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譁語 Artyan
發佈於格友大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眼見即將迎來第二天停班停課,雖然理解颱風休假對於普羅大眾是喜勝於憂,但單純的休假與因外力介入不得前進的停滯日常終究不同,這兩天讀到一篇推書文分外有感:「[對於疫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孤獨感。孤獨有別於寂寞:寂寞是一種心理狀態,孤獨則是強烈意識到自己孤立無援。⋯⋯你的所有經驗都不獨特也不特別,因為大家都一樣,然而你還是感覺如此孤獨。」

基於上述,想想來做個自我推介&分享近日看的作品,讓大家能殺殺時間和這些無處可書的孤獨感。

1. 自我推介

短篇集《那些在生命中失敗的人 Lost Stars Like Us》收錄各式各樣在生活或生命中跌跌撞撞的喜怒哀樂,但願你的孤獨,在這世界也有安放之處。
「人當然可以在倖存者偏誤的謊言裡過一輩子。
但事實是,世上多得是、如你我一般的失敗者。」
原創短篇小說【白天睡得特別好的人】

如果喜歡1980~2000年的港台音樂及影劇,《日昇之歌》定能你勾起幾絲懷舊情懷。
「周森從沒忘記,自己為什麼會需要那麼一大筆錢、為什麼來到港都。
因為青春。
時隔多年他應該作個更正,是因為初戀。或者說,初戀的亡靈。」
原創中篇小說《日昇之歌》【壹】

歐美人物小傳,跨越國境與年齡藩籬的、各個時代後青春的憂愁:
原創小說《七月的訪客》【悖論】


2. 影視&動畫分享

(1)《Mass 午後彌撒(2021)
光是公視+簡介「被害者家屬在教堂與加害者家屬會面交談 修復這場徹底撕裂他們人生的慘痛悲劇」就讓我充滿興趣,IMDb上的分數也有7.6的高分,全片很安靜,將一個小故事拍得很大,沒有太戲劇化或爆裂的情節,就是一場非正式對話。裡頭的主要場景發生在教會裡被安排會客的小房間,雖然橋段很簡單,有些人甚至可能覺得節奏拖沓,但我認為對白不簡單,而且演員的演技堆砌層次很好,慢慢地建構出了四人對六年前的校園槍擊事件的認知,以及該事件的全貌。體感上,我覺得是比較聚焦的《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挺值得一看的。(p.s.《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公視+上也可看全集)

(2)《バーテンダー 王牌酒保
中學時代看了幾個系列的職人漫畫(姑且稱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三原蜜和《死化粧師》、石塚真一《BLUE GIANT 藍色巨星》、HAROLD作石《RiN~凛~》,以及城安良嬉的《バーテンダー 王牌酒保》。時隔十年,沒想到《王牌酒保》動畫化並且在內容做出與時俱進的調整(動畫裡的年代,引述的酒種),裡頭不失日系作品談人與人的連結的雞湯,還有許多服務業的職業道德與精神,因此就連向來認為「動畫=卡通=小孩看的東西」的我媽也隨我用一天看完了12集,在每一話的調酒故事中得到些許喘息。這作品不是主線強勁的小品,像是入喉順口、尾韻舒服的大都會(Cosmopolitan),在此分享給大家,YouTube上就能看完全部集數。

(3)《パリピ孔明 派對咖孔明》
謝謝公視+的台語配音版給我帶來了各種層面的快樂,日本對於音樂番的音樂投入確實十分用心,如先前的《キャロル&チューズデイ 凱洛與塔斯黛》或《BECK 搖滾新樂團》等都是佳作。這作品故事線很直接,就是諸葛亮轉生到澀谷協助一名元氣少女站上舞台當歌手,其中融合了許多三國梗及戰術,讓人感到新鮮,加上人物設定討喜,而且沒有額外參雜不必要的戀愛元素讓人相當愉快wwww 如果不習慣台語配音,YouTube上也有日語原聲全集可分享給大家。

麋鹿林-avatar-img
麋鹿林和其他 15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