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文藝漫遊陳星潔

上海藝術週總共有大大小小200場展覽,看完西岸藝博後可以再去周圍走走。油罐藝術中心由創辦人、ARTnews頂級藏家200人之一的喬志兵和他的女兒喬丹所運營。

我最早是2018年到油罐,單時還是個單罐,看得是日本知名科技藝術家池田亮司個展,當時也是第十二屆上海雙年展的官方城市項目之一,當時就可見油罐藝術中心的國際性。

本次我看了兩個展,圖1-3是帕特里夏·艾爾斯:未得回應的遺跡。作品以大塊的布沾染了油及髒污,懸掛在空中,另一些則像是從地面中突起。"這些不固定的意象反映了類別化的不穩定性,類似於朱迪斯·巴特勒在《物質性的身體》中的分析:某些身體和身份的排斥對於規範性主體性的形成至關重要。在這一語境中,排斥指的是將那些被視為不受歡迎、不潔或不自然的事物驅逐出人類所認知的範疇,從而增強“正常”或可被接受的範疇。藝術家艾爾斯通過展覽中不尋常的怪誕之作表達了那些無聲的信念。"代理畫廊Mendes Wood DM 畫廊介紹,本次展覽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的規約和限制。展覽中的作品表面充滿粘膩的殘留痕跡,造型姿態各異,有些懸掛著,有些則徬彿從地面突起。艾爾斯的作品從社會的結構約束中汲取靈感,其中包括天主教的道德儀式、美國的監禁制度以及身體的理想形態。見圖3可見作品細節,圖取自藝廊公眾號,一開始我看這個展沒特別感覺,直到去查了資料,看到作品細部,就被那綑綁的形體震撼住,有一種無法掙脫直接原地蔓延,所以在回頭看看展覽的文字,就能理解這作品的意涵,但文字真的太繞,白話點可能在觀展上更能快速意會,藝術家近期個展近期個展包括「Singular Views: 25 Artists」,魯貝爾博物館,美國華盛頓特區(2023);「Critical Mass」,Mendes Wood DM,美國紐約(2023);「Patricia Ayres」,魯貝爾博物館,美國邁阿密(2022);以及「Bound」,Matthew Brown 畫廊,美國洛杉磯(2021),在拍賣上也已可見她的作品,以裝置來說是不容易的。


帕特里夏·艾爾斯(Patricia Ayres),《19-1-2-9-14-1》(作品細節圖),2023年。橡膠、油漆、油墨、染料、膏油、聖餐酒、美國軍用降落傘硬器皿、填充物、木材。© 帕特里夏·艾爾斯。圖片由藝術家、馬修·布朗畫廊提供。攝影:Charles Benton、Kunning Huang 以及Tyler Christopher Brown。


圖4-8則是伊西·伍德:我今天吃什麼

。這個展也是看朋友刷屏的,我覺得特別酷,油罐的現場是很大的圓狀,也特別挑高,藝術家用50幅小作品圍繞一圈,比例差距特別大,有種需要去注意所處環境的細節,一幅幅近看作品。所以展出的畫的場景,都是日常的靜態,像是狗、藥、手,這些局部,如果不刻意留心就會遺漏。1993年的Issy Wood已進香港art Basel展覽。從伊西·伍德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一股復古,她的作品讓我聯想到大概是聽筒電話還有隨身音響喇叭的嬉皮時代,看了藝術家在art Basel的工作室開箱,藝術家出身優渥的醫生家庭,但她在龐大的壓力下崩潰了,所以在觀看藝術家的作品時,總有種抑鬱感。她的復古又夾雜著現在千禧年的語彙,Wood將自己復古且未來的風格形容為中世紀版千禧一代medieval millennial,這也是在她作品能見到時空交錯的玄空感,插曲查了資料,藝術家公開表示拒絕了高古軒,只能說嗯,真的好做自己?藝術家在art021 卡洛斯/石川畫廊同期展出。


#油罐藝術中心 #上海藝術週 

Carry Kuo-avatar-img
Carry Kuo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