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討論到產品流程的時間管理,接著又討論到過度壓縮的時間設定反而會得到反效果,因此訂定合理的時程與有效率的時間運用,才是做好時間管理的根本。
今天我們來討論到對「人」的管理,除非一個人的工作型態非常零碎、繁瑣,需要在很短時間內不斷切換,這時間短到不足以進入心流狀態,那根據這種工作型態,時間管理是個不錯的策略。
我認為時間管理對人本身,較難實現,除非這個人極度理性,可以在切換任務之間達到「零切換損失」。
在心流的工作狀態下,人們的工作效率可以達到最大化,然而從剛開始工作到進入心流狀態,通常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這一段時間可以理解為工作切換的損失。
一般而言,一個非百分之百理性的人,都具備感性的特質,那麼在強迫切換工作事項的過程,必然會經歷一種意猶未盡,卻需要迅速抽離並轉換的情緒,這種情緒會阻礙我們進入心流狀態,進而影響到整體的工作效率。
一旦工作效率被影響,必然大幅降低我們所能創造與產出的質與量。以整體的角度來看,不斷切換狀態的時間管理,反而不是最有效益的策略。
我認為最有效益的策略是「精力管理」,把該做的事情先全部列出來,挑當下最有靈感或是最能產生心流的事情先處理,在高效率完成事情後,再執行下一項相對有靈感,或是處理起來效率較高的事情做。
在我多次嘗試下來,這反而是最能壓縮我工作時間的方式,並且大幅增加我對於時間的掌控度,我覺得這個結果非常有趣,刻意注重時間管理,反而不能得到最有效益的時間運用,有一種事倍功半的感覺;相較之下,注重自己的精神是否集中,進入心流狀態,反而能得到比較短的工作時間。
結論就是:
極度理性、工作繁雜、任務緊急的人,適用於「時間管理」;
相對感性、工作不緊急的人,較適用於「精力管理」。
你用什麼方式管理自己呢?又用什麼策略處理工作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互動,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並優化各自的策略
Da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