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雷隊友」的碩博士生,看人眼光都有以下這3個特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被有自己想法但技術實力不足的人吸引:

- 這類人通常來自非台大的大學,碩士時進到台大後,帶著一種「雞犬升天」的優越感,表現得自信滿滿,甚至有些自嗨。但他們的技術能力卻遠不如他們的自信來得強大。曾經遇過一個碩士同學,他在原學校是神一般的存在,結果到了台大後,才發現他的實力其實並不如他自己所想。這種學生讓你覺得他們很有主見,但在技術面上無法提供實質的幫助。


2. 被技術能力強但沒有自己見解的人吸引:

- 這類人往往是台大的本科生,後來碩士階段去了其他學校。他們在技術方面實力雄厚,但面對問題時常常畏首畏尾,缺乏創新的勇氣。他們在高中可能是「文學王子」或「科學公主」,但在台大遇到了「諸神的黃昏」,自信心受到打擊。他們看似能解決技術問題,但缺乏提出新穎見解的能力,讓團隊在創新方面陷入困境。


3. 忽略尋找兼具見解與技術實力的人:

- 最理想的團隊成員應該是既有獨立見解,又有技術實力的綜合型人才,但這樣的人非常稀少。這類人不僅能對研究問題提出獨到的觀點,還能實際運用技術來解決問題。然而,許多人在挑選隊友時忽略了這一點,結果導致團隊缺乏綜合能力,最終拖累了整個研究進程。


你還見過什麼其他挑選「雷隊友」的特徵嗎?

