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討論到體力管理,提到體力跟精力的狀態呈現高度相關性,其中的特例可以用咖啡因這件事來解釋,也提到可以運用咖啡因消退的崩潰時間來調整睡眠時間。
我回想起第一次接觸到咖啡因與崩潰時間的知識,是在去年閱讀〔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時學到的知識,作者是克里斯.貝利,在網路上被稱為最有生產力的人。
他會把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處理掉,而我跟他的個性有一點像,在大部分的時間會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把事情解決掉。
我會把具備反覆週期性的應做事項,變成一個個的模塊,依據當下的情況填入到可系統化處理的流程之中,在最不耗費心力的情況下完成所有事情。
這種處理事情的方式優點是可以高效率解決事情;然而也會有其缺點,高度流程化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就是事情完全可預測,很少會有新穎的事物出現。
人類畢竟不是機器,沒辦法精密且重複地完成每一次的任務,就算可以也會因此感受到無趣,偶爾會想要打破常規,去做一些以往不會做的事,而這種脫離標準化流程的行為,我認為主要是為了產生體驗。
不同的體驗可以激活新的認知,也可以重新思考整套處理事情的系統,是否具備更能優化的細節或流程。
因此我常常會在已經習以為常的SOP裡面,刻意加入一兩個不同的變數,讓我可以碰撞更多的火花。
舉例像是平日我的移動,通常就是三點三線,家、公司、健身房,在趕時間的情況,當然會以效率最高的方式把該做的事處理完;但在時間寬裕的情況下,我會刻意騎經我平常不會走的路,讓自己可以接觸到更多新鮮的事物,期待新鮮的事物會不會在腦海裡碰撞出更多火花。
Day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