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avatar-avatar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發佈於討論區

薩卡班甲魚(Sacabambaspis)◉▼◉

是奧陶紀中晚期生活於淺海的無頜魚類,分布於當時的岡瓦納大陸邊緣。模式種為尚氏薩卡班甲魚(S. janvieri),其化石首先在玻利維亞的薩卡班巴鎮發現,這也是其名字的來源。隨後,該屬的其他物種也在阿根廷、澳洲及阿曼等地被陸續發現,但這些物種的種名尚未正式確定。

根據現有化石推測,薩卡班甲魚的體長約為25公分,頭部寬闊而尾部較窄,雙眼位於頭部的前方,顯示有較強的前方視覺能力。與其他鰭甲魚綱(Pteraspidomorphi)的物種類似,薩卡班甲魚的頭部和腹部各有一片大型盾甲覆蓋,這些盾甲提供了有效的防禦,保護其免受掠食者的攻擊,其鰓縫也被這些盾甲所遮蓋。

該屬物種缺乏胸鰭或腹鰭,僅在尾部兩側具有小型的三角形側鰭,並以一片橢圓形的尾鰭作為結尾(參照下面影片)。這樣的尾部形態顯示牠們並非擅長快速游動,反而更適合進行緩慢的滑行。薩卡班甲魚的扁平身體使其能夠輕鬆地沿著海底移動,可能主要以底棲生活方式為主,在海底尋找有機殘渣或小型食物顆粒。

由於屬於無頜魚類,薩卡班甲魚不存在下顎,所以牠們很可能是透過濾食或吸食海底的碎屑來攝取養分。化石顯示其口部結構複雜,擁有約60個細小的骨板,這些骨板可能協助牠們在進食時更有效地過濾水中的食物顆粒。

薩卡班甲魚作為奧陶紀的脊椎動物之一,身體構造反映了早期無頜魚類如何適應環境,牠們為研究早期魚類及脊椎動物的演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此為復原動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d-4jLHeio


圖片一:感謝Elga Mark-Kurik提供

圖片二:薩卡班甲魚化石,感謝Ghedoghedo提供

圖片三:感謝Nobu Tamura提供

圖片四:感謝Petr Menshikov提供


水也佑 編

Candy-avatar-img
Candy和其他 83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Joker-avatar-img
Joker
2024/10/23
2
回覆
2
回覆
莫絳珠-avatar-img
莫絳珠
2024/10/18
3
回覆
7
回覆
乙二-avatar-img
乙二
2024/10/16
2
回覆
格編⭐桑桑-avatar-img
格編⭐桑桑
2024/10/15
3
回覆
子不語-avatar-img
子不語
2024/10/14
2
回覆
老虎奶油 -avatar-img
老虎奶油
2024/10/13
3
回覆
Carry Kuo-avatar-img
Carry Kuo
2024/10/13
3
回覆
黃璧怡-avatar-img
黃璧怡
2024/10/13
2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