區分成小人、大人、兒童、成人、人類幼崽⋯⋯人就是人,只怕人搞不清楚如何是一個人。

 

「你把對方當人看,他就會是個人;你把對方當白癡,其實是你自己看不清自己的痴。」~(我最近的體會)

7會員
17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茱兒說故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回顧我生命歷程中的人際關係狀況,綠茶婊名單上的人數跟手搖飲品店的品項一樣多,都可以開一間綠茶飲品店了,但,這個好笑的事實也讓自己認真地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可以任由這麼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婊自己?
哲學諮商的覺察,不只是處理情緒、感受,更需要理性的思考、靈性的啟發,小小的一個事件,其中包含了諸位哲學家、心理學家的理論,神秘家的啟發及我的應用實踐。   有興趣嗎?歡迎繼續關注我的分享。
談話一直是我釐清思緒的方式,想清楚了再說則是蛻變後才漸漸養成的習慣。 哲學諮商師與人談話必須是以生活中的事件所進行的有意義談話。 這是校長在哲學諮商的原則中提到的一段話,如此平易近人的一段話,讓人很容易錯過它,然而我卻被「有意義談話」這幾個字勾攝住,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在談話的過程中、談話後都會仔細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回顧我生命歷程中的人際關係狀況,綠茶婊名單上的人數跟手搖飲品店的品項一樣多,都可以開一間綠茶飲品店了,但,這個好笑的事實也讓自己認真地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可以任由這麼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婊自己?
哲學諮商的覺察,不只是處理情緒、感受,更需要理性的思考、靈性的啟發,小小的一個事件,其中包含了諸位哲學家、心理學家的理論,神秘家的啟發及我的應用實踐。   有興趣嗎?歡迎繼續關注我的分享。
談話一直是我釐清思緒的方式,想清楚了再說則是蛻變後才漸漸養成的習慣。 哲學諮商師與人談話必須是以生活中的事件所進行的有意義談話。 這是校長在哲學諮商的原則中提到的一段話,如此平易近人的一段話,讓人很容易錯過它,然而我卻被「有意義談話」這幾個字勾攝住,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在談話的過程中、談話後都會仔細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和母親久違地回到三重縣。 那是我們四年來第一次回到故鄉。 那天,母親手持菜刀哭喊,父親拼命勸說的場景,像傷痕一樣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雖然這是我的故鄉,但我卻沒有感到一絲親切感,或許是因為那件事的影響。 確實,那天母親帶我來到宇治山田車站,還買了杯麵和《週刊少年Ju
Thumbnail
「等你二十歲了,我就會死。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母親這麼說以後,已經過了幾個月。對於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這句話實在是太沉重了,根本無法消化。半夜突然醒來,確認母親是否還活著成為我的日常。每次都要確認她是否在呼吸,心臟是否在跳動,直到確定無誤才能安心入睡。聽到母親的鼾聲,我才能安心地睡去。母親已經不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在昭和時代大阪的真實生活的故事,一個小孩面對家庭困境的真實經歷。故事中描述了母親的酗酒問題、與山田叔叔的相處、搬家環境、以及一次與精神病院病患的相遇。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母親和她年幼的孩子從家中逃亡的故事。母子倆漫無目的地過著不確定的生活,在這段逃亡之旅中,孩子感受到了母親的沉默和未知的未來,充滿著對金錢和家庭的不安以及對逃亡生活的困惑和不安。
Thumbnail
深夜,一名幼兒園生目睹母親持刀威脅父親,翌日母親狀態回歸溫柔,帶著孩子消失。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作者是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書中分享許多令人揪心的母女之間的相處個案,她想藉由這些案例分享,幫助世界上的媽媽和女兒們,修補那些看似微小,卻又隱隱刺痛的裂痕。誠如作者在書中最後所說的,願這本書能夠成為鬆軟的棉被,輕輕地擁抱著世上所有媽媽和女兒的感性,讓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相處,能夠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我媽跟我爸的思維完全不一樣。 自從我們離開那個家之後,她確實活出自己的一條路,可以感受她的言談裡,融合了各種不同的思維。那是在聽過許多不一樣的意見,才有可能產生的觀念。 不同於我媽,我爸所擁有的東西,一直停留在某一個時期。二十年前聽他的高談闊論,與最近聽到的內容,並沒有太多的差異。
Thumbnail
這週的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由Jack Harlow的《First Class》奪冠,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十分有影響力的饒舌歌手Kendrick Lamar發行了專輯《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s》、4首歌進入前十名,全專上榜。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和小孩談錢這件事。 最近在聽親子天下的podcast,主題是:「幾歲開始培養兒童金錢觀?」在主持人的解說下,赫然發覺原來7歲前小孩的金錢觀已經大致抵定。 我家的老大目前已滿四歲,出門開始會吵著要買玩具、買吃的喝的。雖然只是小錢,但是該如何溝通「購買」「金錢」,卻是個難題。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和母親久違地回到三重縣。 那是我們四年來第一次回到故鄉。 那天,母親手持菜刀哭喊,父親拼命勸說的場景,像傷痕一樣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雖然這是我的故鄉,但我卻沒有感到一絲親切感,或許是因為那件事的影響。 確實,那天母親帶我來到宇治山田車站,還買了杯麵和《週刊少年Ju
Thumbnail
「等你二十歲了,我就會死。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母親這麼說以後,已經過了幾個月。對於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這句話實在是太沉重了,根本無法消化。半夜突然醒來,確認母親是否還活著成為我的日常。每次都要確認她是否在呼吸,心臟是否在跳動,直到確定無誤才能安心入睡。聽到母親的鼾聲,我才能安心地睡去。母親已經不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在昭和時代大阪的真實生活的故事,一個小孩面對家庭困境的真實經歷。故事中描述了母親的酗酒問題、與山田叔叔的相處、搬家環境、以及一次與精神病院病患的相遇。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母親和她年幼的孩子從家中逃亡的故事。母子倆漫無目的地過著不確定的生活,在這段逃亡之旅中,孩子感受到了母親的沉默和未知的未來,充滿著對金錢和家庭的不安以及對逃亡生活的困惑和不安。
Thumbnail
深夜,一名幼兒園生目睹母親持刀威脅父親,翌日母親狀態回歸溫柔,帶著孩子消失。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作者是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書中分享許多令人揪心的母女之間的相處個案,她想藉由這些案例分享,幫助世界上的媽媽和女兒們,修補那些看似微小,卻又隱隱刺痛的裂痕。誠如作者在書中最後所說的,願這本書能夠成為鬆軟的棉被,輕輕地擁抱著世上所有媽媽和女兒的感性,讓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相處,能夠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我媽跟我爸的思維完全不一樣。 自從我們離開那個家之後,她確實活出自己的一條路,可以感受她的言談裡,融合了各種不同的思維。那是在聽過許多不一樣的意見,才有可能產生的觀念。 不同於我媽,我爸所擁有的東西,一直停留在某一個時期。二十年前聽他的高談闊論,與最近聽到的內容,並沒有太多的差異。
Thumbnail
這週的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由Jack Harlow的《First Class》奪冠,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十分有影響力的饒舌歌手Kendrick Lamar發行了專輯《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s》、4首歌進入前十名,全專上榜。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和小孩談錢這件事。 最近在聽親子天下的podcast,主題是:「幾歲開始培養兒童金錢觀?」在主持人的解說下,赫然發覺原來7歲前小孩的金錢觀已經大致抵定。 我家的老大目前已滿四歲,出門開始會吵著要買玩具、買吃的喝的。雖然只是小錢,但是該如何溝通「購買」「金錢」,卻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