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救贖:免除過去的罪業(原罪)--救度:給予未來的正果(成佛)--萬般皆下品,唯有念佛高:不可說”念佛往生”只是下品(下輩三品)人。<宗風.俗諦>為什麼不列入五戒十善:1.嚴格難行(不能) 2.不求再生人間,也不求升天享樂(不必) 3.淨土宗以信受為戒,念佛為善(不同)~~信願念佛,往生極樂。行善去惡乃人之本分,稱名得度乃佛之本願—凡夫的有漏三業對於念佛→往生之因果,雖善不增,雖惡不減。
54-往生無難,唯嫌多疑,但莫顧盼,念佛直往--人生有貴賤,身分有高低, 而佛心平等,於十方眾生無揀擇,光明遍照,慈悲普救。然而,苦惱凡夫念佛左顧右盼、挑三揀四, 這一切是無意義的雜念。若有嘴在,開口就念, 不必自我設限(勿自局分),如吃飯喝水的平常就可以。「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分別、計較只是自討苦吃,自亂其心。質疑能阻塞心力 ,只管念佛就是了,彌陀自有安排,讓人看到他該看的,找到他受用的,不必要的擔憂,既不能解決問題,反致不好的結局。很多人自以為在思考、在抉擇,其實只是重複舊有的偏見與成見。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不如乘佛力,往生極樂邦。
53--上上法→下下機, 其差距幾於無限,不可思議,故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但如此難思難及的距離,只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到(如屈伸臂頃)。一心專念是凡夫心乘佛本願力,佛凡一體,本無隔礙,但眾生煩惱自障其心,故覺得遠:「非光礙也,礙屬眾生。」兩點之間最短是直線?若摺疊空間,穿越蟲洞,兩點就在本位上重合。稱名念佛的當下,生佛感應而無間隔,或”佛沒來,人沒去”,直接在淨土相聚,佛是不動本處而遍至十方,人乃不斷煩惱而得涅槃分。
52--海殤君:「慾海沉浮名利爭,石光電火步此生;風塵情事揮不盡,度世不笑是痴人。」阿彌陀佛雖不計較我們的善惡、貪嗔,平等無條件的攝受往生;但是,我們如今仍活在世間,仍有做人的本分;不該仗勢(佛力本願)而任性、傲慢,不顧自我形象與他人觀感,乃至因此妨礙了許多人的信受及淨土門的弘傳,那可就令人惋惜、悲痛了。
51--依智不依識,凡夫心,善惡混;依法不依人,眾生界,是非多。有人群就有是非,有名利就有貪瞋,這是眾生界的事實,想在娑婆世間建立一個清淨和合的宗教團體,幾無可能。教團由諸多凡夫組成,也易淪為是非之地。每個人應以道為尊,依法而行,各自在「心、口」上靜默用功,憶佛念佛;不攀緣人事,不貪愛人情,或可免於人際的是非恩怨,妨礙了個人修行,擾亂了道場清淨。
50--一遍上人:稱名之外不用我心,此云:「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六識分別妄心,故非淨土生因;唯稱名號位,即是往生也。佛心真實無漏,我心虛假煩惱,此法此機的對照,極其明顯,既可以是相對而天差地遠;也可以是相應而我情佛願。乘佛本願力的念佛,就是藉假修真,進而捨假入真。-
49--往生極樂,不在於個人念佛的功夫,而是靠名號的功德,因此,無所謂念得「好或不好」,但依本願救度而本色稱名,皆得平等往生。也就是不論善惡、罪福,智愚、迷悟,淨穢、信疑,時處、諸緣,十方、三世,……只須輕鬆、天真的稱名。法然上人云:不論行住坐臥,修之預來迎;不論時處諸緣,稱之得往生。不論身心濁亂,只論他力引接。……念佛是以無樣為樣,唯常念佛者,臨終佛必來迎,而往生極樂也。
48--在弘願門,安心守愚的念佛,全憑彌陀本願(他力)的攝受,幾近於無我無雜無多慮,因此,念佛之外無別事、念佛事上無二心。法照師: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不簡……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縱然有什麼看法與感想,也是「遇緣即現,境過則遷」,無常而多變。唯一不變的是這句佛號,只須以個人當前的根機去稱名,即可放下其他雜思,歸於「南無阿彌陀佛」的稱念。
47--「世間皆假,唯佛獨真」,不可向自心中找信心、找安心,反而應不顧內心之煩惱,直承彌陀之救度,就這樣平凡、平常、平淡、平實的念佛。本願念佛是「名號獨運,稱名獨達」,此一心之行可騎聲蓋色、超今越古,乃至「不斷煩惱得涅槃分」,與個人剎那變化的「受想行識」無關,有如「流急月不去,心亂佛常住」,或「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6--「佛不度無緣之人」,或乃一般的之觀點,但大慈大悲之阿彌陀佛卻能發超世之弘願,十二(光明無量)、十七(諸佛稱歎)願,以不請之友,主動與眾生結緣,撒播淨土救度的種子、開發眾生本具的佛性,而歸結於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之感動,此乃特殊別意之弘願,因此,無任何一位眾生與阿彌陀佛「無緣」而不得度(遺漏),只能說是一時之間因緣未具足、根性未調熟,但阿彌陀佛無限的慈悲與無礙的智慧,終有一天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