raw-image


375會員
1.4KContent count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碩博士生,特別是那些研究統計、數學模型與機器學習的學生,經常會面對各種模型與抽象概念。但你是否曾經真正思考過這些「抽象」與「模型」的本質,以及它們如何在現代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領域中產生關聯?今天,我透過閱讀日本作者西尾泰和的著作《エンジニアの知的生産術》,從「抽象」到「模型」再到「模式」的串連,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閱讀與寫作是日常研究的一部分,但要真正內化所學,僅靠快速讀完一本書是不夠的。經常我們會遇到讀完書後,腦中有一些模糊的概念或想法,但無法具體化。這種情況下,寫作便是一個有效的工具來幫助我們將這些想法具體呈現出來。日本作者山口拓郎的著作《「うまく言葉にできない」がなくなる 言語化大
碩博士生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是在茫茫的學術資料中,篩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日本作家井上新八在《「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中提到的一個概念,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發——紀錄「自己的審美(こだわり)」。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你
作為研究生,面對沉重的學術壓力與緊湊的生活節奏,許多人都會想,究竟該把有限的經費存起來,還是應該投資在各種體驗上?日本作家山口拓郎在《言語化大全》中提到,「透過體驗所得到的感受與情緒,是獨一無二的」,這讓我思考,體驗能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對我來說,2022-2024這兩年,累積了豐富的美國
「讀書的成果,在“要讀什麼?”就已經決定了8成。」 「讀書只需要想兩個問題:讀什麼好?怎麼讀好?」 「對讀書而有有幫助的輸出是什麼?」 「短期有幫助的輸出,是將原本不會的事情變得會。」 「長期有幫助的輸出,是從沒有懷疑的嘗試中找出新的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新框架的能力。」
1. 忽視時間管理,導致講座進度失控 許多博士生在準備講座時,未能合理分配各個環節的時間,結果在講座進行中出現時間超支或不足的情況。例如,演講部分可能過於冗長,佔用了原本留給討論的時間,或是整個講座結束得比預期早,讓聽眾感到意猶未盡。這種對時間掌控的失誤,會影響聽眾的體驗和對講座的評價。
碩博士生,特別是那些研究統計、數學模型與機器學習的學生,經常會面對各種模型與抽象概念。但你是否曾經真正思考過這些「抽象」與「模型」的本質,以及它們如何在現代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領域中產生關聯?今天,我透過閱讀日本作者西尾泰和的著作《エンジニアの知的生産術》,從「抽象」到「模型」再到「模式」的串連,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閱讀與寫作是日常研究的一部分,但要真正內化所學,僅靠快速讀完一本書是不夠的。經常我們會遇到讀完書後,腦中有一些模糊的概念或想法,但無法具體化。這種情況下,寫作便是一個有效的工具來幫助我們將這些想法具體呈現出來。日本作者山口拓郎的著作《「うまく言葉にできない」がなくなる 言語化大
碩博士生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是在茫茫的學術資料中,篩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日本作家井上新八在《「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中提到的一個概念,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發——紀錄「自己的審美(こだわり)」。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你
作為研究生,面對沉重的學術壓力與緊湊的生活節奏,許多人都會想,究竟該把有限的經費存起來,還是應該投資在各種體驗上?日本作家山口拓郎在《言語化大全》中提到,「透過體驗所得到的感受與情緒,是獨一無二的」,這讓我思考,體驗能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對我來說,2022-2024這兩年,累積了豐富的美國
「讀書的成果,在“要讀什麼?”就已經決定了8成。」 「讀書只需要想兩個問題:讀什麼好?怎麼讀好?」 「對讀書而有有幫助的輸出是什麼?」 「短期有幫助的輸出,是將原本不會的事情變得會。」 「長期有幫助的輸出,是從沒有懷疑的嘗試中找出新的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新框架的能力。」
1. 忽視時間管理,導致講座進度失控 許多博士生在準備講座時,未能合理分配各個環節的時間,結果在講座進行中出現時間超支或不足的情況。例如,演講部分可能過於冗長,佔用了原本留給討論的時間,或是整個講座結束得比預期早,讓聽眾感到意猶未盡。這種對時間掌控的失誤,會影響聽眾的體驗和對講座的評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在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一次會面中,有學生詢問:「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這個問題引發了我許多思考。綜合當時的回答,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尋找的是擁有自己意見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 ▋自己意見與技術底氣 擁有自己意見且具備技術底氣的學生在現今的學術界中並不多見。這類學生不僅能夠獨立思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盲目自信: - 剛開始做實驗時,博士生常常會有一種「我的實驗設計一定有道理」的心態。這種心態讓他們在未得到預期結果時,會認為只是某個設定出了問題,只要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實際上,這種盲目的自信會導致博士生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最終結果可能並不理想。 2.
1. 同時嘗試太多不同的方向: - 這類學生希望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間取得平衡,但通常沒有一項能全力以赴。結果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導致最終無法在任何一個方向上取得顯著的成果。這樣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常會感到困惑,為何自己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沒有專注於特定的研究方向: -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先前到某北部私立大學協助職涯諮詢,來談的學生嚮往的工作與職涯路徑,大多跟所唸科系沒有直接相關,這在現在多元發展的趨勢下,似乎正常不過。不過,我也觀察到有些有趣的現象,像是將重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對於想做的工作停留在蒐集資訊階段,缺乏實際接觸經驗,以及過度放大與未知競爭者同台較勁的恐懼。
一位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在與我第二次見面時,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 當時我與這個學生進行了詳細的交流,但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有自己意見,而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同時具備這兩個特質的學生,其實相當稀少。 ▋有自己意見 在台大的經驗告訴我,有自己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在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一次會面中,有學生詢問:「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這個問題引發了我許多思考。綜合當時的回答,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尋找的是擁有自己意見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 ▋自己意見與技術底氣 擁有自己意見且具備技術底氣的學生在現今的學術界中並不多見。這類學生不僅能夠獨立思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盲目自信: - 剛開始做實驗時,博士生常常會有一種「我的實驗設計一定有道理」的心態。這種心態讓他們在未得到預期結果時,會認為只是某個設定出了問題,只要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實際上,這種盲目的自信會導致博士生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最終結果可能並不理想。 2.
1. 同時嘗試太多不同的方向: - 這類學生希望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間取得平衡,但通常沒有一項能全力以赴。結果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導致最終無法在任何一個方向上取得顯著的成果。這樣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常會感到困惑,為何自己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沒有專注於特定的研究方向: -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先前到某北部私立大學協助職涯諮詢,來談的學生嚮往的工作與職涯路徑,大多跟所唸科系沒有直接相關,這在現在多元發展的趨勢下,似乎正常不過。不過,我也觀察到有些有趣的現象,像是將重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對於想做的工作停留在蒐集資訊階段,缺乏實際接觸經驗,以及過度放大與未知競爭者同台較勁的恐懼。
一位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在與我第二次見面時,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 當時我與這個學生進行了詳細的交流,但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有自己意見,而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同時具備這兩個特質的學生,其實相當稀少。 ▋有自己意見 在台大的經驗告訴我,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